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荷兰政府酿出的“安世事件”发生后,我国本着对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稳定与安全的负责任态度,与荷方进行了多轮磋商,并同意荷兰经济部派员来华磋商的请求。然而,现实是荷兰政府不仅没有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反而在来华谈判前还在叫嚣对付中国。13号,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在接受英媒采访时,谈及安世半导体问题,称“即使事后来看,仍会作出同样的决定”“这给各国领导人都是一个警示”。说得简单点就是,他依旧认为,荷兰政府强行接管安世荷兰是“正确”的选择,并有意拉拢欧洲国家一起向我国施压。
![]()
如何看待卡雷曼斯的表态?其言论显然充满矛盾与不合理之处,尽显荷兰的投机心态与不负责任。具体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是核心的矛盾与不合理性,集中表现为两点:一是他宣布将派高级代表团赴华磋商安世半导体问题,可见荷兰政府本身也清楚,强行接管安世荷兰的做法存在问题,才会主动寻求会面沟通,却在专访中强硬宣称自身做法合理 —— 若真认为自身无错,何必主动寻求磋商?二是他一方面坚称荷兰接管安世荷兰的动作与美国无关,否认受其施压,另一方面却透露早已知晓美国希望将安世半导体列入管制名单。这般表述显然与事实相悖,彻底暴露了其言论的虚伪。
![]()
其次,关于“投机与不负责任”,其表现主要是将责任转嫁他人,缺乏解决问题的诚意。他把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动荡归咎于对华依赖,却无视荷兰政府强行托管企业、导致安世荷兰拒绝向中国企业提供晶圆等行为才是问题根源。这就是“投机”,故意混淆视听,颠倒黑白。另外,他暗示要等第一批芯片抵达欧洲才可能有后续动作,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片面掌握在己方,并非真心想快速化解危机,反而将企业内部矛盾升级为全球供应链的系统性风险。这就是“转嫁责任”,妄图以此来向我们施压,明显缺乏解决问题的诚意。
![]()
那问题来了,荷兰方面这么针对中国,其目的究竟是什么呢?简单分析来看,至少有这么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迎合美国战略并寻求支持。荷兰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恰逢美国宣布“50%穿透规则”次日,相关法院文件显示两国曾就该规则协调沟通,其真实目的显而易见,即配合美国遏制中国。
第二,平衡国内政治与商业诉求。荷兰商界与中国经贸联系紧密,光刻机等产业高度依赖中国市场,存在亲华倾向。荷兰政府通过炒作“中国威胁论”、挑衅中国,可抵消商界声音,满足国内部分势力的对华“政治正确”需求。
第三,维护半导体领域优势。安世半导体在汽车芯片领域地位关键,荷兰干预该企业旨在阻止中国相关产业通过海外投资发展,以巩固自身在半导体产业链中的优势。
对于卡雷曼斯的相关言论,我国商务部已经开打反击战,分别在8号、14号两次作出回应,在14号的回应中,中方明确指出对荷方言论极度失望和强烈不满。总的来看的话,主要释放了三个信号:一是明确指出荷兰政府行为的不合理性。荷兰政府引用冷战时期制定但从未启用的《货物可用性法案》,匆忙出台部长行政令,并推动法院在极短时间内作出裁决,托管一个100%控股的私营企业99%的股份,这种做法既轻率又荒唐,不仅严重损害荷兰的营商环境和政府公信力,同时造成全球半导体产供链动荡和混乱。
![]()
二是展现维护供应链稳定的负责任态度。自“安世事件”发生以来,我国就一直本着负责任的态度,采取切实措施,对合规的用于民用用途的相关出口予以豁免,尽最大努力恢复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的畅通与稳定。反观荷兰方面不仅置全球半导体产供链安全稳定于不顾,反而坐视安世荷兰拒绝向中国企业提供晶圆,将一家企业的内部矛盾升级成全球范围半导体产供链的系统性风险。
三是亮明磋商底线,期待荷兰方面拿出实际行动。目前我国已经同意荷兰经济部派员来华磋商的请求,这虽是我们展现出的诚意,但并不意味着我国就会容忍自身企业合法权益持续受损。倘若荷兰方面将其看成是我国“示弱”,我国必将奉陪到底。接下来,就看荷兰政府怎么做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