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商用车行业的今天,传统动力是否还有竞争力?
11月5日,玉柴股份研发总院先进燃烧开发中心主任、商用车气体机电控标定首席总师宁德忠在接受方得网独家专访时指出:“在新能源化的大潮中,不存在某一条技术路线能够通吃全场,真正的关键在于不同动力形式能否精准匹配细分市场的需求。”
在长达26分钟的访谈中,他系统解读了玉柴K平台气体机的产品特性、市场表现以及未来技术规划,清晰勾勒出一家传统发动机制造商,在能源结构转型背景下的突围路径。

气体机技术突破与战绩
目前,玉柴重型K平台气体机已成为玉柴在燃气重卡领域的主力产品。据宁德忠介绍,该平台目前包含K14N、K15N和K16LN三款机型,均基于同一技术平台开发,通过差异化的马力段设计和定制化技术方案,全面覆盖干线物流、区域运输、高原山区等多元应用场景。
![]()
“玉柴K平台气体机在气耗方面表现优异,相比竞品,百公里可节省1-2公斤气耗。”他进一步说明,这一数据来源于相同路线、相同载重条件下的对比测试,已成为玉柴气体机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优势。
今年推出的K16LN机型尤为引人注目——最大功率达640马力,峰值扭矩3000牛·米,专为云贵川等高海拔、大坡度复杂工况量身打造。宁德忠表示,针对高原用户普遍担心的动力衰减问题,玉柴K平台气体机做了专门优化,在2500米海拔范围内,发动机功率和扭矩基本没有损失。“我们通过智能海拔识别系统,自动调节控制参数,确保高原工况与平原工况的性能无差异。”
在北方严寒地区,玉柴同样展现出技术领先性。玉柴K平台气体机凭借首创的加热技术,有效解决了燃气发动机在冬季难点燃、易结冰的难题。“在低温环境下,玉柴K平台气体机未出现因结冰导致发动机无法启动或运行的情况。”宁德忠告诉方得网,这项已申请多项发明专利的技术,通过废气再循环系统优化及独立加热组件的配合,实现了近三年市场反馈中极低故障的记录。
![]()
玉柴YCK16LN系列气体机
热效率是衡量发动机技术水平的关键指标。宁德忠表示,“玉柴K平台气体机目前的热效率已突破42%,在国内批产机型中属于最高水平。”玉柴持续耕耘纯燃气点燃式技术,在确保排放达标的同时,实现了可靠性与经济性的平衡。
在市场表现方面,玉柴气体机已形成差异化市场覆盖。“K14N与K15N虽上市时间较晚,但凭借强优异的性能和竞争力,市场份额迅速提升;6–8升中型气体机在载货车领域持续领跑,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前列;3.0升机型则主要面向蓝牌轻卡和混动市场,目前正处于市场导入阶段。我们的产品策略始终围绕用户真实运营场景展开,客户需要什么我们造什么。”宁德忠表示。

新能源转型的双线布局
面对电动重卡的快速崛起,玉柴正通过混动专用燃气发动机和氢能发动机的双线布局,积极应对新能源化挑战。
![]()
玉柴eCVT功率分流型混合动力总成
“我们正在与整车厂合作开发混动专用燃气发动机,计划于2026年推向市场。”宁德忠补充道,“通过混动系统与发动机的专门匹配,不仅能提升整体效率,还能与纯电动车型展开正面竞争,充分发挥我们在经济性和可靠性方面的优势。”
在氢能领域,玉柴重点投入氢内燃机研发。宁德忠解释了这一决策背后的考量:“主要是基于商用车对续航里程和补能效率的实际需求,氢内燃机可沿用现有发动机制造体系,基础设施兼容性强,是迈向零碳运输的重要选择。”目前,玉柴已启动5升和15升两款氢发动机的研发,并进入示范运营阶段,为零碳动力的未来做准备。
![]()
玉柴YCRE65增程动力系统
关于电动重卡与气体机的市场边界,宁德忠认为,“电动重卡在短途场景(200-300公里)的增长趋势比较明显,但气体机在长途运输、复杂地形和多气候适应场景中仍具备优势。”他进一步分析,长途运输(500公里以上)的续航需求、云贵川地区的地形复杂性,以及东北至西南跨区域运输中的气候适应性问题,都是气体机的差异化市场空间。
在他看来,通过混动化升级和智能化调校,预计到2030年,气体机仍将占据重卡动力市场30%以上的份额,尤其在混动化升级后,其生命力将进一步延长。

未来技术规划方向
面向未来,玉柴已制定出燃气发动机清晰的技术发展路线图。热效率的提升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我们短期目标是超越43%,并持续向上突破。”宁德忠透露,下一代机型的目标是将热效率突破43%,预计在2026年投放市场,长期目标则指向45%。
针对尚未发布的国七排放标准,玉柴也已启动预研工作。“目前,国七排放标准法规尚未正式出台。我们已在做相关技术储备,正在进行不同技术路线的对比研究,以应对未来的国七排放要求。”
![]()
在智能化方面,宁德忠认为,“智能化并非纯电动车型的专属标签。”他表示,“传统车辆及混动车型同样能够实现高水平的智能驾驶。对传统动力及混动系统而言,实现智能化需要发动机、传动系统与混动系统之间的协同控制,虽然技术复杂度较高,但在商用车领域同样具备实现高度智能化的潜力。”
在商用车动力技术路线日趋多元的今天,玉柴一方面持续深耕气体机热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积极布局混动与氢能技术,展现出传统发动机企业在转型时期的战略定力与技术自信。
“在新能源化浪潮中,并不存在单一技术路线的绝对胜利,而是不同动力形式在细分市场的精准匹配。”宁德忠的这句话,或许正是玉柴在行业变革中持续保持竞争力的核心哲学。
高达24.9%。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