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教会我们的10件事
作者丨书杰
↓点击观看↓
哲学很难吗?哲学很高深吗?很多人一听到“哲学 二字,就联想到晦涩的术语、绕脑的思辨,觉得它是象牙塔里的专属学问,离普通人的生活远得很。
但其实,真正的哲学从不是冰冷的理论堆砌,而是照亮生活的智慧之光,是解答人生困惑的思维钥匙。接下来,与你分享哲学沉淀给我们的十种智慧。
提问勇气 认识自己
自由思考 批判常识
追求简单 理解幸福
直面痛苦 反思语言
选择塑造 追寻真理
01
哲学不提供标准答案
而是鼓励你提问与批判
![]()
哲学家罗素曾说:“哲学是介于科学与神学之间的无人之境。”
科学以实验求证,神学诉诸信仰,哲学则始终执着于追问尚未被解答的命题——“时间是客观存在还是人类的感知幻觉?”“正义是绝对标准还是时代的约定俗成?”“自由真的存在,还是我们的自我安慰?”
哲学从不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通过不断的提问与批判,持续拓宽人类认知的边界。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始于敢于对世界发问“为什么”,终于持续对答案说“再想想”。正是这种永不停止的追问,推动思想不断前行——从地心说到相对论,从君权神授到民主平权,每一次文明的飞跃,都源于哲学埋下的那颗质疑的种子。
02
认识自己,是智慧的开始
![]()
↑苏格拉底之死
人这一辈子,最难的莫过于认清自己。我们常常被外界的评价定义,被社会的期待裹挟,在“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中迷失,却忘了问自己 “我本是什么样的人”。
正如古希腊德尔斐神庙所铭刻的箴言——“认识你自己”,这短短六个字,成为了贯穿西方哲学的永恒命题。苏格拉底用一生的诘问引导人们自省:“你所谓的认知,真的是你自己的思考吗?” 尼采呐喊:“不要跟随我,要成为你自己!”
东方哲学中,王阳明的“致良知” 同样指向自我认知——唯有向内探寻,看清自己的欲望、局限、天赋与初心,才能摆脱外在的裹挟,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认识自己从来不是一次完成的任务,而是一生的修行:从少年时的迷茫试探,到中年时的清醒沉淀,再到晚年时的通透接纳,每一次对自我的重新审视,都是智慧之门的一次开启。
03
自由思考
比获得答案更珍贵
![]()
哲学的本质在于培养反思精神。它不提供现成答案,却能训练人的思维寻找答案。唯有跳出思维定式,才能看见被标准答案遮蔽的更多可能。
自由思考,意味着跳出对权威的崇拜——不因为是专家说的就盲从,不因为是多数人认同的就附和;意味着打破思维定式的牢笼——当所有人都沿着一条路狂奔时,敢于停下来问“有没有别的可能”。
04
世界没有理所当然
常识也可能是偏见
![]()
我们总以为“常识” 是不破的真理:太阳东升西落,所以地球是宇宙中心;男女分工不同,所以女性不宜从政;经验告诉我们,“眼见为实”…… 但哲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 “批判日常观念”,撕开常识背后可能隐藏的偏见与局限。
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物下落更快”,伽利略在斜塔将其推翻;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曾被视为物理学基石,直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重塑人类对时空的认知;“男主外、女主内”曾是全社会默认的常识,却在女性主义哲学的批判下,暴露了其背后的性别压迫逻辑。
哲学教会我们:对任何“理所当然” 保持警惕,用批判性思维审视习以为常的观念。就像福柯所说,知识与权力相互交织,很多常识其实是权力建构的结果。唯有打破对常识的迷信,才能跳出时代的局限,看见更真实的世界。
05
简单,比复杂更接近真理
![]()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奥卡姆剃刀理论教会我们剔除冗余、直抵本质。在信息泛滥的今天,真正的智慧是穿透复杂,去伪存真,以最简洁的方式表达真理。
我们常常陷入复杂的陷阱:为了追求成功,学习无数技巧却忘了成功的本质是价值交换;为了获得幸福,追逐名利却忘了幸福的核心是内心的充盈。
哲学提醒我们:学会用“奥卡姆剃刀”剔除生活中的冗余——无用的社交、过度的欲望、虚假的信息,要专注于那些最本质的东西:健康的身体、真挚的情感、值得投入的事业。简单,不是放弃,而是筛选;不是消极,而是精准把握生命的核心,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秩序与安宁。
06
幸福不是纵欲
而是内心的安宁
![]()
↑伊壁鸠鲁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我们总以为幸福是“拥有更多”:更多的金钱、更大的房子、更贵的奢侈品。但哲学早已告诉我们:幸福的本质,从来不是纵欲的狂欢,而是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常被误解为“享乐主义者”,但他真正的幸福观是“身体无痛苦,灵魂无纷扰”。他认为,真正的快乐不是放纵欲望,而是节制欲望——过度的追求只会带来焦虑和痛苦,唯有满足基本需求,摆脱对物质的贪婪,才能获得长久的幸福。
庄子在《逍遥游》中描绘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同样是对物质与名利的超脱,追求的是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与内心安宁。
07
痛苦是觉醒的催化剂
![]()
人生难免遭遇痛苦:事业的挫折、情感的背叛、身体的疾病、生命的无常。我们总想逃避痛苦,却忘了哲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痛苦不是人生的诅咒,而是觉醒的催化剂;不是摧毁我们的敌人,而是让我们成长的养分。
