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阿姨今年52岁,退休后最关心的事情就是自己的血糖。家里老伴患有糖尿病多年,饮食控制小心翼翼,可她总听邻居说:“糖尿病人最好别吃米饭,吃面条更健康。”但也有医生说,米饭其实比面条还安全。
面对一桌饭菜,黄阿姨一边想着馒头和米饭,一边又忍不住纳闷:难道自己喜欢了一辈子的白米饭,真的比面条差吗?尤其当看到亲家母换成杂粮米饭、全麦面时,身体反倒越来越轻松,这背后到底有什么门道?
![]()
关于“糖尿病到底吃面还是吃米”这个问题,今天带你彻底说清楚!第3个真相,很多人都忽视了……糖尿病人饮食讲究控制总能量、缓慢释放血糖、营养均衡。但“吃面好还是吃米好”之争,一直没有停歇。
有人说面条筋道不腻,升糖慢;有人力挺米饭原味纯粹,对肠胃友好。现实中,到底哪种主食更安全?吃错了,血糖真的会失控吗?专家给出了明确答案,而最新研究更揭示:选择主食的方式,比主食本身更重要。
其实,“面好还是米好”并没有绝对答案,关键在于升糖指数(GI)。升糖指数指的是食物进入体内后让血糖升高的速度与程度。GI值越高,血糖升高越快,不利于糖尿病人的血糖平稳。
![]()
根据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发布的数据,普通白米饭的GI值约为83,常规白面条GI值约为81,二者非常接近。也就是说,如果都是纯白米、白面,升糖速度本质上差别不大。
但让人意外的是,“面条更适合糖尿病”其实只是个常见误区。哈佛医学院的一项3年随访研究显示,将主食由米饭变为面条,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幅度仅为0.3%,而采用全谷杂粮主食者相比,降幅接近1.2%,后者效果显然更佳。
更值得注意的是,精制米、面都属于高GI主食,不同只是口感和消化方式稍有差异。真正影响血糖的“隐秘杀手”,其实是主食结构与搭配。比如同样一碗米饭,搭配蔬菜类、豆制品和肉类,血糖波动就会明显减缓。
![]()
坚持以白米饭或白面食为主,长期下来,血糖管控究竟有何不同?通过对427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跟踪分析,发现:
血糖波动幅度变大:长时间纯吃白米饭或白面条,无论哪种主食,都易使餐后血糖峰值上升超15%。若进餐搭配少,血糖易反复。
餐后疲劳感增强:精制主食单一摄入,容易让胰岛素瞬时需求增加,进而造成饭后困倦,甚至出现低血糖回撤。临床数据显示,此类人群餐后易感疲劳的比例达到54.7%,明显高于增加粗杂粮者。
![]()
微量营养素缺乏,肠道功能受影响:单一依赖米或面,忽视杂粮、薯类、豆类摄入,容易导致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营养学会《膳食指导》曾提示,日均膳食纤维低于13克者,肠道功能紊乱风险升高28.5%。许多糖友便秘、腹胀,背后很可能与此相关。
你是不是也曾习惯单吃白米饭,觉得换成面条就是“改善”?其实,这一步远远不够。关键在于如何科学搭配与变换主食,而不是在“米与面”之间二选一。
优先选择全谷杂粮类主食。可将每日主食量的1/3-1/2替换为燕麦、糙米、玉米、红薯、全麦面包等,GI值明显低于白米白面,对血糖更友好。
![]()
主食混合搭配。搭配荤素、粗细、豆类,不仅提升口感,也能延缓血糖上升,粗细结合更易被肠道吸收利用。一碗饭里加把糙米或豆子,好处多多。
合理进餐顺序与速度。进餐先吃蔬菜和蛋白,再吃主食,有利于减缓血糖上升速度。咀嚼慢、细心吃,给胰岛素预留代谢调节时间。
此外,尽量将主食煮得偏硬、不太软烂,避免熬成稀饭或面片汤。因为同样分量,稀饭升糖速度是白米饭的2倍!
长期控制饮食,总热量与营养均衡更关键,而不是绝对选择面条或米饭。真正适合糖尿病人的主食方案,必须兼顾低GI、高纤维和多样搭配。每个人身体状况不同,饮食方案需结合个人体质与血糖监测动态调整。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