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比较自由,也比较灵活,可以写各种各样的事,但随笔自身应该有一定的责任。
![]()
有人主张随笔是为人生的艺术,可以写一写人生的感悟,写一写各种体验,写一写不同人眼中的世界和人生。当然可以写,甚至可以陶醉在杯酒光景间的小碎光阴之中,可以写春花秋月,可以写个人的小情绪,可以写朋友之间的关系,可以写人生的况味等等。只要能发现一些个人的体验,就可以信手写来,毫无拘束,比较自由。但这些似乎境界比较小,总是陶醉在个人的小世界中,至于读者能不能接受,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或者说读者不一定喜欢这样的小随笔,但作者觉得很有意思,就要不停地写,写了很多,以至于同质化现象严重,增添了很多文字垃圾,但他们偏偏颇有兴味,还觉得应该这样写下去,甚至一直写下去就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像曾经一个写青春主题诗歌的诗人一样,写的诗集大卖,就有些飘飘然,认为这样写下去就可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实只火爆了一个夏天,到秋天就无人问津了。随笔绝不仅仅写个人的感触,绝不仅仅是为人生的艺术,还要关注社会,关注每一个人面对的艰难困苦。一些写随笔的人开始关注社会,展开社会调查,而且功力比较扎实,就像社会学家写论文一样。虽然写的随笔很有力度,但文字不优美,或者说变成了社会学家的写作,失去了随笔的自由和空灵。当然也有人主张返归人性,要挖掘国民的劣根性,予以讽刺和抨击,进而改变整个国民性。
劣根性的发觉并不容易,需要观察社会,观察很多人的语言和行为,观察历史和社会风俗,不然就真的发现不了国民的劣根性。鲁迅写的杂文其实就是一种随笔,要用辛辣的笔触揭示国民的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可是到了现在,他笔下的国民劣根性仍然存在,仍然有很多人愚昧和麻木,有很多人盲目迷信,却没有得到纠正。不管是做无聊的看客,还是盲目迷信神灵或强权,都是人格不独立的标志,也是人生不清醒的标志。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够清清醒醒地过一生呢?写随笔的作家不是救世主,不能总是拥有上帝视角,而是要贴近民生,观察人们的生活,观察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躲进小楼成一统”,不可能闭门造车。可是很多所谓揭示国民劣根性的随笔作家并没有深入调查生活,没有像关注社会的作家那样展开社会调查,总是人云亦云,甚至一些大学生开始模仿这种写法,写人生的悲哀和一些社会的惨状,却往往失去客观标准,以个别代替一般,当然也就失去了可信度。无病呻吟式的文字似乎谁都会写,但真的能有一定的社会力度,以真实的社会调查作为基础,就不是很容易了。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写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真正经历过愁滋味的人,就无法用言语表明。他若真的用随笔写出来,就有一定的老辣手法或者绵绵叙述,而不再总想悲哀呀、痛苦呀之类的东西。
![]()
有人用随笔来歌功颂德。自古就有,而且形成一种文人传统。似乎随笔是一种随便用来说好话的文体,可以对皇帝说好话,可以对亲朋好友说好话,甚至可以对神灵说好话。只要知识分子善于写这种随笔,就一定有大量歌功颂德的随笔产生,而且形成一种文化传统。到了现在,仍然有歌功颂德的随笔,似乎和散文诗差不多,语言比较优美,有的直接赞美,有的绕着弯子拍马屁,似乎有一定的高度,却往往不着边际,没有借力的技巧,而借力点应该来源于现实生活。有人用随笔歌颂一些地方的形象工程,没过几年,形象工程就被拆掉了,原因是违章建筑,而且劳民伤财。那么歌颂形象工程的随笔就成了助纣为虐的工具,作家却没有被追究责任。很有可能当时写这样随笔的作家收了好处费,不然是不会随便写的。国人善于遗忘,过去的事情就会很快忘掉,不会拿出来说事,以免被当权者忌惮。权力系统不愿回顾过去,只想专注于当下,展望未来。以至于主流意识形态也有这样的要求,只回顾历史上光辉灿烂的时刻,而不会强调历史上的灾难,除非可以拿这些灾难做文章,不然就不会提出来,甚至不予承认。随笔应该能够引起人们的回忆。应该有历史担当,应该揭露历史上的丑闻,应该展现历史上的灾难,试图还原真实的历史。这是随笔的责任,也是作家的责任。
可是很多作家没有这样的责任,而且认为随笔就是书写性灵的文体,没必要非得加入历史的判断,也没必要非得加入是非的判断,温文尔雅总是好的,歌功颂德就更好了,起码可以获得权力系统的庇护,甚至获得资本的助推。不然总是描写历史上的苦难,揭露人性的阴暗面,就不容易过审查关,不容易发表,当然写随笔的作家也就不能获得稿费或版税,生活拮据,还有什么脸面见人?在这个笑贫不笑娼的时代,很多写随笔的作家早已失掉底线,总是写那些和历史无关的东西,不是歌功颂德,就是写人生的况味,似乎永远写不尽,也永远能够轻松过审核关。审核方面除了人工审核,就是引入大数据审核,不管是纸质的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有这些方面的审核,最终弄得很多有见识的随笔无法发表,也弄得很多观察社会深层矛盾的随笔作家没什么脾气。因为他们写的随笔发不出来,不但不能结集出版,而且在一些报刊也发不出来。并不是他们文笔不优美,也不是他们没有考察的力度和深度,而是说了实话,没说面子上的话。面子上的话谁也会说,但戳破这层面子,看到的应该是事情的真相,是人生的滋味,是国民的劣根性,是历史的苦难和悲哀。
![]()
随笔的责任恰恰在戳破面子,暴露真想,而不仅仅在于为人生的艺术,也不仅仅在于歌功颂德,不仅仅在于赚钱和谋取权力。但愿文化管制方面能够宽松一些,能够让有社会担当的作家发表自己的随笔,也能够让有历史担当的随笔作品真的与读者见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