尼采曾呐喊:“凡杀不死我的,都使我更强大”。这种“强大”,不是身体上的强悍,而是精神上的觉醒——痛苦让我们看清生活的真相,让我们从虚幻的美好中惊醒,逼我们反思自己的人生。
加缪也说“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生活中的很多痛苦是无法“治愈”的,但我们可以选择与痛苦共存,并在共存中获得觉醒。
哲学告诉我们: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接纳痛苦,就是接纳真实的人生;在痛苦中觉醒,就是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让生命在磨砺中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08
语言塑造思维的边界
![]()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语言,却很少意识到:语言不只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思维的框架——它塑造着我们的认知,定义着我们的世界,甚至限制着我们的想象。
维特根斯坦曾提出“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 一个人能说出什么样的话,往往就拥有什么样的思维。哲学提醒我们:当你说“不可能”时,或许只是被词汇限制了想象。
打破语言的边界,就是打破思维的边界。哲学让我们成为语言的主人,用精准的表达澄清思想,用开放的心态突破词汇的局限,在语言与思维的互动中,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09
人如何选择
就如何塑造自身
![]()
很多人都觉得,人生是被命运安排的,是被环境决定的—— 出身、天赋、机遇,似乎早已注定了我们的人生轨迹。但存在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是自由的,我们的选择,定义了我们是谁;我们的行动,塑造了我们的本质。
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 没有人生来就是 “好人” 或 “坏人”,“成功者” 或 “失败者”——人先存在于世,然后通过一次次的选择与行动,为自己赋予本质,塑造自己的人生。
10
真理不在终点
而在追问的路上
![]()
很多人学习哲学,是想找到一个“终极真理”,解决所有人生困惑。但哲学史告诉我们:真理从来不是一个固定的、等待被发现的终点,而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充满勇气与自由的追问之旅。
从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追问“世界的本原”,到赫拉克利特提出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从笛卡尔以 “我思故我在” 为哲学奠定理性基础,到康德用 “三大批判” 划分现象与本体的界限;从尼采宣告 “上帝已死”,到福柯对权力与知识的解构——哲学史就是一部人类追问真理的史诗,每一位哲学家都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疑问,推翻旧的答案,推动思想不断前行。
哲学让我们保持对未知的敬畏,对真理的渴望——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不是拥有所有答案,而是永远带着疑问前行;真正的勇敢,是在认清世界的复杂性后,依然愿意付出一生的努力去追问、去探索。
真理,始终在路上。
哲学看似无用
实有大用
提问勇气 认识自己
自由思考 批判常识
追求简单 理解幸福
直面痛苦 反思语言
选择塑造 追寻真理
以上这就是哲学教会我们的10件事。哲学看似遥远,却始终伴随我们左右。它不承诺幸福,但教人独立思考、保持清醒。
哲学看似无用,实有大用。它让我们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直面人生的勇气,拥有通透豁达的心态。
生活中的许多困惑,其实都能在哲学中找到根源与答案。
当你不知道看什么书时
就来读读哲学吧
定会让你醍醐灌顶
领悟生命的真谛
人生哲学三书
《帕斯卡: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尼采:所谓高贵,就是对自己心存敬畏》
《叔本华:一切都在孤独里成全》
![]()
特惠:59元/3册
↑价格非常非常优惠↑
真心推荐
▎《叔本华:一切都在孤独里成全》
孤独不是惩罚,而是回归自我的通道。财富为我们买的,其实是一个“可以独处而不被打扰的空间”。
▎《帕斯卡: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人的伟大,在于思想。学会审视欲望,才不会被喧嚣带偏方向——如芦苇知根,随风却不迷失。
▎《尼采:所谓高贵,就是对自己心存敬畏》
真正的高贵,源于坚守自我的边界。那些用钱换来的安静,实则是对自我价值的郑重确认。
![]()
![]()
三本书凝练哲学家思想精华,从理性、意志、存在三个维度,探讨人性、幸福、孤独、痛苦与超越等话题。
语言不晦涩,通俗易懂却不失深度,满载人生的哲学智慧。
还可以在规格中选择“哲学美学10书”:哲学三书+美学四书+理想国+沉思录+西方哲学史。
更系统·更优惠
哲学美学10书
《哲学三书》《美学四书》
《理想国》《沉思录》《西方哲学史》
爆款特惠
原价527.8元/套
折后:188元 /10册
价格更优惠
正版保障
↓点击订购↓
点击订购 -正版保障
开票·售后咨询客服微信: zhexue100zhushou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