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在办公室的饮水机前接水时,听见主任老王在走廊里打电话,语气恭敬得像是在伺候祖宗:“是是是,张厅长的口味我记着呢,不吃香菜,少放辣…… 对,一定安排在清净的包间。”
手里的纸杯晃了晃,温水溅在虎口上。小林缩着脖子溜回座位,刚打开的报表上,“三季度考核排名” 几个字刺得他眼睛生疼。作为发改委办公室的普通科员,他在这个位置上待了五年,同期进来的要么提拔要么调去了重要科室,只有他还在每天处理文件收发、会议通知这些琐碎活计。
“小林,你进来一下。” 老王挂了电话,探进半个身子,额头上的汗珠亮晶晶的。
小林的心提到嗓子眼。上周给分管领导送文件时,他不小心把茶水洒在汇报材料上,虽然领导没说什么,但老王当时的脸色像要吃人。“主任,您找我?”
“张厅长下周三回来视察,” 老王坐在皮椅上,手指在桌面上敲出急促的节奏,“退休这么多年第一次回来,厅里很重视。我寻思着让你去作陪,你机灵点,别出岔子。”
小林愣住了。张厅长是发改委的老厅长,退休前官至副省级,据说现在还在省里几个重要项目上担任顾问,能量大得很。这种级别的接待,轮也轮不到他这个小科员。“主任,这不合适吧?” 他搓着手,“我怕伺候不好……”
“让你去你就去。” 老王打断他,从抽屉里翻出个笔记本,“张厅长的忌讳都在这上面,你给我背熟了。尤其是不能提他儿子 —— 去年在国外出车祸的事,提了就炸。”
那几天小林像着了魔,走路都在念叨笔记本上的内容:张厅长爱喝云雾茶,得用八十度的热水泡;爱吃清蒸鲈鱼,但必须是野生的;席间不能谈工作,最好聊他退休后养的兰花。有次复印文件时走神,把 “发改委” 三个字打成了 “发革委”,被校对的老同事笑话了半天。
周三下午,小林提前半小时到了约定的兰亭轩。包间里的红木圆桌擦得锃亮,他按老王的吩咐,把云雾茶放在主位旁边的茶几上,又让服务员把提前订好的野生鲈鱼拿到包间确认。穿旗袍的服务员笑着说:“先生您可真细心,以前来的领导都没这么讲究。”
小林的脸有点发烫。其实他不是细心,是怕出错。五年前刚入职时,他在一次会议上把副市长的名字念错了,虽然领导没说什么,但他总觉得背后有人戳脊梁骨。从那以后,任何事都要反复核对三遍才放心。
六点整,张厅长在现任厅长的陪同下走进包间。老人穿着深蓝色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只是眼角的皱纹比新闻照片里深了些。“这位是小林,我们办公室的年轻人,手脚勤快。” 现任厅长笑着介绍,语气里带着点随意,像是在介绍一个端茶倒水的服务员。
“张厅长好。” 小林鞠了一躬,双手递上刚泡好的茶,杯盖和杯身之间特意留了条缝,怕烫着老人。
张厅长接过茶杯,指尖在杯沿碰了碰:“水温正好。” 他的目光落在小林胸前的工作牌上,“林文斌?名字不错,文质彬彬。”
席间的气氛比小林预想的轻松。现任厅长和张厅长聊着以前的老同事,偶尔说起现在的工作,张厅长只是听着,很少插话。小林坐在末位,负责给各位领导添酒倒茶,眼睛盯着桌上的转盘,每当鲈鱼转到张厅长面前,就悄悄把鱼刺挑出来堆在骨碟里。
“小同志挺细心。” 张厅长夹起一块没有刺的鱼肉,突然对现任厅长说,“现在的年轻人能沉下心做这些小事的不多了。”
现任厅长笑了笑:“小林确实踏实,就是不太会说话,在办公室待了五年,还没提起来。”
小林的脸更烫了,埋头扒拉着碗里的米饭,感觉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他知道厅长这话看似夸奖,实则是在说他没出息。同批进来的小王已经是副科了,据说上次给某位领导送礼时,直接把现金塞在了茶叶罐里。
“会做事比会说话重要。” 张厅长放下筷子,喝了口茶,“我当年在基层的时候,有个通讯员,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来打扫办公室,把暖水瓶的水灌得满满的,后来我把他调到了秘书科。” 他看着小林,“年轻人,别小看这些小事,能把小事做好的人,大事才放心交给你。”
![]()
小林的心跳突然快了几拍。他想起自己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单位,把办公室的饮水机装满水,把领导的报纸按日期整理好,这些事没人要求,是他自己觉得应该做的。没想到这些不起眼的举动,竟然被看在眼里。
