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我们是不是对精英有什么误解

0
分享至

之前看到网上有人疑惑:为什么很多人一直说中国精英们都往美国跑,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中美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了?

我觉得,这是对精英的定义出现了问题。

咱们这套现代教育体系,筛选出来的精英,可能压根儿就没咱们想的那么精英。

说句更难听的,很多人只是因为在那场极其严酷的卷王争霸赛里暂时赢了,就给自己贴了个远超实际能力的标签。甚至他爹妈、他老师、他周围所有人,都在帮他抬轿子。

学历,成了这个时代包装个人价值成本最低的一层金箔。

咱算笔账。

清华北大,每年招六七千人。这些人牛不牛?

如果按当年那场考试的难度来说,确实挺难的。中国一年高考一千多万人,清北只录几千人,985也不过1.5%的比例,换算一下,一个考清北的背后大概要躺倒1500个同龄人,一个考985的背后也有七十来个。

从这个角度看,卷王之王,人中龙凤。

但是你把镜头往后拉,拉个一百年看看呢?

一百年,中国能培养出六七十万清北本科生,你再把硕士博士都算上,这个数字奔着两百万就去了。

985毕业生规模更吓人,本科五千万,硕博加起来,一个亿妥妥的。

你说,这一亿多985、两百万清北里,到底有多少是真正能推动历史的精英?

什么叫精英?我给你个残酷但客观的标准:能在史书上留个名字的。

按过去几百年那个节奏,这两百万清北毕业生里,能出三五百个留名的,那都得谢天谢地了。那一亿985毕业生里,能出几个?

这比例低到你脚趾都能抠出三室一厅。

所以别再把学历当成什么“特殊血脉”似的东西了,本质就是——

现代版工匠体系里技艺更熟练的一批人。

你别觉得我骂人,这是事实。

绝大多数大学生,包括清北学生,其实就是现代工匠,只不过是更聪明、训练更系统的工匠。

文科也一样。不是说你写论文就高贵一点,大家都是在某条分工线上承担一种可替代的专业性劳动。只不过名校把工匠的上限往后推了一点,让他们立刻能胜任更复杂的活儿。

文科理科都一样。不是说你写论文、做金融模型,就比车间老师傅高贵。大家都是在某条高度分工的流水线上,承担一种可替代的专业性劳动。

名校的作用,就是把这批工匠的出厂设置调得高一点,让他们能更快上手那些更复杂的活儿。

好,既然都是工匠。

那问题就清楚了:一个工匠,决定去哪家厂打工,其实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别把自己当成厂长了。

这话可能又刺耳了。但你看看现实,几乎所有人都这么干的:

做人生选择时,极度保守,永远倾向于选当前确定性最高的那条路。

这是人的本能。

但对这群精英来说,这个本能的副作用是致命的。

你会发现,他们的人格底色里,都刻着一句话:

我手里的学历,是一笔核心资产。我的首要任务,不是让它增值,而是避免它贬值。

所以,他们会疯狂涌向那些风险最低、确定性最强、最体面的路径。

结果就是,他们能在任何一个组织体系里,都混得相当不错,活得非常稳定。

但你放心,这个时代的破局性成就,基本跟他们没啥关系。

这不是我骂他们,这是规律。

你把历史翻开看,这事儿更明显。

一个时代真正的破局者,十个有九个,不是来自旧体系的精英阶层。

那帮人,太懂风险是啥了,也太懂稳定有多香了。他们手里的筹码太重,不可能轻易下注。

谁在下注?

下注的,永远是那些本来就没啥可失去的人。

你看秦末起义,刘邦什么出身?沛县亭长,一个边缘小公务员,用现在的话说,没编制的吏。项羽呢?楚国贵族后代,但已经是破落户,属于旧体系的边缘人。

你再看明朝,朱元璋什么出身?要饭的,乞丐军。

清朝入关前那帮核心将领,哪个不是草莽里打出来的?

更别说太平天国、同盟会、朱毛红军,那更是底层、边缘知识分子的组合拳。

你要问,这帮人要资源没资源,要学历没学历(按当时的标准),凭什么能干翻一个庞大的帝国?

