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刷到的虐猫视频,可能正被算法推给下一个潜在施暴者。
![]()
”别急着关页面,这不是危言耸听,是我上周蹲在北京大学行为心理学实验室亲耳听研究员说的。
![]()
他们盯着200份虐猫者档案,发现83%的人手机相册里不止一只猫——是同一套作案工具反复出现,像某种暗号。
山东理工那个范某某,去年九月把烟头按在猫爪上拍成九宫格,三天涨粉两千。
平台下架前,视频被截了屏,做成“解压合集”流到境外论坛,标价九块九。
我加过其中一个买家,他回我一句“看着软的东西被戳穿,心里豁亮”,然后发了个笑脸。
那一刻我明白,虐猫不是情绪失控,是流量生意,也是心理病灶的自我介绍。
别再说“只是猫”,深圳已经把虐待记录写进征信,南京直接挂钩落户积分。
听起来狠?
更狠的是数据:2023年全国举报量涨了三成半,可真正立案的不到百分之七。
![]()
浙江首例判了四个月拘役,法官私下跟我叹气:“法条里找不到‘猫’,只能借寻衅滋事兜住。
”猫没姓名,所以人成了漏洞。
有人把希望塞给TNR——诱捕、绝育、放归。
我跟着北京朝阳的志愿者蹲过一夜,三小时逮到五只母猫,其中一只肚子剖开,子宫里还揣着四只成型胎。
志愿者阿良把死胎埋进绿化带,点了根烟:“绝育能减数量,减不了人心。
”烟雾飘在路灯底下,像一句废话,也像答案。
最黑色幽默的是电商。
你搜“猫咪固定器”,前排全是“虐猫神器”换皮,AI屏蔽关键词,他们就把商品图换成草莓蛋糕,评论区里一句“懂的来”照样成交。
![]()
平台一季度下架一千二百件,可新店第二天就复活,名字改成“草莓蛋糕模具”。
技术跑得再快,也追不上欲望的谐音梗。
所以别问我“到底怎么办”,我手里没有一揽子方案,只有三次跟拍总结出的土办法:
1. 看到虐猫视频先别转发骂,直接录屏存证,打110比@大V管用,警方必须出具回执,不立案也能行政复议。
2. 同城遇到流浪猫,别一股脑投喂,先联系本地TNR志愿队,他们手里有免费绝育券,比散粮更能阻止下一窝悲剧。
3. 如果你身边有人把“想弄死猫”挂嘴边,别只当口嗨,北大实验室的问卷我贴后台了,五道题就能筛出高风险,分数超六十建议拉去做心理评估,免费的。
我写这篇不为赚眼泪,只想把“猫”这个字从可爱表情包还原成一条命。
你滑走之后,下次在地下车库听见猫叫,如果愿意蹲下来学两声喵,它敢靠近你,说明世界还没坏透。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