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迁今若在
编辑|史迁今若在
这句话听起来像阴谋论,但说出来的人不是街头的疯子,也不是网络喷子,而是一位来自以色列的历史学者。
2025年初,特拉维夫大学的历史教授约西·科恩在一次访谈中说出这样一句话:“如果世界再一次发生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那很可能就发生在美国。”
![]()
这话一出,全球舆论哗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但细想之后,不少人开始皱起了眉头。因为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背后有迹可循,有数可查,有历史照应。
这个人叫约西·科恩,是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教授,研究历史几十年。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天天看着历史档案发呆的人”。
他不是来博眼球的,他是用几十年的研究成果,给美国社会敲响了一记警钟。而这警钟,听不听,是美国自己的事。但事情闹到这个地步,世界各国都有必要认真看看,美国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
从历史里走出来的警告:这不是预言,是现实的影子
如果把美国近几年的社会状态翻出来看看,会发现这个“预言”并没有多离谱。反犹太情绪在美国的上升,其实早就不是秘密了,只是很多人选择视而不见。
先从一个最简单的数据说起:据统计,2023年美国的反犹事件比前一年多了30%。2024年还在继续上升。
这不是几个网上的骂人段子,而是实打实的恶意行为——有人朝犹太人喷涂纳粹标志,有人在犹太教堂门口扔燃烧瓶,还有人干脆拿枪冲进教堂开火。这不是过去的事,是我们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的事。
![]()
最让人后背发凉的,是年轻一代对历史的无知。2024年,美国一家高校做了一项调查,发现在18到25岁的年轻人中,有超过六成根本不知道纳粹屠杀犹太人的事,更别提六百万这个数字了。一个社会如果连历史都不记得,那它距离重演悲剧就不远了。
科恩就是从这一点出发,才发出这个惊人的警告。他说:“我不是在预测未来,我是在告诉大家,很多事情已经在发生。而我们所说的‘未来’,只不过是现在的某个延续。”
他的意思很清楚,美国现在的社会环境,和上世纪三十年代纳粹德国兴起前的状态,有太多相似之处。那时候德国经济崩盘,社会撕裂严重,民众生活艰难,最后极端主义趁虚而入,把犹太人当作发泄的出口。而现在的美国,也正走在这条老路上。
![]()
美国社会到底怎么了?三座“大火药桶”在同时燃烧
很多人不明白,美国不是全世界最发达、最自由的国家吗?怎么还能出这种事?问题就在这里,自由和繁荣从来不是“自动免疫系统”,一旦管理失控,它们反而会成为滋养仇恨的温床。
第一大问题,是政治极化撕裂。美国这几年政治斗争已经到了几乎不讲底线的程度。你支持哪方,基本能决定你能不能在单位混下去,甚至朋友都能因此翻脸。
更严重的是,很多政治人物为了争选票,不断玩弄族群议题,犹太人也被拉下水。支持以色列和反对以色列的言论,往往被直接扣上“你是反犹”“你在洗地”的帽子。这种政治操作,把原本应该是理性讨论的问题,变成了情绪对抗的战场。
![]()
第二大问题,是经济分配极度不均。2024年,美国的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基尼系数都快破0.5了。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
犹太人在美国商界确实有不少成功人士,这本来不是什么问题,但在经济焦虑加剧的背景下,就变成了“他们拿走了我们的钱”这种荒唐说法的“证据”。极端分子利用这种情绪,煽动仇恨,再加上一些社交媒体的算法推波助澜,结果就演变成了现实中的攻击事件。
第三个火药桶,是身份认同的混乱。美国一直宣传“多元文化”,但现在这种多元已经变成了“碎片化”。每个群体都觉得自己被忽视、被冒犯,反而更容易彼此敌视。犹太人在这种身份焦虑的环境中,容易被当作“既不是主流白人,也不属于边缘少数”的那一类人,成为被误解的对象。
这三种压力加在一起,美国社会就像一口快要炸的锅。只要再有一根火柴,比如一次经济危机,或者一场政治丑闻,就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族群冲突。而犹太人,很可能再次成为靶子。
![]()
为什么是美国?不是因为犹太人,而是因为制度出了问题
有人可能会说,那犹太人在美国这么多年了,也享受了那么多资源,怎么还会被针对?问题恰恰就在这里。犹太人不是美国的问题,制度才是根源。
美国这些年没有建立起真正有效的社会缓冲机制。遇到问题,常常靠“口号”和“媒体公关”糊弄过去。比如2024年通过的那个《反犹太主义意识法案》,本来是想打击歧视,但结果却让公众更混淆了“批评以色列政策”和“反犹主义”的界限。
很多美国人对巴以冲突有自己的看法,但一旦说出口,就可能被打上“反犹”的标签。这种一刀切的做法,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更多人对犹太人产生误解。
![]()
而且,美国的教育系统也没能起到“记住历史”的作用。年轻人对大屠杀一无所知,对极端主义的警惕几乎为零。
网上的阴谋论、种族仇恨、仿纳粹符号,铺天盖地地传播,没人管,也没人教你该怎么判断。当一个国家的年轻人不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那整个社会就会慢慢走向失控。
相比较而言,我国这些年在民族团结、历史教育、社会治理方面都下了真功夫。我们有明确的民族政策,有“国家公祭日”提醒大家勿忘历史,有系统的教材讲述过去的伤痛,也有法律惩治任何形式的种族歧视。不是说我们没有挑战,但我们在制度上起码做到了有备无患。
![]()
别等下一次悲剧再来追问“怎么会这样”
约西·科恩这番话,不只是对美国说的。他其实是在提醒全世界:别以为现代社会就天然免疫极端主义,也别自信认为过去的事情不会重演。
历史有时候不是用来回顾的,而是用来“预演”的。看着美国现在这样一步步走向撕裂,谁都不能说“这事跟我无关”。尤其是我们国家,一直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提醒大家,地球是个大“合租房”,你家着火,邻居也跑不了。
![]()
我们不能替美国做决定,但我们能从中吸取经验。从制度设计到历史教育,从媒体管理到舆论引导,我们需要更有韧性的社会机制,去抵御那些潜藏的仇恨种子。别等到下一次悲剧发生,再去追问“怎么会这样”。
中国人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不是用来摆在博物馆的,而是活在每一个国家的选择里。美国的今天,也许就是某些国家的明天。听见这记警钟的人,才是真正有远见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