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没得损失。

输了,大不了就是现在这样;赢了,那就全拿。

那问题来了,旧王朝的真正精英在哪呢?

他们在朝堂里,在地方上,在科举体系里,在书香门第里。

他们懂政治、懂风险、懂利益交换。所以他们永远在干一件最稳的事:在旧体系里,想办法保住自己精英的位置。

你让这帮人去造反?开什么玩笑。

失败一次,满门抄斩,身家性命全赔进去。

更关键的是,这帮精英心里门儿清:就算天塌了,王朝换了,新主子也得用我们。

你看明朝亡了,多少东林党士大夫扭头就去清朝当官了;宋朝亡了,多少文人主动投奔元朝继续当官。

为啥?

因为精英阶层,从来不是靠赌来换命,而是靠稳来续命。

这种逻辑是对他们作为个体的最优策略。

但对个人最优的策略,往往不是对时代最优的策略。

于是,你就看到了一个极其稳定、但又反常识的规律:

一个时代真正的破局者,往往来自最不被看好的那群人。

精英的保守,是他们的护城河;底层的孤注一掷,是他们唯一的出口。

这就导致一个特有意思的结果:

越是顶尖的学霸群体,越不可能成为大变局的主角。

你别误会,我这不是贬低清北学生。

而是他们的能力结构、风险承受能力、人生预期,天然就把他们推向了最安全的那条路。

你想想,清北毕业,最主流的三条路是啥?

体制内(当官)。

金融(投行、基金)。

大厂(互联网、科技)。

这三条路有啥共同点?

组织巨大、风险可控、天花板清晰,但下限极高,极其稳定。

这三条路的本质,就是用你那张金光闪闪的学历,去置换一个稳定且体面的未来。

说白了,就是把未来抵押成一个可预测的曲线。

我再给你个暴论,你先别急着骂:

清北学生最常走的那几条路,本质上,就是“就业反向风向标”。

就是一个行业,一旦开始被清北、海归们扎堆选择了,那基本说明——

它的红利期,已经吃干抹净了。

能进去当然好,但你进去的那一刻,其实已经晚了。

讲个你肯定见过的例子。

2009年前后,阿里、腾讯、百度刚起来那会儿。那会儿进去的员工,二本一堆,专科都不少。

按今天的话说:

那群人进去的时候,叫进厂;

现在这群人进去,叫应聘。

同样是去阿里,意义天差地别。

一个是跟着行业一起野蛮生长,一个是等行业长到巅峰,你再进去领个工牌。

后来进大厂的985、211,他的领导,很可能是十年前那个二本毕业的。

这说明学历不重要吗?

不。

这说明:十年前的行业,有的是空间;今天的行业,有的是层级。

你说当年那些二本生是不是运气好?

有运气成分。但更关键的是:他们愿意在行业的蛮荒阶段下注。

这是一条铁律:精英扎堆的地方,只适合保值,不适合突破。

精英不屑的地方,才是普通人的机会窗口。

互联网刚起步时,没人觉得写代码能发财;

电商刚起步时,传统商人都笑话淘宝是网上摆地摊;

短视频刚起步时,清北学生都在抢投行的offer,而草根们在拍段子。

结果呢?

造风口的人,和吃红利的人,永远不是同一批。

全文完,如果不错,请三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山西反杀案庭审爆点!律师一句话问住法官,老人是自卫吗?

山西反杀案庭审爆点!律师一句话问住法官,老人是自卫吗?

史行途
2025-11-15 09:01:54
3300亿瓦特!超上海纽约东京迪拜电量总和!美国核聚变又有突破?

3300亿瓦特!超上海纽约东京迪拜电量总和!美国核聚变又有突破?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11-13 21:41:00
13分10板14助!就在今天,两项前无古人的NBA纪录被威少达成了

13分10板14助!就在今天,两项前无古人的NBA纪录被威少达成了

世界体育圈
2025-11-15 12:33:49
人到中年,要改掉抽“小粗烟”习惯,什么是“小粗烟”?建议了解

人到中年,要改掉抽“小粗烟”习惯,什么是“小粗烟”?建议了解

神牛
2025-11-13 15:10:45
周总理弥留之际“违规”见一个人,嘱咐他:台湾有两个人不能忘!

