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铁六局广州公司在宜都至来凤高速公路宜昌段YLYCLX-3标卸甲坪隧道施工过程中,成功研发并应用“隧道富水区湿喷混凝土施工工法”,有效攻克了富水地层中喷射混凝土施工效率低下、质量难以把控等难题。该工法借助机械化、标准化作业,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经验。
在隧道富水区施工时,混凝土喷射常常受到渗水的干扰,传统工艺存在回弹率高、成型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项目团队以宜来高速三标卸甲坪隧道为实践平台,全面推行机械手湿喷工艺,通过优化配合比、改进喷射顺序、加强渗水引排等综合举措,实现了喷射速度、混凝土强度和回弹率等关键指标的全面优化,为隧道安全穿越富水区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
该工法的核心优势在于构建了机械化、集约化作业模式。现场应用情况表明,对于每循环进尺1.2米的Ⅳ级围岩喷锚作业,湿喷机械手仅需3人操作,喷射时间约为2小时,可完成混凝土方量15立方米;而传统干喷或其他小型湿喷机则需投入18人以及多台设备,喷锚时间长达6小时以上。综合考虑出渣、立架等配套工序,机械手湿喷工艺将每循环作业时间压缩至10小时,相较于传统工艺的13小时大幅缩短,施工效率提升约30.6%,月进度从62米提高至81米,为整体工期控制提供了坚实保障。
除了施工效率显著提升外,该工法在经济效益方面也表现卓越。在实际应用中,创收金额达72万元,节约资金215万元,合计经济效益达287万元。业主及监理单位对该工艺的应用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周伟彬)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