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从公共卫生到民族战略:2025肥胖防控与健康促进大会绘就体重管理“中国方案”
撰文|医学界报道组
在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蓝图和体重管理年专项行动的指引之下,超重与肥胖的防控已经从一个公共卫生议题升维至了关乎国家民族昌盛与发展潜力的战略高度。它连接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也关系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在此背景下,2025年11月15日,天府之国成都迎来了一场聚焦国民健康战略的学术盛会——2025肥胖防控与健康促进大会(OPEN)。本次大会以“开放、协作、共创”为主题,大会议程覆盖肥胖基础研究、临床诊疗、公共卫生干预、产业创新等全链条议题。开幕式环节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院母义明教授发表了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体重管理——国家战略与时代任务》的主旨汇报,以高屋建瓴的视角诠释了肥胖防控的战略意义与实践路径,引发全场共鸣。
战略升维:肥胖防控关乎民族发展潜力
“老百姓的健康是国家强盛的重要保障,而体重管理正是守护国民健康的关键抓手。”母义明教授在汇报中开门见山,强调超重与肥胖已不再是单纯的公共卫生议题,而是上升到关乎国家民族昌盛与发展潜力的战略高度。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人中超重肥胖比例已接近半数,经过六年的发展,这一数字仍在持续攀升,有预测指出2030年我国肥胖相关问题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作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代谢性疾病诱因,肥胖已被证实与219种疾病存在关联,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到多种肿瘤,其对健康的危害具有全身性和长期性。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早在2003年就已通过卫生部组织专家制定的肥胖疾病管理指南,明确了肥胖的疾病属性,为临床防控和公共卫生干预奠定了政策基础。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体重管理年专项行动的双重推动下,全社会对体重管理的重视程度达到历史新高。母义明教授在汇报中进一步指出,体重管理绝非单一学科或单一领域的问题,而是涉及医学、社会、经济等多维度的系统性社会工程,需要打破学科壁垒、机构界限和行业分割,构建全周期、全方位的国民体重管理服务体系。
核心共识:全周期管理需多学科协同发力
母义明教授在汇报中着重阐释了本次大会达成的核心共识——“以人为本、全周期覆盖”的体重管理核心理念。他强调,体重管理应贯穿从出生到生命终点的完整生命周期,实现从健康促进、风险筛查到长期随访的全程干预,也与大会开场表演所诠释的“身心协同健康”理念形成呼应。
“体重管理不是某一个科室的单打独斗,而是需要所有相关学科的通力合作。”母义明教授在汇报中结合临床实践案例指出,传统体重管理中偏重内外科的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营养科、运动医学科、心理科、中医科等科室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次大会特别邀请了各领域专家参会,正是为了搭建多学科交流平台,推动形成“看整体、重全程”的体重管理新范式。
从临床实践来看,成功的体重管理需要个性化的综合方案:营养科提供科学膳食指导,运动医学科制定适配的运动计划,心理科疏导减重过程中的心理压力,中医科则通过调理气血改善代谢机能。母义明教授以某三甲医院体重管理中心的实践数据为例,多学科协作模式使患者1年体重维持率提升至68%,远高于单一干预模式的32%,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多学科协同的核心价值——不仅能提高减重成功率,更能有效降低反弹风险,实现长期稳定的体重控制,真正体现价值医疗的内涵。
四大计划:构建体重管理落地实施体系
为将战略共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母义明教授在汇报中正式发布了本次大会的四大核心计划,为我国体重管理事业的规范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具体路径:
标准化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该计划将引进世界肥胖联盟、欧洲肥胖协会等权威机构的循证课程,结合国内专家的实战经验,建立覆盖医生、护士、健康管理师的全员培训系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块化培训,设置理论考核、技能实操、案例答辩等多层级评价体系,培养一批具备国际视野和实战能力的专业人才。
医疗机构体重管理中心建设计划
大会将凝聚产学研各方力量,组建由内分泌科、外科、营养科等多学科专家构成的权威顾问团,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从科室规划、人才培养到运营管理的全程技术支持。母义明教授介绍,目前国内多家大型公立医院和国家医学中心已设立体重管理中心,多学科协作模式已成为主流,未来将重点推动县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形成分级诊疗、上下联动的服务网络。
全民科普行动计划
“一次成功的科普宣传,其影响力可能远超多年的科研努力。”母义明教授在汇报中以黑色素瘤因电影《非诚勿扰》而被广泛认知为例,强调科普工作的重要性。本次大会将联合央视频等主流医学媒体,启动“体重管理全民行动”科普项目。通过故事化、动画化、场景化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解读肥胖的疾病本质、科学减重方法、误区避坑指南等核心内容。
企业健康促进行动计划
针对在职人群的健康管理需求,该计划将与全国总工会紧密合作,走进大型央企、国企及互联网企业,为在职员工提供“筛查-评估-干预-随访”的全流程体重管理服务。母义明教授指出,我国在职人群超重肥胖率已达58%,因肥胖导致的缺勤率和医疗支出逐年上升,该计划将帮助企业降低职业健康风险,同时提升员工幸福感和生产效率,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实践路径:体卫融合打造社会协同格局
“体重管理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政府主导、学术引领、机构发力、全民参与。”母义明教授在汇报中强调,构建有效的体重管理体系,必须打通医学预防、公共卫生和社会治理的壁垒,践行体卫融合的核心理念。
在政策层面,需要政府完善相关政策支持,将体重管理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对基层卫生网络的投入,推动体重管理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在学术层面,要加强基础研究和临床创新,探索适合我国人群的体重管理技长期健康管理转变,建立稳定的医患关系,提供持续的健康指导和干预服务。
同时,社会各界也要各尽其职。企业要积极参与健康促进活动,承担社会责任;媒体要发挥科普宣传作用,营造健康生活的社会氛围;每个公民都要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养成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的生活习惯,真正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小结
母义明教授在汇报结尾表示,期待通过本次大会,推动体重管理与国家战略、老百姓健康需求深度融合,打造一场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盛会,真正提升全民健康水平。随着四大核心计划的逐步落地,我国将逐步建立起标准化、规范化、全周期的体重管理服务体系,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实现提供坚实支撑。
本文来源丨医学界肥胖频道
责任编辑丨蕾蕾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