散席时,张厅长拍了拍小林的肩膀:“明天上午有空吗?陪我去看看以前的老办公室。”
小林愣了一下,连忙点头:“有空有空。”
现任厅长的眼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笑着说:“小林,明天你就别上班了,专门陪张厅长。”
第二天早上,小林在单位门口等张厅长。老人没让司机送,自己打了辆出租车过来,手里拎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两盆小小的兰花。“以前在办公室养的,退休时没舍得带走,托后勤的老周帮忙照看,今天去取回来。”
走进尘封已久的老办公室,阳光透过布满灰尘的窗户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张厅长摸着办公桌上的划痕,突然叹了口气:“当年搞体制改革,多少人在这屋里吵得面红耳赤,现在想想,都是为了工作。” 他转身看着小林,“你觉得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那时候差在哪里?”
小林想了想说:“我们可能更怕犯错。” 他想起自己每次写材料都要套用模板,不敢有任何创新,“总觉得按规矩来最保险,不像老一辈敢闯敢试。”
张厅长笑了:“怕犯错不是坏事,但不能因为怕犯错就不做事。” 他指着墙角的废纸篓,“我当年在这屋的时候,废纸篓每天都是满的,现在你们办公室的,是不是三天才倒一次?”
小林不好意思地笑了。确实,现在的材料都在电脑上写,很少打印出来修改,废纸篓经常是空的。
取完兰花,张厅长让小林把他送到老省委家属院。下车时,老人突然说:“你们厅里下个月不是要提拔一批科级干部吗?我看你不错。”
小林的心猛地一跳,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他张了张嘴,想说谢谢,又觉得太功利,最终只说了句:“我会好好工作的。”
张厅长笑了笑,没再说什么,拎着兰花走进了家属院。阳光照在老人的背影上,像镀了层金边。小林站在原地,看着那两盆小小的兰花,突然觉得手里的公文包轻了许多。
半个月后,干部提拔公示出来,小林的名字赫然在列,拟任办公室副主任。同批公示的还有另外三个人,都是有背景或者会钻营的,办公室的同事都觉得意外,连老王都拍着他的肩膀说:“看不出来啊小林,藏得够深的。”
小林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他没给任何人送过礼,也没找关系打招呼,唯一的 “特殊” 就是陪张厅长吃了顿饭,逛了趟老办公室。可这些话说出去,没人会信。
公示期最后一天,小林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是张厅长的老秘书打来的:“张厅长让我告诉你,别想太多,好好做事。当年他提拔我,也是因为我给他泡了三年茶,从没烫到过他。”
挂了电话,小林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忙碌的同事,突然明白张厅长说的 “小事” 是什么意思。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举动,其实是责任心的体现。就像他每天整理的报纸,灌好的饮水机,挑出的鱼刺,看似微不足道,却能让人看到一个人的品性。
正式任命那天,小林在办公室整理东西,发现抽屉里有个信封,是上次陪张厅长吃饭剩下的餐费报销单,上面有张厅长的签字,字迹苍劲有力。他突然想起老人说过的话:“官场就像种兰花,急不得,得慢慢养,用心护着,才能开花。”
窗外的阳光照进来,落在办公桌上的绿萝上,新抽出的嫩芽泛着勃勃生机。小林知道,这次提拔只是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已经明白,所谓的机遇,其实藏在那些不起眼的小事里,藏在日复一日的坚持里。就像张厅长养的兰花,看似不经意,实则用了心,才能在多年后依然绽放。
他拿起桌上的文件,深吸一口气,在扉页上写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像是在对过去的自己告别,也像是在对未来的自己承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