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外交部及驻日使领馆接连发布赴日安全提醒,措辞相较于以往的“谨慎出行”更为明确,着重提示中国公民近期需充分评估赴日旅游风险。这一警示背后,是日本旅游环境中多重安全隐患的集中显现,也让刚刚复苏的日本旅游业面临严峻考验。
![]()
治安问题成为首要风险点。今年以来,日本多地涉中国游客的安全事件频发:6月6日,一名中国游客在京都市下京区遭陌生男子持刀袭击受伤,嫌疑人至今在逃 ;7月底,一名19岁中国大学生在大阪市西成区旅游时,被陌生男子从背后勒颈殴打并抢走财物。除此之外,东京新宿、埼玉市等地还发生了针对年轻女性的凶杀案,盗抢、电信诈骗等案件也时有中国公民受害的情况报告。这些零散发生的安全事件,让原本轻松的旅途多了几分不确定性。
![]()
![]()
野生动物侵扰成为叠加威胁,城市安全防线备受挑战。2025年二季度以来,日本熊类、野猪等野生动物活动异常频繁,多地刷新侵扰纪录。北海道罗臼岳发生棕熊袭击登山者事件,受害人被拖入灌木丛后不幸遇难,涉事母熊及幼熊被后续捕杀 ;岩手县北上市曾发生81岁女性遭熊攻击死亡事件,甚至有熊闯入高中校门口徘徊,山形机场跑道也曾出现熊的踪迹 。更值得关注的是,东京都、千叶县等城市区域也出现了野兽出没的情况,对于不熟悉当地环境的游客而言,突发状况下的应对空间极小。
![]()
![]()
社会交流氛围的变化也让旅游体验打折扣。部分日本政客的不当言论,给中日民间交流带来负面影响,个别极端分子借机制造歧视、排斥行为。有在日华人反映,签证办理周期延长、日常消费中遭遇差别对待等情况偶有发生,这种隐性风险的积累,让曾经舒适的旅游环境变得需要处处防备。而野生动物频繁侵扰城市的背后,也暴露出日本在生态管理、应急预警等方面的短板,临场响应迟缓导致风险持续扩散。
![]()
![]()
对于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的日本旅游业而言,安全风险的上升无疑是不小的冲击。日本政府观光局数据显示,2025年1-3月,中国内地赴日游客量分别达到98.03万、72.27万、66.17万人次,同比保持显著增长。长期以来,中国游客不仅在入境人数中占据重要份额,消费额更是位居全球首位,日本商场的中文服务、交通枢纽的中文指引、针对中国游客的专属优惠等,都是围绕这一核心市场的配套调整。如今安全信任出现波动,短期内无论是航班调整、安保升级还是签证优化,都难以快速扭转游客的观望心态。
![]()
![]()
中国外交部及使领馆的安全提醒,既是对公民人身安全的负责,也是对当前旅游环境的客观提示。中日旅游交流的复苏,既需要政策层面的保障,更离不开安全的环境和友好的氛围。日本若能正视治安管理、生态防护等方面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或许能逐步重建游客信任。
![]()
![]()
短期内,赴日旅游的多重风险仍需警惕,游客回归尚需时间沉淀。对于计划赴日的游客而言,提前了解安全提示、购买境外旅游保险、妥善保管个人财物、熟悉紧急求助电话(日本警方110、急救消防119)等,都是必要的防护措施。旅游交流的本质是双向的信任与保障,唯有筑牢安全底线,才能让中日旅游市场真正重回健康发展轨道。
![]()
![]()
你是否有近期赴日旅游的计划?需要我帮你整理最新的日本旅游安全防护指南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