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一边是阿塞拜疆在巴库举行的胜利阅兵中高调亮出中国HQ-9BE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向外界宣告其空防能力迈入新阶段;另一边则是亚美尼亚迅速转向印度与法国,斥资35亿美元启动国防体系全面重构,彻底终结对俄制武器长达数十年的依赖。这一系列军事动向的背后,是一场仅持续44天却深刻重塑地区格局的局部战争。
2020年的纳卡冲突虽时间短暂,但其军事冲击波远超地域界限。亚美尼亚在此役中遭遇前所未有的挫败,开战初期其防空网络便几近瘫痪,超过半数地空导弹单元被精准清除,逾两百辆主战装甲车辆遭无人机群逐个击破,战场态势呈现出单方面压制的残酷现实。
![]()
战后,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在其社交媒体平台公开谴责前任政府遗留下来的防空架构为“名副其实的金属废料”,这句看似激烈的话语背后,折射出的是一个中小国家在现代混合战争面前的无力与震惊。
事实上,该国当时的防空力量确实处于严重老化和碎片化状态。依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武器转让数据库提供的权威资料,亚美尼亚的防空装备构成极为复杂:既有2019年从俄罗斯接收的道尔-M1近程防空系统,也有从约旦采购的二手Osa-AK机动防空平台,还包括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引进的2K11“圆圈”中程系统,以及2000年代后期获得的S-300PS远程防空系统。
![]()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即便同属S-300家族,双方所持型号的技术代差巨大——亚美尼亚部署的是整个系列中最陈旧的S-300PS版本,而阿塞拜疆则配备了最先进的S-300PMU-2型,后者具备更强的目标识别、抗干扰与多目标拦截能力。
实战中,以色列研制的“哈洛普”自杀式巡飞弹以极低可探测性突防,成功摧毁了多个S-300阵地,暴露出传统雷达引导系统的致命短板。
![]()
更令人唏嘘的是,亚美尼亚于战前一年斥巨资引入的4架苏-30SM多用途战斗机,在整场冲突期间始终未投入空中作战,最终沦为无法发挥实际作用的高价象征性资产。
早在冲突爆发前数月,国内反对派就曾质疑这笔军购决策属于“过度武装”,认为其性能远远超出本国防御所需的实际规模。如今回看,这场采购更像是资源错配的典型案例。
![]()
由于缺乏有效的空中掩护与电子对抗手段,阿塞拜疆的无人机编队得以在战场上空自由穿梭,执行侦察、定位乃至精确打击任务,亚美尼亚地面部队几乎丧失还手之力,陷入被动挨打的窘境。
此次溃败彻底唤醒了亚美尼亚的战略警觉,他们终于认识到:单纯依靠过时的俄制装备已无法维系国家安全。要在南高加索这一地缘博弈热点区域生存,必须加速推进国防现代化进程,构建适应未来战争形态的新一代防御体系。
![]()
就在亚美尼亚开始反思并寻求转型之际,阿塞拜疆则持续推进军力扩张。2024年11月8日,在首都巴库举行的胜利日阅兵式上,该国首次公开展示了来自中国的HQ-9BE远程防空导弹系统。此前数日,已有网络图像显示该系统已完成交付并进入战备部署阶段。
HQ-9BE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战略级防空平台,具备远程拦截、高精度导引、强电磁抗扰等先进特性,能够有效应对高速战机、巡航导弹及战术弹道目标的威胁。
![]()
该系统的列装使阿塞拜疆原本就较为完善的防空架构实现质的跃升。此前,该国已建立起由俄制S-300PMU-2远程系统、以色列“巴拉克-MX”中程防空系统组成的多层次拦截网。
如今再融入HQ-9BE的强大覆盖能力,其国土防空纵深与反应灵活性显著增强。同场阅兵中,阿塞拜疆还首次展示了从巴基斯坦引进的40架JF-17C Block III轻型战斗机。
![]()
这批新型战机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与先进航电系统,支持多种空对空与空对地武器集成,标志着阿塞拜疆空军正式迈入第四代+作战水平。
此举不仅使其空军实力全面超越区域内其他邻国,甚至可能在南部方向形成与伊朗空军相抗衡的战略态势。
这种高强度的军力展示无疑加剧了亚美尼亚的安全焦虑,也进一步推动其加快摆脱单一军购来源的步伐。
![]()
自2020年战争结束以来,亚美尼亚逐步削减对俄罗斯军事合作的依赖,转而积极拓展与法国、印度之间的防务联系。在防空领域,法国已同意向其提供高性能地面预警雷达以及适用于关键节点防护的“西北风”短程防空系统。
2024年11月,亚美尼亚正式成为印度国产“阿卡什-S1”中程防空导弹系统的首个海外用户,并接收了首批交付装备。
![]()
据印度媒体报道,埃里温与新德里正接近签署一份价值不低于35亿美元的谅解备忘录,内容涵盖“阿卡什-S1”的批量采购、“阿卡什-NG”增程型号的技术引进,以及整个防空体系的整合升级服务。
尽管亚方近期否认将引进印度版苏-30MKI战斗机的消息,但分析普遍认为,若未来决定采购该机型,或邀请印度协助翻修现役的4架苏霍伊“侧卫”系列战机,均属合理且可行的选择。
![]()
毕竟经历了44天战争带来的毁灭性教训,亚美尼亚对于获取先进、可靠、可快速形成战斗力的武器系统的需求已刻不容缓。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阿塞拜疆引进HQ-9BE属于正常的国际军品贸易行为,完全遵循联合国相关法规与国际通行准则。
此次出口不仅是对中国高端防空技术的认可,也体现了全球市场对中国军工产品综合性能与交付能力的信任。
![]()
同时,这也表明中国有能力通过合法途径帮助地区国家提升自身防卫水平,维护主权安全。
针对亚美尼亚调整军购方向的做法,中方始终保持客观中立立场。每个主权国家都有权根据本国安全环境与发展需求,自主选择合作伙伴与武器系统,这是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基本权利。
南高加索地处欧亚交界要冲,是连接东西方能源通道与交通走廊的核心地带,地区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跨国基础设施安全与全球供应链畅通。
值得注意的是,亚美尼亚此次军购转向,也映射出当今国际军贸格局的深层演变。
随着更多新兴国防工业国加入出口行列,传统的美俄主导模式正在松动。各国在遴选军备伙伴时,更加关注装备的实际效能、成本效益比以及合作中的自主空间。
印度与法国之所以能赢得订单,正是因其方案契合了亚美尼亚紧迫的战术需求与预算限制。
而中国军工近年来的崛起,则为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替代选项。HQ-9BE的成功外销、JF-17系列的大批量出口,充分证明中国装备在技术成熟度、系统兼容性与性价比方面的综合优势。
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将中国视为值得信赖的防务合作伙伴,探索深度协作的可能性。
放眼南高加索局势,亚美尼亚的巨额军购计划与阿塞拜疆的持续扩军,或将引发新一轮区域军备结构调整,但这并不必然导向紧张升级。
相反,经历过真实战争洗礼的相关国家或许更能体会和平的珍贵。真正的安全保障,从来不只是武器数量的叠加,而是建立在理性判断、危机管控与互信机制之上的综合稳定框架。
对亚美尼亚而言,引进新式装备只是强化国防的第一步。如何实现不同来源系统的融合运用,如何训练专业操作人员,如何构建起高效指挥与情报共享机制,才是决定未来安全格局的关键所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