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柴差talk》,本栏目持续更新时事热点。你好我是柴差(chaichai),一个野生的媒体人、段子手、残忍的社会观察者。
无数的你我汇聚在这里,或许,我们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愿你们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
“正文”
“数字出官,官出数据”——这句流传在基层的顺口溜,道尽了多少地方统计造假的荒诞逻辑。
湖南耒阳不顾实际建童车产业园,连续多年虚报产值;山东威海原市委书记孙述涛离任后,GDP增速从全省第3名骤跌至第13名;辽宁岫岩县虚增财政收入竟超过实际收入的127%。
这些被曝光的案例,不是孤立的“老鼠屎”,而是扭曲政绩观下系统性失真的缩影。
统计造假,本质是权力对事实的践踏。
当干部把数据当作晋升的“敲门砖”,当考核唯GDP论英雄,基层便陷入“不造假完不成任务”的畸形生态。
湖南衡山县39家企业虚报产值38.2亿元,差错额是真实数据的6.6倍;山东高密市将未达规企业强行纳入统计,甚至编造企业数据上报。
这些行为背后,是领导干部明示暗示“按目标报数”的干预,是统计人员“按领导意图办事”的妥协。
权力凌驾于专业之上,数据便成了任人打扮的“工具”。
造假如同病毒,会侵蚀整个治理体系的根基。
失真的数据让政策制定者“雾里看花”,资源错配、决策失误接踵而至。
东北某省曾因虚高的投资数据制定激进产业规划,最终项目烂尾、债务堆积;当公众发现公布的脱贫率、环境达标率与自身感受严重不符时,政府公信力便如沙塔般崩塌。
踏实干事者因数据“不亮眼”被边缘,弄虚作假者却因“成绩突出”获得提拔,“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就此形成。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新增第139条,明确统计造假及失察行为的处分标准;《生态环境监测条例》首创“双罚制”,对责任人实施从业禁止。
国家统计局推行联网直报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减少人为干预。
但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若问责止于“下不为例”,若督察沦为“走过场”,再严的法规也会成为“纸老虎”。
让数据回归真实本质,要改革考核体系,增加民生满意度、生态效益等多元指标,让干部不再“唯数据是瞻”;要强化统计独立性,建立垂直管理机制,避免地方干预;更要畅通社会监督渠道,让公众、媒体成为数据真实的“监督员”。
当山东威海的渔民能通过手机查询真实的海洋监测数据,当湖南耒阳的童车厂工人能亲眼见证产值如实上报,当每个普通人都能成为数据的监督者,造假的空间才会被彻底压缩。
数据不会说谎,民心才是最终的“统计表”。
那些虚报的GDP带不来真实的就业,夸大的政绩换不来群众的口碑。
唯有让干部从“数字焦虑”中解脱,把精力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才能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民生。
当权力不再凌驾于事实之上,当真实成为不可触碰的底线,我们才能迎来没有水分的增长,才能重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纽带。
这不仅是统计改革的命题,更是对执政理念的深刻拷问:我们究竟要为谁树政绩?答案,永远在人民的心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