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越南战争刚收尾,南越空军装备的几架支奴干落入北越部队手里。
其中一架序列号66-0094的CH-47A,在3月23日被击落,机身基本完好,没遭大毁。
北越人一看,这可是美制重型运输机,旋翼直径18米,机长15.5米,巡航速度能到259公里每小时,吊重7吨,运兵35人以上,实战价值大得很。
![]()
越南人民空军接手后,没急着自己拆解,而是作为友好举动,很快转交给中国。
这批援助加强了两国军事联系,也让咱们航空界多了一个实打实的样本。
那时候咱们国家航空工业基础薄,运输直升机领域起步晚。
![]()
支奴干进来后,直接进了北京郊外的航空研究单位。
专家组队上手,量尺寸、查参数,从外壳到内芯,一点点摸索。支奴干的设计源自上世纪50年代皮亚索奇公司的探索,后来波音接手,1961年原型机首飞,1963年服役。
越南这架是早期A型,装两台T55-L-5涡轴发动机,每台功率1640千瓦,结构简单却高效。
拿到手,咱们的工程师对照美军招标要求,验证了它为什么能一次性运2.7吨物资180公里外。
![]()
转手过程顺利,越南空军工程师陪同,火车平车运北上,边境检查严实,确保不磕碰。到国内后,它成了重点研究对象。
那个年代,国际封锁紧,进口渠道少,这样的事物来得及时。支奴干的纵列双旋翼布局是亮点,摒弃了传统单旋翼加尾桨,省空间,还能单脚落地,适应复杂地形。
越南战场上,它帮美军运火炮、装甲车、工程机械,救伤员也一把抓。
咱们拿到后,初步评估显示,机身材料耐压,操作灵活,实战记录丰富。
![]()
支奴干搁咱们这儿50年,没仿出成品,主要卡在核心技术上。双旋翼纵列式结构听着简单,实际参数海量,两个旋翼间干扰大,一丝偏差起飞就出事。
美军花了多年优化传动轴和齿轮咬合,咱们逆推时,模拟测试总出振动,效率上不去。
苏联60年代试过Yak-24,也栽在这上头,协调难题让它半途夭折。
咱们工程师拆解时,发现叶片轨迹需毫米级精度,气流计算复杂,风洞实验数据堆积如山,却难一步到位。
![]()
T55系列涡轴功率高,燃烧室耐高温,合金铸造工艺精。
咱们试重现,样品功率只达六七成,裂纹频出。那时候工业链不全,高温材料配比靠摸索,积累慢。
机身铝合金混复合层,抗疲劳强,切样分析后,拉伸测试变形快,逆推比例费劲。
保密层厚,就算有实物,比例和工艺细节藏得深,一点点试错周期长。
![]()
这些难关不是天堑,而是积累过程。
支奴干代表美军领先设计,波音从1958年招标到量产,靠的是系统工程。咱们那时人力物力有限,优先民生和基础工业,航空逆向得循序渐进。
双旋翼虽先进,但维护复杂,适应性不如单旋翼稳。
研究中,数据反馈到设计手册,推动了咱们直升机旋翼控制进步。技术壁垒高,逼着咱们不走弯路,直奔自主。
![]()
面对支奴干,咱们没死磕仿制,转而走自力更生路,这符合国家长远布局。
80年代,航空工业起步,参考布局理念,开发直-8中型运输机,载重4吨,速度250公里每小时,填补空白。
90年代,直-18问世,借鉴部分参数,适应海军需求。进入新世纪,直-20项目上马,2019年服役,载重10吨,巡航超300公里,单旋翼加尾桨,操作简便,高原海洋全能。
![]()
重型领域也没闲着,直-10武装直升机集群化,运输链条完整。
支奴干虽老,放到今天,数字化弱,燃油效率低,咱们新机用复合材料和智能引擎,超它一筹。
优先实战,建生态圈,合作中求突破。
![]()
支奴干见证咱们从跟跑到并跑,航空梦照进现实。
未来,重型运输瞄准20吨级,融入AI控制,实战更强。
50年过去,它没白搁,换来自主底气。
参考资料
美国用"支奴干"直升机吊装电塔 展示飞行能力 中国军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