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梦想,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今年秋天,46岁的田运良迈进了齐鲁工业大学的大门,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田运良为什么有了考研的念头,且坚持苦战三年?离开校园20多年的他,又是如何成功的?今天,我们来听听他的传奇故事。
在2025级济南市大学生开学典礼的现场,46岁的齐鲁工业大学2025级硕士研究生田运良,分享了自己不同寻常的求学故事。
![]()
2000年田运良中专毕业,2021年又通过成人高考拿到专科毕业证,但他之前从没想过要考研。
![]()
直到2022年自己宝贝女儿中考失利,他开始彻底反思,认为自己责任很大。“(以前)就是感觉我把孩子送到学校里,学习就应该是学生和老师的问题。孩子没学好,那就是孩子的问题,该打打该骂骂。到后来(反思)完全不是这个样子,是因为我!她在回家写作业的过程中,我在干什么?我在玩,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听的是爸爸在玩什么游戏,看什么电影。”说起这些,田运良有点激动:“我痛定思痛的时候就想一下,到底为什么?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要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好,从我先来。”
痛定思痛的田运良,决定和女儿一起读书学习,给孩子做个榜样。但学习总要有个目标,一番思量后,他决定考研。而知道他的想法后,周围的亲人和朋友都认为是异想天开。田运良妻子邓艳丽回忆说,“我当时想着他就说说玩呗,我都没当真,觉得怎么可能,人家考研那么难。”
在一片质疑声中,田运良买来了一大摞考研资料。考虑到日后能够更好地管理公司,他选择了报考齐鲁工业大学金融专业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虽然有心理准备,知道考研难,但他没想到会这么难。已经中专毕业二十多年的田运良,望着五千多个陌生的英语单词和高等数学里眼花缭乱的公式符号,有些傻眼。
![]()
随着年龄增大,田运良的记忆力衰退得也越来越明显。“刚开始那一阵真是很崩溃,背到第三个单词的时候,就想不起来第一个单词背的什么了。我知道对我来说很难,就只能一遍一遍重复,只要是闲下来就干这个事,难道因为难就不干了吗?还是要咬着牙往前走。”回忆当时,田运良感慨不已。
为静心学习,田运良拆掉了家里的电视机顶盒,智能手机换成了老年机,只要回到家就是学习。田运良女儿田修齐知道老爸考研的消息,也很是惊讶,“我爸为了带动我一起学习,营造这种学习的氛围,家里电视、手机几乎也不看了,在家的时候一直在看书。”
![]()
开始备考后,田运良每天五点十分起床,确保拿出1个小时来背英语单词。靠着咬牙坚持,日积月累,田运良的英语和专业课成绩有了大幅提升。但还有一些知识是靠背诵和记忆解决不了的,比如高等数学。田运良说起自己的一个小故事:高等数学中有个符号“∀”(任意),他一个星期都不知道怎么说,具体是什么意思。“就是因为高等数学,让我崩溃了无数次,无数次想放弃,对我来说真的太难了。”田运良如是说。
![]()
虽然第一年考研成绩与国家线差了七十多分,但是田运良并没有气馁,很快便开始了二战考研,遗憾的是他再次以17分之差落榜。两次努力,两次失败,这让田运良有了动摇。但女儿的反应,让他重新振奋起来。“一开始你定的目标是陪着孩子学习,如果中途放弃,就好像忽然一下子你就临阵脱逃了,是那种感觉。”
![]()
要啃下高等数学这个硬骨头,不仅要理解基本概念,还要做大量习题。
![]()
遇到不懂的问题,田运良就问上高中的女儿;如果女儿也不会,就让女儿问老师。田运良回忆说,2024年,他做了差不多有1万道题。“就像咱修车一样,把所有的零部件都摆开,我看看这个逻辑关系到底是什么。就是把一道题拆开,边拆边做,学到最后稍微有点感觉了,但还是很难。”
