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随着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这个1.2万人的场馆屏幕上映现出李小龙的画面和声音,2025 BLAST Premier Rivals香港(以下简称BLAST香港)第一天线下比赛在两块红色屏幕的倒计时中开始。
![]()
作为香港首个S级电竞赛事的落地,BLAST香港在本次举办过程中获得了诸多个第一。
比如这是香港目前为止举办规模最大的电竞赛事,也是首个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M”品牌认可的电竞赛事。
关于为什么是诸多的第一次,应该有很多读者还对香港电竞的发展不太了解,因此在此之前,我们先对香港电竞的发展做一个简单的梳理,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赛事举办背景。
![]()
虽然香港1997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但在往过的文化脉络上与大陆还是有所不同。
街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作为新潮文化被引入香港,成为各区处处可见的游戏机中心,以及年轻人的社交、娱乐场所。但直到2015年,香港才由一群资深电竞行业人员自发成立了中国香港电竞总会(ESAHK)。
并且在当时,诸多特区政府官员并不认可电竞的价值,好在时任特首梁振英支持有关倡议,正式将发展电竞产业写入2016年的《施政报告》,自此将香港电竞推入发展的快车道。
之后的2017年,香港特区政府发布了《财政预算案》,将电子竞技定性为具香港经济发展潜力的新领域。
2018年,香港特区政府又根据《财政预算案》向数码港拨款1亿元用于发展电竞行业。
特区政府在2025年1月22日发表的一则新闻公告里写道:2018-2019年度《财政预算案》宣布向数码港拨款1亿港元,协助推动电竞产业的发展,其中约5000万港元用于改建数码港商场部分空间,以提供一个适合举办中小型电竞比赛和训练活动的场地及数码娱乐热点。
过去三年,约200多项活动在该场地举办,包括21项电竞赛事,而当中6项为国际赛事,15项为本地赛事,包括杭州第19届亚运会电竞代表选拔资格赛及香港电竞超级联赛相关活动等,平均现场参与人数由数十至300人不等,而不少电竞赛事线下线上并行,透过网上直播形式让本地及香港以外的人士参与,故个别国际赛事的线上观众累计可达数万人。
我们从这些数字中可以料想到过去香港电竞赛事的举办大多是一个规模较小,观众较少的状况。
并且尽管“M”品牌计划于2004年在香港设立,用于鼓励和协助本地体育总会、私人或非政府机构举办更多大型国际体育活动,但直到现在本次BLAST香港的落地才成为首个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M”品牌认可的电竞赛事。
同时,BLAST香港在诸多方面呈现出了与中国大陆电竞赛事现场的和而不同。
比如这个赛事依然延续了CS赛事全球性的部分,现场不仅有亚洲面孔,也有一些来自欧洲、美洲的观众。
并且在BLAST首席商务官Mr.Leo的发言中,多次提到了“Global”。
这个本身诞生于英国的公司能够在英国驻香港总领事馆感谢受到了特区政府资助计划、相关大型体育活动事务委员会以及香港旅游发展局的支持,这也呈现出CS赛事本身强国际化的特性,这是属于和中国大陆赛事“和”的部分。
![]()
但在一些具体的赛事场面中,我们又看到了属于香港特区的独特性本身。
直到我在出发前往机场的前一小时,我才想起来要不要带张VISA卡,以及要不要换些港币的事情。
等到达首都国际机场港澳台出发的航站楼门口,以及坐上过去我们一般国际出发时才会坐上的小火车前往登机口时,这种“特别”的感受就更加显性了。
而到赛事本身的呈现上,这种独特性也有所体现。
比如赛事现场并不配备中文普通话的解说,无论官方解说还是评论席都是英文表达,只会偶尔穿插几句粤语。在赛前播放的观众采访中,所有的观众也是英文表达,甚至我们在现场与一些工作人员交流时,可能大家也是能够说一些普通话的,但偶尔也会选择使用英语沟通。
并且由于这是中国香港电竞总会、BLAST以及AEG Presents Asia 在中国主办的CS赛事,因此在舞台以及视觉呈现上都与过去我们在IEM成都或者上海Major中见到的CS赛事舞台呈现完全不同。
本次赛事在亚洲国际博览馆的1号展馆演出,不同于过去我们在体育馆看到的CS比赛可能会有四面的观众围着舞台,本次BLAST香港舞台更像是百老汇歌剧院的样子,只有三面的座位。
![]()
甚至舞台中央还设立了一根写着“RIVALS”的圆形大柱,连接着舞台上方的帷幔,将舞台分割成非常和谐美的两部分。
虽然过去就听闻BLAST公司以卓越的电竞赛事制作水准闻名遐迩,但真的置身现场,看到以李小龙为开篇的引入,以及6支战队中的有些队伍即使在线下开赛第一天没有他们的比赛,也会随着主持人的呼叫,在现场灯光的映照中登场时,还是会感到欢欣愉悦。
在BLAST香港现场,Falcons是绿色的,Vitality是黄色的,Pain是灰色的,当灯光照射在舞台帷幔上方并将其染成各自队伍的主色调时,队员们从舞台下方依次登场,与现场观众互动,完全就像一场戏剧演出结束时,卡司阵容全部出现挨个向观众致意一样,整场画面既精美又富有仪式感。
![]()
过去我曾形容中国大陆的CS赛事现场就像一场大Party,前来参加的观众不在乎这个赛事级别如何,现场布置怎样,甚至有些观众会不在乎这个赛事是否有自己喜欢的选手,只要能够亲自来到现场观看一场CS比赛就能感到开心与值得。
赛事主办方们也会努力达成与观众的一致,比如给予观众更多与选手互动的机会,在场馆外一条街的地方就把街道布置成CS的痛街,以及在赛事现场布置极强的音效反馈,把观众的观赛爽感拉满。
但如果要我形容BLAST香港赛事现场,我更想把它形容成一场Show,演出舞美、灯光以及音乐都有主办方更“戏剧化”的布置。这是在BLAST香港,与我过去所见到的CS现场不同的地方。
但无论如何,赛事现场的同与不同,都是一种特别的体验,因为电竞赛事始终没有相同的两个现场。
这些和而不同的概念,也许正是观众们始终愿意,并且仍然选择来到现场,观看一场电竞赛事的原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