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4月25日傍晚,印度新德里总统府的圆柱厅里,几十位记者坐得满满当当。
一个印度记者突然站起身,声音陡然拔高:“总理先生,您觉得西藏是中国的领土吗?”
提问者眼神里带着明显挑衅,全场瞬间陷入寂静。
被问者,正是刚结束六天边境谈判的周恩来总理。
他缓缓放下茶杯,神色平静如水,接下来的回应,让在场所有蓄意发难的人都哑口无言。
1960年4月19日,周总理带着陈毅外长和外交部团队抵达新德里。
这趟行程没人觉得会轻松,他来这儿,是为了跟印度总理尼赫鲁谈边境问题,想和平解决双方的争端。
这已经是周总理第四次访印了,前几次来,场面跟这次完全不同。
第一次来的时候,十几万印度民众挤在路边欢迎,“印中人民是兄弟”的喊声此起彼伏。
尼赫鲁每次也都亲自接机,双方坐下来谈,不少历史遗留问题都顺利解决了。
可这次刚下飞机,周总理就感觉到了不一样。
欢迎仪式短得可怜,就二十五分钟,尼赫鲁站在那儿没什么表情,连沿途的中印国旗都没挂。
为啥态度变得这么快?说白了,还是印度盯上了西藏。
朝鲜战争那阵儿,印度就悄悄占了藏南的达旺地区。
1959年西藏发生叛乱,他们更过分,直接开口要十二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种趁火打劫的要求,党中央肯定不会同意。
谁知道尼赫鲁反而更横了,一边在边境挑事,一边搞了个“前进政策”,明摆着要抢地盘。
周总理心里早有预料,印度这时候野心正膨胀,谈判难度肯定大。
但他还是带着最大诚意坐了六天,把和平解决的方案摆到桌面上。
可印度方面要么不回应,要么就扯些没边的话。
到最后周总理才算彻底明白,尼赫鲁根本没打算谈,就是想靠武力抢领土。
谈判谈不拢,周总理没纠结在对方的冷遇上。
他清楚,光跟尼赫鲁谈没用,得让全世界知道真相。
无奈之下,他决定开一场记者招待会,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
舆论这东西就跟阵地似的,你不占着,别人就会抢着造谣。
周总理明白这个理儿,所以谈判一结束,就让工作人员筹备记者招待会。
本来想请印度方面一起参与,显得咱们有诚意,谁知道人家根本不接茬。
那就只能咱们自己办,时间定在4月25日晚上七点半,地点就在总统府的圆柱厅。
开会前,周总理让团队备好一份简要声明,把中国想和平解决边境问题的立场写得明明白白。
这些材料被提前分发到每位记者手上,不少人看完,态度悄悄有了变化。
可印度方面也没闲着,《泰晤士报》的记者韦尔娜跟咱们关系不错,趁入场前偷偷跟周总理说,有一群记者早就串好了,就等着会上发难。
周总理听完笑了笑,跟她说谢谢,还开玩笑说“新德里的这些‘子弹’,打不倒我”。
七点半一到,周总理迈着步子走进大厅。
本来有些印度记者想故意喧哗捣乱,可刚才看声明看得太投入,错过了最佳时机。
等他们反应过来喊几句“中国人滚出去”,根本成不了气候。
周总理压根没理会这些噪音,简单寒暄后就开始发言。
这一讲就是四十五分钟,他把中印友好的过往、边境争端的由来,还有中国的和平立场,说得条理分明。
讲完之后,全场记者都鼓起掌来,刚才那点不愉快,早被抛到脑后了。
更妙的是,他侧身喝了口茶,还跟印度记者开了个玩笑:“听说不少朋友是战神鸠摩罗的子孙,早就备好‘炮火’了。现在该你们说了,都是朋友,有话就直说。”
这话一讲,现场气氛更松快了。
但他心里清楚,真正的“炮火”,马上就要来了。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印度托拉斯的记者,他问得挺直接,说中印边境早就划好了,没必要再谈。
周总理听得很认真,等他说完才慢慢回应。
他说,只要稍微了解点中印边境的历史,再听听中国的诉求,就不会问出这种问题。
中印从来没正式划定过边界,一直靠传统习惯线维持,现在是印度在破坏这个传统。
这番话摆事实讲道理,对方没话可说,只好坐下。
紧接着,英国路透社的记者詹姆斯站了起来。
他语气挺冲,说“有些东西本来就有主人,旁人没资格讨论归属”。
这话里的意思,明摆着是帮印度说话。
周总理脸色一下子严肃起来,斩钉截铁地回他:“詹姆斯先生的比喻不贴切。
现在的情况,更像是原主人要向强盗讨回自己的东西,这有什么不合适?”
詹姆斯一听,立马追问:“您是说印度是强盗?”他脸上还带着得意,以为抓着了把柄。
谁知道这是周总理故意设的套,周总理不慌不忙地说:“印度当然不是强盗,中印永远是朋友。只有那些入侵他国的殖民者,才称得上强盗。你说是吗,詹姆斯先生?”
这话一出来,詹姆斯脸都白了。
在场的人都清楚,英国当年殖民过印度,还抢过中国不少东西,中印边境争端,本来就跟英国划的非法“麦克马洪线”有关。
![]()
他哪敢反驳,只能狼狈地坐下。
这时候,刚才那个问西藏归属的印度记者又站了起来。
他重复了问题,等着看周总理怎么回答。
周总理看着他,清晰地表述:“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遥远的年代不说,至少从元代开始,就已经纳入中国版图。”
没想到那记者还嘴硬,说“元代到现在时间太短”。
搞不清他是真不懂历史,还是故意抬杠。
周总理笑了笑,反问道:“元代到现在已经七百多年了,这还短?那立国才一百多年的美国,在你眼里难道不算一个国家?”
![]()
这话一出,全场都安静了。
美国是当时的强国,没人敢质疑它的国家地位。
那记者张了张嘴,半天说不出一个字,只能讪讪地坐下。
之后又有几个记者提问,都被周总理有理有据地回应了。
那场记者会结束时,全场掌声雷动。
周总理这哪是应对提问,简直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外交博弈。
他不骂人、不发火,每句话都戳在要害上,既守住了国家领土主权,又没伤了中印友好的情面。
现在回头看,1960年的那场记者会,不仅让全世界看清了印度的野心,更明确了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事实。
周总理用他的从容和智慧,在外交场上为国家守住了底线。
这种深入骨髓的坚定和风度,不管过多少年,都值得咱们牢牢记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