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
中国潮玩,正从单一靠IP选择,
走向全面拥抱中国制造。
中国潮玩,因为IP爆款玄学火爆,引发了上市潮。
从“LABUBU”到星星人,泡泡玛特在中国乃至全球掀起了关于潮玩的火爆市场。
在资本市场上,泡泡玛特的股价也一路走高。
![]()
由此,潮玩上市热就一发不可收拾。
今年5月,另一潮玩品牌52toys的母公司乐自天成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近期,又有一家潮玩公司也拉开了港股IPO(首次公开募股)的序幕。
9月下旬,TOP TOY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是一家年轻的企业,从成立到实现盈利,到出海,再到如今冲刺上市,不到5年时间。
这背后,离不开其控股股东之一名创优品集团支持,不仅是真金白银的资金输血,还作为经销商客户撑起TOP TOY营收半边天。
![]()
按照TOP TOY在招股书中描述,其为中国增长最快的潮玩集合品牌,也是年GMV(商品交易总额)突破10亿元大关历时最短的中国潮玩品牌。
然而,这家一年GMV超过24亿元的潮玩公司,比起行业顶流泡泡玛特,并没有一个堪称知名的自有IP,甚至近一半收入都是来自“自家人”——名创优品。
显然,对于名创优品的依赖性自然可能给TOP TOY带来发展上的掣肘,令资本市场质疑其独立能力,或是难以跳出名创优品的品牌形象阴影等。
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名创优品都会是TOP TOY稳固的后盾。
TOP TOY成立于2020年。
彼时,名创优品正式登陆纽交所,却面临着业绩压力,公司连续录得亏损。
![]()
在此背景下,叶国富提出“兴趣消费”概念,希望利用潮玩高毛利、强复购等特点找到新的增长空间,并在广州开出TOP TOY首店。
5年过去,TOP TOY在潮玩市场上飞速扩张。
招股书显示,目前TOP TOY主要聚焦于手办、3D拼装模型以及搪胶毛绒三大核心品类,并将产品分为自研产品和外采产品两类。
其中,自研产品即自有IP与授权IP,外采产品则为他牌IP。
数据显示,截至递表前,TOP TOY的IP矩阵中拥有17个自有IP、43个授权IP以及超600个他牌IP。
自有IP数量不多,知名度也相对有限,在招股书中隆重列出的“糯米儿”甚至还是来自今年上半年刚花了五百多万买下控股权的潮玩公司HiTOY。
TOP TOY在自有IP上的努力虽然存在感不强,但还是有点效果,今年上半年这方面产品收入达到了610万元,逼近去年全年的680万元。
TOP TOY当下的这本经,还是靠外来的和尚在念。
今年上半年,由授权IP开发的产品就为公司赚到了近6.2亿元,接近自有IP产品收入的100倍,三丽鸥系列、迪士尼系列、蜡笔小新等IP中的常青树级别选手,差不多撑起了TOP TOY总收入的半边天。
![]()
TOP TOY,能摆脱名创优品依赖症吗?或者,需要摆脱吗?
中国潮玩的竞争,真的是IP之战吗?
对此,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梁婷婷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中国潮玩,正从单一靠IP玄学,走向全面拥抱中国制造。
背靠大树的优势能让TOP TOY在激烈的潮玩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多资源和试错的成本。
而其依赖反而是阶段性的,随着品牌的成熟,TOP TOY并非没有可能摆脱。
至于中国潮玩的赛点,本来就不该是锚定在IP之上。
卖不了情怀,就安心卖性价比,赚不了IP的玄学钱,就赚点辛苦钱。
把69元的TOP TOY做得品质和设计不输99元的泡泡玛特,未尝不是一种解法。
国内当前潮玩市场的竞争关键实际上并不在原创IP上,更多还是挖掘不同的潮玩形态。
就像泡泡玛特的LABUBU热,更多还是因为搪胶毛绒的品类创新和包挂的形态被大众熟知,并直接在行业内引爆了搪胶毛绒这一品类。
由此,新的路径也就出现了,即国内潮玩品牌更多还是要集中在玩法体验上的创新,如此相对更好复制。
未来若能深入IP产品的形态创新,甚至通过技术专利确保独创性和市场占有,或许比押注玄学IP更具有可操作性。
![]()
从这个角度来看,背靠名创优品的TOP TOY拥有更强大的渠道和资源支持,或许有更多的机会。
同样,机会也属于泡泡玛特和中国制造们,此处还有世界潮玩之都东莞。
毕竟,全球潮玩市场,才是星辰大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