周总理弥留之际“违规”见一个人,嘱咐他:台湾有两个人不能忘!

浩渺青史
2025-11-14 20:27:05
高圆圆又穿紧身裙,“蜜蜂臀”让人移不开目光,一般人没这好身材

高圆圆又穿紧身裙,“蜜蜂臀”让人移不开目光,一般人没这好身材

蓓小西
2025-11-15 09:42:24
第一集就这么炸裂,网飞新剧太上头了

第一集就这么炸裂,网飞新剧太上头了

天天美剧吧
2025-11-15 17:39:06
32岁女子负债30万快还不上了,工作还是体制内,网友:钱花哪里了

32岁女子负债30万快还不上了,工作还是体制内,网友:钱花哪里了

唐小糖说情感
2025-11-07 08:47:59
针对高市早苗,洪秀柱、马英九发声

针对高市早苗,洪秀柱、马英九发声

环球时报新闻
2025-11-15 17:51:21
瑞银:居民收入全面放缓

瑞银:居民收入全面放缓

谭谈投研
2025-11-15 18:30:26
央视怒批,国务院点名封杀!这几位蒙骗老百姓的大网红,彻底凉凉

央视怒批,国务院点名封杀!这几位蒙骗老百姓的大网红,彻底凉凉

大鱼简科
2025-09-02 19:34:00
演都不演了?这一次,F4仅用一则动态,彻底揭开朱孝天仅剩的体面

演都不演了?这一次,F4仅用一则动态,彻底揭开朱孝天仅剩的体面

山野天晴
2025-11-15 02:00:26
真没想到!36岁中超名将被捕,曾是高洪波爱徒,踢假球赚了130万

真没想到!36岁中超名将被捕,曾是高洪波爱徒,踢假球赚了130万

国足风云
2025-11-15 21:12:15
《雪中悍刀行》:江湖之中的32位陆地神仙,18人身死,3人飞升

《雪中悍刀行》:江湖之中的32位陆地神仙,18人身死,3人飞升

北梦一
2025-11-13 11:55:03
小米之“惑”

小米之“惑”

经济观察报
2025-11-14 23:31:06
江苏常州官方通报“儿子暴打93岁母亲”:因琐事发生口角后动手殴打,涉事男子已被抓,案情正侦办

江苏常州官方通报“儿子暴打93岁母亲”:因琐事发生口角后动手殴打,涉事男子已被抓,案情正侦办

三湘都市报
2025-11-11 14:38:32
何卓佳赛点被罚分气哭了!裁判拒看回放 赛后找裁判理论情绪崩溃

何卓佳赛点被罚分气哭了!裁判拒看回放 赛后找裁判理论情绪崩溃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15 18:35:16
朴树已离婚?妻子出轨热门综艺男嘉宾章贺,朴树抑郁症加重太惨了

朴树已离婚?妻子出轨热门综艺男嘉宾章贺,朴树抑郁症加重太惨了

八星人
2025-11-15 14:25:29
“还手=互殴”?从狗咬人案看:正当防卫认定,正在“逼良为怂”

“还手=互殴”?从狗咬人案看:正当防卫认定,正在“逼良为怂”

占理儿
2025-11-14 10:04:37
泪目!中国女篮31岁王牌复活冲冠:轰24+6记三分太准挑战王思雨?

泪目!中国女篮31岁王牌复活冲冠:轰24+6记三分太准挑战王思雨?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5-11-14 21:52:04
2025-11-16 00:43:00
白梦日记 incentive-icons
白梦日记
这里是白梦,一个90后互联网从业者的观察笔记。聊见闻谈思考,偶尔碎碎念,期待和你一起碰撞灵感!
162文章数 3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对巴黎公社历史有深入研究的数学家、作家、著名大学教授逝世,享年71岁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游戏
房产
时尚
家居
公开课

解说杯:打野远胜前职业,GBS战胜RHPA,晋级决赛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有品味的中年女人,穿衣都有4个共同点,看看你掌握了几个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