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变电气,英雄折戟?
今年5月,国内特高压龙头保变电气以1.3亿元的“白菜价”含泪卖掉了其印度阿特兰塔变压器子公司90%的股权。
要知道,阿特兰塔公司是当初保变电气花2.37亿资本注册的。为了加速在印度“安营扎寨”,保变电气又砸生产线又砸工程师,前后投入了十几亿,如今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不禁让人思考,在变压器“英雄”如过江之鲫的当下,保变电气又将如何立足?
60年的技术积累是买不断的
近几年,保变电气的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这一点从业绩上就能看出来。
2020年-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整体下滑,从40.85亿下降到了34.62亿;净利润更是由盈转亏,2023年公司直接亏损了2.06亿。
2025年以来,保变电气的业绩看似回暖,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实现45.02亿、1.46亿,同比分别大增41.9%、72.91%。
但净利润增长更多依靠转让阿特兰塔股份获得的5495万非经常性收益,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依旧有限。
![]()
从这点看,此次“卖子公司”算是弃车保帅,反而美化了保变电气的净利润,更关键的问题在与,公司业绩为何长时间不见大的反转。
而这可能是保变电气2012年新能源危机的阴影还没消散。
2005年保变电气上市之初,为分散经营风险,曾确立“新能源+输变电设备”双主业的战略。它不仅投资26亿元创立天威四川硅业,还参与了天威新能源及成都光伏组件公司的组建。
2010年,保变电气新能源产品在技术上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主打产品薄膜太阳能电池迅速完成了产能爬坡,在成本下降40%的情况下,转换效率还提升了17%。随之新能源营收贡献比例也提升到了近30%,一时间风头无两。
![]()
但市场变化的脚步总是令人捉摸不透。2012年,欧债危机、国际贸易环境恶化等情况汹涌而至,新能源产品供需失衡、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产品不断“被降价”。
就连光伏巨头隆基绿能也进入了亏损状态,保变电气自然也没能逃过。其部分子公司直接进入停产、半停产状态,营收贡献比例也从30%骤降至5.9%,连续两年巨亏直接让保变电气面临被“ST”的风险。
直至2013年,保变电气一劳永逸,将新能源业务剥离,回归输变电主业,业绩才缓慢回暖。
但之前建公司、建产线的投资很难收回来了,巨额投资的结果就是让保变电气债务缺口放大,资产负债率飙升至97.17%,有息负债率也高达67.33%。
直到2025年前三季度,保变电气资产负债率才有所下降,降低到87.83%的历史较低水平。
![]()
要知道,资产负债率是公司重要的经营指标,它的下降一定程度上说明保变电气的财务得到改善,经营效率在缓慢提高。
追根溯源,这一变化与公司60多年来在特高压领域的技术积累息息相关。
特高压可以说是远距离输送电力的“神器”。当电压达到特高压级(交流电压1000千伏及以上、直流电压在±800千伏及以上)时,输送损耗率可以降低至2-3%,远低于500千伏时的5-7%。
如果再考虑到距离、功率等因素,一张从西到东的电网每年省下的电会是一个天文数字,我国也正是靠这独一无二的特高压技术快速完成了工业化和电气化。
而保变电气就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电气拓荒者之一。它的特殊之处并不在于将特高压技术做到了何种高度,而是通过拥有最顶尖的那批“电气人”,与时俱进完善特高压技术。
2009年,在那个1000千伏特高压技术还很稀缺的年代,保变电气工程师张栋就带领团队研发出了全球首台240Mvar/1000千伏单柱式特高压电抗器,较原有产品重量减轻了17%、损耗率降低了15.6%。
之后为解决特高压设备在西部地形复杂地区的运输问题,张栋又提出了化整为零的“五模块”解构技术。2017年,其首次将1000千伏变压器组装到榆横-潍坊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中,解决了特高压设备的运输难题。
如今的保变电气,变压器产品已成功覆盖110kV-1000kV多类产品,每年能为公司贡献99%的营收。
![]()
同时,它还是国内首家拥有核电站变压器制造资质的企业,拥有一支由多位资深专家及精英人士组成的高素质科研团队,能够为公司持续提供技术支持。
60多年的技术积淀以及与时俱进的产品研发能力让保变电气有足够的底气立足市场,这是难以被买走的无形资产。
可国内输变电行业竞争激烈,保变电气又如何将自身的技术竞争力变成实打实的业绩呢?
答案是:抱大腿。
新的“资源”护城河正在悄然生成
国内输变电行业竞争的确激烈,仅2024年,中国发电量就突破了10万亿千瓦时,电气化率高达30%,远超美国和欧盟的22%。
在行业高需求的刺激下,国内电力巨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特变电工、平高电气、国电南瑞、许继电气、思源电气、中国西电等都是行业内的翘楚。
但这些公司并不都是保变电气的对家,尤其是在兵器装备集团与中国电气装备输变电相关业务合并之后。
2024年9月,中国兵器装备与中国电气装备两大行业巨头进行业务整合。整合之前,中国兵器装备是保变电气的控股股东,整合之后,中国电气装备将持有保变电气37.98%,成为其“第一靠山”。
![]()
虽说两家公司都是资产千亿的“大佬”,但在对保变电气的扶持上并不一样。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是为满足电力行业“主辅分离”的需求而成立的,旗下都是像中国西电、许继集团、平高电气等重点电力公司,更容易在电力行业“集中力量办大事”。
保变电气成为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内部一员”后,更容易“无痛”接受集团内的电气资源。
实际上,“资源”在电力行业是相当重要的竞争力。典型代表就是国电南瑞,靠国家电网提供的高额订单,业绩稳步增长长达十年。
近两年,国内特高压行业稳步上行,最大的原因就是国家电网加大了在特高压领域的资本投入。
国家电网在2025年工作会议上强调,为进一步加强电网建设,全年电网投资预计首次超过6500亿元。由此产生的订单,基本会被国电南瑞系和中国电气系收入囊中。
这一点从过往数据上就能看出来。2024年1-11月,国家电网前20位中标企业中,中国电气及旗下公司和国电南瑞系就占了10席。
![]()
保变电气变更控股股东后,集团内部分派订单的比例或可进一步增加,这有利于保变电气保持业绩稳定。
那么,中国电气集团内部竞争情况如何,保变电气又能分到几杯羹呢?
在电力系统这条长产业链中,中国电气集团下属公司在业务上难免有重合。
许继电气在智能电网领域竞争力十足;平高电气主做高压开关,是电网安全的“守护神”;保变电气无疑是中国变压器产业的先驱,但与中国西电在变压器业务上形成一定竞争。
![]()
中国电气集团自然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计划在2029年前“稳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若能成功,保变电气在原有技术护城河的基础上,或将新增一条“资源护城河”,走跟国电南瑞相似的路子。
总结
电力行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它的成长需要一代代“电气人”真刀实枪的研发才能成功。
保变电气这一国产变压器“老将”的经历的确坎坷,2012年的新能源危机、2025年的印度危机都让它伤痕累累。
但好在技术创新的步伐仍在前进、新的“大腿”也将焕发活力,这些共同为保变电气的未来增添了一份活力。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