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渡秋空,心落烟火(散文)
作者/杨明坤(云南)
【作家/诗人风采】
![]()
★杨明坤,男,汉族,云南楚雄武定县人。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中学高中语文教师。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理事、黄果树文学会会员、云南省南社研究会会员、云南南丹诗社会员、楚雄州诗词学会会员、青莲诗社会员、武定县诗词学会会员。从小酷爱文学,长期坚持原创写作,作品多以真名发表。多数作品立足于扎根乡村生活,善于用质朴的文字记录乡土变迁与农家故事。其聚焦山野间的生存智慧与时代发展的碰撞,字间饱含对土地的热爱与对乡村振兴的真切感悟,于平实叙事中展现乡土生活的鲜活与力量。
![]()
【作家/诗人作品】
雁渡秋空,心落烟火(散文)
文/杨明坤(云南)
秋光漫过田垄的那天,我正蹲在老屋门槛上剥新收的玉米——苞谷皮蹭在指腹上,是晒透了的糙香,像前几日在楚雄滴水箐遇见的那群山羊,蹄子碾过红褐泥土时,带起的枯草碎末混着山野气,往鼻子里钻的暖。风裹着桂子的甜从院角漫过来,忽然一阵清越的雁鸣划破天,抬头时,一行黑影子正剪开流云,翅膀上沾着落日的金,像谁把碎星子缝在了秋空的布上。
十岁那年的霜降,也是这样的雁鸣勾着我往村口跑。祖父扛着锄头走在后面,老槐树的叶子簌簌落,砸在他灰布衫的肩头,像时光轻拍的声响。我攥着他的衣角站定,看见雁阵从黛色山尖滑下来,翅膀剪得云丝飘,像祖父砚台里晕开的墨痕——后来我在河畔见过相似的温柔:暖黄的灯球嵌在树桠间,把城市的霓虹揉成软星星,落进水面时,和当年雁影划过的弧度,是一样的软。祖父粗糙的手掌盖在我头顶,烟草味裹着话往耳朵里钻:“雁是认家的,就像这苞谷,种在哪片地,秋来就落在哪片筐里。”那时我只盯着雁群的黑影子笑,没看见他眼角的褶子里,藏着年轻时没走成的远路。
祖父走的那个深秋,雁声稀得像断了线的针。我站在老槐树下,天是空的,云是散的,风卷着枯叶子往衣领里钻——就像后来在山城高台上看见的雾:浑黄的河绕着楼群弯,远山浸在白汽里,像被揉皱的旧信笺。忽然懂了他当年的目光:那些没说出口的念,没走完的路,都藏在雁鸣的空里,像老屋里挂着的竹筐,看着是空的,摸上去全是岁月的沉。
去年回村,新盖的楼房把土屋挤得没了影,只有老槐树还站在村口,枝桠上挂着几片犟绿的叶。我蹲在老屋门槛剥玉米,暮色往院坝里淌时,雁鸣又落下来了。抬头看,那行黑影子正从西山坡飘过来,翅膀沾着落日的金粉,飞得慢,像在数村里的新楼。有只雁落了队,在云里打了个旋,啼声里裹着急——像山路上遇见的老羊倌,他拄着两根枯枝站在青石板边笑,身后的山羊卧在蕨丛里嚼草,有只小羊羔偏要往路中间钻,老倌的鞭梢虚晃一下,声儿里全是软:“急啥?草长在坡上,家就在坡下。”
那只落队的雁终于追上了阵,翅膀拍得风都颤,像爬长石阶的那两个人:雾裹着他们的背,脚步却稳,每一步都把岁月的沉,踩成了前行的实。我忽然捏紧了手里的玉米:原来故乡从不是哪间屋哪条路,是雁鸣里的念,是苞谷里的香,是老倌鞭梢的软——是不管走多远,一听见、一摸到,心就沉下来的暖。
这些年我像只孤雁,在城市的楼缝里钻。地铁的风裹着快餐味,写字楼的灯亮得像没暗过的昼,可一听见雁鸣,总能想起祖父的锄头、老槐树的叶、苞谷筐的香——就像山坳里遇见的收苞谷老人:他背着竹筐站在晒场边,苞谷粒在筐里滚得响,皱纹里的笑浸着秋阳的暖,身后的玉米地泛着枯黄光,像把整个秋天都收进了褶皱里。我蹲下来帮他捡苞谷,他往我兜里塞了个烤红薯,烫得我指尖跳:“这薯是地锅烧的,比城里的甜——就像雁,飞再远,秋来还是认这方土。”
秋深的夜,我坐在院坝里剥玉米,雁鸣从云里落下来,裹着桂香往心里钻。风卷着苞谷皮擦过竹筐,响得像祖父当年的锄头声。忽然听见院门外的脚步声——是隔壁的王伯,手里拎着半袋新收的豆子:“你爷在时,总说你爱吃这青豆焖饭。”他蹲下来帮我剥玉米,指节上沾着泥,话里裹着烟味:“前儿见着雁群往南飞,就想起你爷蹲在这剥玉米的样,说这雁啊,明年春准回。”
我捏着手里的青豆,忽然看见雁阵从院坝的上空滑过,翅膀剪得月光碎,像把星子洒在了苞谷筐里。原来这人间的暖,从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是老槐树下的掌温,是竹筐里的苞谷香,是老倌鞭梢的软,是王伯兜里的烤红薯——像雁影划过秋空,轻,却能在心里落得沉。
风又裹着桂香漫过来,我把剥好的玉米倒进筐里,听见王伯在哼旧调子:“雁飞千里认旧巢,苞谷熟时落旧筐。”抬头看,秋空是蓝的,雁影是黑的,月光是软的——那些远走的人,没说的话,未圆的念,都藏在这烟火的暖里,像雁鸣落进秋空,像苞谷落进筐里,妥帖,安稳。
雁声渐远时,院坝里的玉米筐满了。我摸出王伯塞的烤红薯,烫得指尖蜷,甜香往鼻子里钻——就像祖父当年盖在我头顶的手掌,就像雁群认家的啼鸣,就像这人间的烟火,轻,却足够焐热每个秋。
![]()
~~~~ 诗艺国际 ~~~~
文学殿堂,文友栖园
不忘诗心,砥砺前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携手并肩,与时共进
欢迎长期赐稿,再现诗意生活
传统诗、词、曲、赋,现代诗歌
译诗,诗评,诗配画
文学理论
散文,随笔,杂文、小说
来稿请寄:153811241@qq.com
无限精彩,尽在【诗艺国际】平台!
长按&扫码即可关注
~关注,是一种支持;分享,是一种美德~

✾✾✾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不忘诗心,砥砺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