![]()
熬了一千多个日夜,历经三战的田运良终于成功:总分超过国家线20分。更让他欣慰的是,女儿在他的鼓舞下成绩也进步明显,高考如愿升入心仪的大学。
![]()
珍惜校园时光 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田运良的考研故事确实很励志,但对中年人来说,上有老下有小,还要兼顾工作,考研难,读研也不易。两个多月过去了,重返校园的田运良,状态怎么样呢?每周上课5天,每次连上3节大课,这就是田运良的学习日常。坐在教室,46岁的田运良一眼就能被认出来。讲台上是和自己年龄相仿的老师,台下是比自己女儿大几岁的同学,但一个月过去,田运良不但没和大家生疏,还成为了同学们的“田大哥”。
![]()
田运良的坚持和努力,齐鲁工业大学金融硕士中心主任、田运良的导师位华都看在眼里,他也逐渐从一个需要特别关照的学生,成为能够平等交流的同行者。“他每节课都很认真地在听讲,这反而是许多学生不太容易坚持做到的。在我的定位当中,他就像是一个带着实践中的问题进入学校的求学者。他所带来的那些和现实密切相关的问题,对我们的教学也是一个启发。”
![]()
田运良说,自己从小爱读书,没有读够。入学一个多月,田运良课余时间最常去的是图书馆,每次都百感交集。
![]()
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在周围异样的目光中,连续奋战三年,个中滋味,一言难尽。考研笔试时,田运良因为年龄偏大,曾被学校保安拦住。“我说我来考试的,人家不相信,我把准考证拿出来,他都不相信。然后叫来保安队长,三四个人一起看准考证上的照片,差不多,然后就放我进去了。”例行检查也很正常,但田运良对自己的信心一降再降。而如今,田运良以硕士研究生的身份走在校园里,又是另一番感受,“这就是从内心里漾出来的那种高兴,进到校园里就非常平静、非常轻松的感觉。几乎要折在了半山腰,咬着牙跪着爬到山顶,那一刻看到的风景,就是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
中年不“躺平” 我要做自己的光
最艰苦的考研阶段已经过去,但是考研期间养成的作息习惯一直延续了下来,田运良还是每天早晨五点起床看书学习。
田运良说:“一入学我就报了个英语四级,现在早晨起来之后开始背英语。有人说二十多天就能养成个习惯,我这个习惯养了三年。”
被众多媒体报道后,田运良的故事引起很多人共鸣:大家既佩服他零起点考研的勇气和毅力;也尊重他为了女儿可以再次奋力奔跑。
![]()
到现在,田运良的全网粉丝接近5万人,田运良的生活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很多网友私信联系,请教考研相关的问题,数量还挺多。为此,田运良每周末开一次直播,集中回复网友的问题。对于中年人考研,一些网友也有不同意见:上有老下有小,与其费力考研,还不如多挣钱。田运良说,考研是要量力而行,但人到中年,并不意味着就要“躺平”。
![]()
田运良说,前三年考研是为女儿,现在读研是为自己。谈到下一步目标,他说又给自己画了一个“大饼”:力争在学术上有所精进。对于周围不同的目光,田运良并不在乎:“有些人说,你在学校里就是个异类。我说很好,我就是要做这个异类!我就做我自己的光,我就仅仅照亮我自己的路往前走,给孩子树立榜样。我不是要做别人眼中的那种超级英雄,我只要经营好我自己的小家,把孩子培养出来,这就是我的人生,没有太大的欲望。如果说在这同时能激励一些像我这样的人或者年轻人,那是我更欣慰的。 ”
![]()
四十六岁,一千多个日夜,田运良把“不可能”变成了录取通知书上清晰的名字。当外界的质疑声逐渐褪去,他坐在大学的教室里,收获的远不只是知识,更打开了看待世界的另一种视角。田运良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只要有目标、肯坚持,每一次出发都能遇见新的风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