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张宝峰博士联合中科院纳米能源所,在材料领域Top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发表题为“Recycling Spent Lithium Iron Phosphate via Contact-Electro-Catalysis”的学术论文,提出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新方案。
![]()
![]()
磷酸铁锂(LFP)电池因安全性高、成本低,占据锂离子电池(LIB)市场47%份额,但现有回收方法存在成本高、易掺杂质、效率低等问题。针对该困境,张宝峰博士团队采用接触电催化(CEC)技术,无需使用化学试剂,通过“能隙抑制”和“电荷再分布”策略,仅用水即可生成过氧化氢。
实验数据表明,在50℃条件下,仅需8分钟即可完成LFP回收,锂、磷酸铁回收率分别达99.8%和99.97%。
![]()
张宝峰,工学博士,主要从事能源存储与转换方向的研究,在新型能源收集、锂钠电池储能材料设计与连续制备、可穿戴电子、自充电能源系统/自驱动电化学系统设计与优化、锂离子电池回收等方向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础。
张宝峰博士所在的汽车工程学院始建于1979年,是学校最早成立的系部之一,由原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学校首任院长孟少农教授奠基。学院学科特色鲜明,车辆工程等学科优势突出,形成了汽车智能底盘、汽车智能驾驶、汽车现代设计及性能优化、新能源汽车储能材料4个稳定学科特色方向。
![]()
学院教研平台搭建完善,拥有“汽车产业实验实训国家级教学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平台,“汽车动力传动与电子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11个,实验室面积达8000㎡,仪器设备达5000余台(套),总值超1.2亿元。(数据截至2025年9月)
![]()
以学科特色和平台优势为引领,汽车工程学院瞄准提升科研水平与学术影响力的目标,通过启动博士基金项目、设立博士工作室等核心举措推进青年博士培养,助力学院科研发展。
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863等科研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横向项目120多项。“混合动力城市客车节能减排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3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
![]()
![]()
同时,学院坚持科教融合,强化博士科研育人作用,选拔政治强、能力硬、责任心强的博士担任班主任与学业导师,引导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助力学生成长为具备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学院众多本科生相继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Catalysts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
在学院的特色化培养下,学子不仅在科研领域取得创新成果,整体就业水平也稳步提升。近年来,考研录取率连续多年保持在25%左右,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学院也连续数年获评学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大批校友成长为汽车行业精英骨干。
![]()
展望未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将持续深化科教融汇,形成“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闭环生态,提升学院创新能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力。
关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招办”,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官网/官微、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招生办、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党建网
#电池##湖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