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寒风一吹,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难以启齿”的身体小变化——跑厕所的次数明显变多了。
晚上睡得正香,却被一泡尿憋醒,挣扎着离开温暖的被窝,简直是冬季酷刑。白天在办公室或家里,也总是不停地往卫生间跑。
每每此时,心里不禁犯嘀咕:这是怎么了?不会是肾出问题了吧?别担心,今天就来告诉你,天冷尿多,多数情况下,是身体的“智能反应”。
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身体想象成一个精明的“管家”。
在炎热的夏天,身体为了散热,会让更多的水分通过汗液排出。所以,你会发现夏天动不动就大汗淋漓,但上厕所的次数反而可能没那么多。
而到了寒冷的冬天,剧情就反转了:
1、出汗“工厂”停工了:天气寒冷,皮肤上的汗腺几乎“停工”,通过出汗蒸发掉的水分微乎其微。
![]()
2、水分总得有去处:我们每天喝的水总量是差不多的。当“出汗”这条排水渠关闭后,身体里的水分总得有个出口吧?于是,这个重任就主要落在了肾脏和膀胱上——也就是形成尿液。
所以,不是你的水喝多了,而是水分的“出口”从皮肤转移到了膀胱,尿量自然就增加了。
除了上面那个主要原因,还有一个非常形象的“物理现象”在起作用。
我们的皮肤和血管对“冷”非常敏感。一旦遇到寒冷,身体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优先保证核心器官(比如大脑、心脏)的血液供应。
于是,身体表面的毛细血管会收缩(就像受冷收缩的金属一样),减少血液流向皮肤,以防止热量散失。这就是你冬天手脚冰凉的原因。
全身的血管一收缩,血管里的总空间就变小了,但血容量还是那么多,这就好比同样多的水,被挤进一个更细的管子,压力自然就变大了。
身体很聪明,它察觉到血压有升高的趋势,就会给肾脏下达指令:“快,排出一部分水分和钠,给血管‘减减压’!”
这个“减压”的过程,就叫“利尿”。肾脏加班加点地过滤血液、排出多余水分,尿液也就源源不断地产生啦。
![]()
简单总结一下:天冷尿多,一是因为汗出得少,水都走尿道了;二是因为血管收缩,身体需要排水来稳定血压。
了解了原理,我们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应对这个问题:
1、睡前巧喝水:睡前1小时尽量少喝水,但睡前最好去排一次尿,清空膀胱,可以有效减少起夜次数。
2、做好下半身保暖:尤其要保护腰腹部和脚部。这两个地方暖和了,全身的血液循环会更好,血管不会过度收缩,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尿频。
3、避免摄入利尿饮品:晚上尽量避免喝咖啡、浓茶和酒精饮品,它们本身就有利尿作用,会“雪上加霜”。
4、白天正常喝水:千万不要因为怕上厕所就白天不喝水!冬季干燥,身体同样需要水分,缺水反而会引发其他问题。
总的来说,冬天尿多尿频大多是身体的正常反应,就像天冷会穿衣服一样,是身体适应环境的表现,不用担心,做好保暖、适量喝水就行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