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叔今年刚满62岁,一直自认为身体不错,平日里也常散步,奈何去年体检时还是查出了“血管硬化”。他一度纳闷:“明明不抽烟不喝酒,为什么血管还出问题?”
村医摸出两包粗粮,一边递给他一边说:“张哥,你这饮食还是细粮居多,试试加点杂粮豆豆,这东西可是血管的‘保护伞’。”
张大叔似信非信,一边想着,“难道吃点五谷杂粮还能疏通血管?”半年后复查时,血管弹性竟然改善了不少!
![]()
许多人每天精米白面,偶尔粗粮只当换换口味,却不知道血管健康和这些“平平无奇”的食物息息相关。你或许听说过“天然溶栓剂”,但你知道真正有益溶解血栓,保护血管的粗粮都有哪些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被医生多次推荐的两种“天然血管清道夫”,以及如何通过饮食把血管养得又通又畅,尤其是第2种,你可能一直错过了!
血管健康与血栓的那些事
血栓其实就是血管内形成的血凝块,其主要成分为纤维蛋白、血小板及红细胞等。这些“小疙瘩”堵在血管里,轻则让手脚麻木、头晕眼花,重则可能引发心梗、脑卒中等严重事件。
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心脑血管疾病致死率高居榜首,其中我国中老年人尤为高发。
![]()
那么,溶栓剂是什么?除了药物溶栓、支架等方法,科学家和医生们也在饮食上寻找天然帮手。
研究发现,有些食物含有天然活性物质,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胆固醇,堪称“血管自清洁工”,经常吃一点,有助于减少血栓风险,保养血管弹性。
医生提醒:2种常见粗粮是天然“溶栓剂”
别再只盯洋葱、番茄了,以下2种粗粮早已在营养学界被反复证实对血管健康有益:
第一种:燕麦
燕麦一直被誉为“植物黄油”,但它真正的价值在于富含β-葡聚糖。大量研究表明,燕麦β-葡聚糖能帮助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减少血管内壁沉积。
一项哈佛大学跟踪逾2万人的研究表明,每天摄入50g燕麦的人,血清胆固醇平均下降12.6%。燕麦中的可溶性纤维,还能辅助带走部分脂肪及胆固醇,有助于抑制血栓形成。
不仅如此,燕麦中的微量元素和多种B族维生素,有助于代谢脂类,调节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长期食用,对于血管弹性、心脑供血均有正面作用。
![]()
第二种:红豆(赤小豆)
很多人以为红豆只能养心,却不知道它其实是血管的好朋友。赤小豆富含多种多酚类抗氧化物质,能清除自由基,减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更值得一提的是,红豆本身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和钾元素,能帮助降低血压、血脂,从而间接减少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2019年中国营养学会实验数据显示,坚持每周摄入2-3次红豆制品(每次约30-50g),可使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均下降约8-15%。红豆同时还利于代谢体内多余水分,减缓血液黏稠度,让血液流速更顺畅。
![]()
溶血栓、防硬化,这些饮食细节更关键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问:是不是多吃点燕麦和红豆,血管就会变得干净如新?其实,血管健康离不开整体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善。下面这几个小贴士,你不妨记下来:
保持膳食均衡
每日保证新鲜蔬菜400-500g、粗粮豆类50-100g,主食中可用燕麦、玉米糁、杂豆替换部分白米白面;蔬菜+粗粮是血管的“清道夫”双保险。
![]()
控制油盐摄入
烹饪少油低盐(每日食盐<5g,油脂<25g),尤其避免高温炸烤、动物油脂过量,减少低密度胆固醇堆积。
多喝水提升代谢
成年人每日饮水量应达1500-2000ml,清淡但不甜的茶水、矿泉水最佳,足量饮水能稀释血液,帮助废物排出。
限烟限酒好习惯
长期吸烟、饮酒均会加速血管老化、增加血栓风险,尤其是已经有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更应严格控制。
![]()
适度运动不能少
建议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广场舞等),有利于血液循环和代谢废物,降低血压和体重。
良好作息情绪自控
作息规律,少熬夜,心理压力及时排解。长久焦虑、失眠、情绪波动,会损伤血管和神经系统,加剧心脑血管病风险。
可以多吃哪些食物?医生建议:
燕麦、红豆:每日适量加入早餐或主食,多选择蒸煮、杂粮粥等健康做法。
绿叶蔬菜、西红柿、胡萝卜、南瓜等蔬菜,丰富维生素及抗氧化成分可缓解血管炎症。
鱼类、豆制品:优质蛋白,可有效“替代”部分动物脂肪,维护血管弹性。
坚果适量(如核桃、杏仁):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软化血管、调节血脂有益,但注意总量不宜过多,每天一小把即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