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1月15日,2025人工智能+大会分论坛——“东盟AI+”合作论坛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关村发展集团主办,中关村国际与中关村自主大模型产业联盟共同承办,以“技术协同、务实合作、生态共建”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政府、企业、投资人代表和专家学者200余人共话人工智能时代新机遇。" Type="normal"@@-->
![]()
凝聚区域共识 共推AI务实合作
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驱动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深刻重塑着经济发展模式与区域合作格局。中国始终秉持开放创新的理念,构建起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的人工智能完整产业生态。东盟作为全球数字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区域,不仅拥有庞大市场空间与人口红利,更在数字基建升级、产业数字化转型中展现出强烈需求。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付保宗在致辞中强调,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从初步探索走向深度融合,已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基础。站在新的合作起点,期待双方秉持开放共赢理念,以长效机制固基、以开放生态聚能、以普惠价值领航,共同推动“东盟AI+”合作走深走实,为区域数字经济繁荣、人类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本次论坛的主办方,中关村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妍表示,将持续深化与东盟的合作,链接更多政企学研资源,让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真正适配东盟市场需求,携手多方共筑技术创新共同体,共搭规则协同立交桥,共绘普惠发展同心圆,让中国的技术优势与东盟的市场潜力深度耦合,让创新成果真正扎根于合作共赢的土壤。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刘权系统阐述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未来展望。柔佛资本集团执行总裁拿督马哈迪深入剖析了柔佛从工业重镇转型为马来西亚数字经济引擎的实践进展。中关村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周瑞全面展示了中关村通过“服务共创、生态共建”模式融入东盟创新发展的合作方案。
以“AI发展的基础建设与区域协同”为主题的圆桌对话同期举办,来自柔佛资本集团、新加坡立杰律所、大华银行、北京数字经济企业出海创新服务基地等企业嘉宾围绕算力基础设施、数据跨境流动、产业生态共建和区域资源协同等议题各抒己见,贡献了诸多前瞻性观点。
搭建出海通道 赋能企业跨境发展
在随后的揭牌与签约仪式上,一系列务实合作举措落地。现场正式为“中关村人工智能企业出海服务站(东盟)”揭牌,该服务站将为出海发展的人工智能企业提供应用场景对接、合规保驾护航、市场渠道开拓等全链条赋能服务,实现“需求收集-技术匹配-项目落地”。
同时,中关村国际与新加坡立杰律师事务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构建涵盖数据安全、知识产权等关键领域的人工智能合规服务体系,提升技术跨境合作水平;中关村国际与同方鼎欣签署出海服务协议,通过整合技术支持、市场对接、本地化运营等核心资源,为企业海外拓展搭建高效通路,助力优质技术与场景解决方案走向全球市场。
精准匹配供需 推动项目对接高效落地
在需求发布环节,与会企业代表围绕东盟市场发布了多项具体合作需求,同方鼎欣寻求智慧城市与数字政务领域的技术落地伙伴,曙光数创提出高密度算力中心的绿色节能方案需求,华胜天成希望对接东盟智能客服与数字化转型项目,胜科城镇发展则推介了新加坡及周边区域的智慧园区建设计划。
据初步统计,本次论坛共促成涵盖人工智能、数字基建、智慧服务等领域的20余项合作需求对接,其中多个项目达成初步意向。例如,针对马来西亚柔佛州智慧城市需求,中关村企业提供了从底层算力到上层应用的全套解决方案;针对新加坡园区数字化升级需求,多家企业联合提供了物联网平台、能源管理等一站式服务。来自中关村的人工智能创新成果,正与东盟广阔的市场精准匹配,为双方合作打开全新空间。后续,中关村发展集团将通过新设立的“中关村人工智能企业出海服务站(东盟)”为这些项目的落地提供全方位支持,推动更多务实合作在东盟市场开花结果。(白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