文丨编辑
归来仍是王者,陈梦的参加让全运会多了看点,没想到她还是这么强,
“赢也不行输也不行”的无奈,终究是应验到她身上了。
![]()
原来她社交账号取关孙颖莎和王曼昱等人,并不是偶然......
牛鬼蛇神现原形!陈梦击败蒯曼晋级不到24小时,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
一阵唏嘘
在十五运会女单四强比赛上 31岁的陈梦,用一记精准的正手暴冲拿下最后一分时,现场掌声里藏着复杂的情绪。
这位阔别赛场九个月的奥运双冠王,以4比2逆转比自己年轻十岁的蒯曼,用5比11、8比11、11比8、14比12、11比6、11比9的跌宕比分,打破了“宝刀已老”的质疑。
![]()
这场比赛本是新老传承的典范,前两局,蒯曼凭借凌厉的左手快攻以2比0领先。
陈梦作为奥运冠军的底蕴在绝境中爆发,第三局陈梦以细腻台内球控制扳回一分,第四局在10比12落后时连得4分逆转,后续两局彻底掌控节奏。
![]()
赛后陈梦直言“没想过能赢,每一分都在硬拼”,蒯曼也坦然承认“梦姐太稳,输给她不丢人”。
可谁也没料到,这场彰显体育精神的逆转之战,竟在24小时内沦为网络暴力。
![]()
使用高科技?
率先掀起波澜的是一张断章取义的照片,陈梦教练身边的队医佩戴第一视角拍摄设备,竟被歪曲成“VR镜头作弊”。
“用AI观测战术太无耻”“建议取消资格”的言论瞬间刷屏,更有人编造“官方已介入调查”的假消息。
![]()
但回看比赛全程便知,所谓“作弊设备”是赛后记录运动员状态的常规工具,赛事裁判体系从未发出任何异议,极端粉丝连基本事实核查都懒得做,就迫不及待将竞技胜负异化为“阴谋论大戏”。
更荒诞的是,早已澄清的“取关事件”被重新翻出炒作,2024年初陈梦团队清理社交账号时,因移除包括孙颖莎、王曼昱在内的部分长期不活跃账号,被臆测出“队内不和”。
![]()
可事实是,王曼昱受访时始终亲切称呼“梦姐”,直言“要向她学习”,陈梦也在综艺中定义三人关系为“队友、对手、家人”,那些同训十年、互递纸巾的情谊,在截图解读面前竟一文不值。
如今这场胜利,反倒让旧谣言成了攻击武器,仿佛赢球的代价就是无中生有的指责。
![]()
而这不是陈梦第一次陷入“赢也不行输也不行”的困境,东京奥运会夺冠后一句“我的时代到来了”遭网暴,巴黎卫冕时遇现场嘘声,如今凭毅力逆转归来,又要面对“高科技作弊”的污蔑。
她的复出本就充满艰辛,巴黎奥运后九个月未系统训练,肌肉流失严重,却因“割舍不下的热爱”选择回归,坦言“怀念训练场的汗水”。
![]()
这样的坚守本该赢得尊重,却成了极端粉丝发泄怨气的出口,他们无法接受自家偶像失利,便用抹黑对手的方式寻求心理平衡。
体育圈的饭圈化早已不是新鲜事,从朱婷因伤病发挥下滑被骂“占着位置不退”,到如今陈梦因胜利遭造谣,竞技体育的纯粹性正在被流量逻辑侵蚀。
运动员的价值被简化为胜负符号,社交动态成了“修罗场”,连正常的商业规划调整、账号整理都要被过度解读。
![]()
结语
全运会本该是见证拼搏的舞台,却成了粉丝互撕的战场,赢球被说“耍手段”,输球被骂“没实力”,连赛后呼吸都可能成为原罪。
![]()
这场风波该成为一记警钟,别让饭圈文化毁掉我们的体育信仰。陈梦的坚守值得喝彩,蒯曼的成长值得期待。
而每一位真正的体育迷,都该把目光放回赛场,那里有汗水浇灌的奇迹,有超越胜负的尊重,更有不该被玷污的纯粹与热爱。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