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4.5亿倍”这个数字与量子计算关联,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赛道上,又落下了一记重磅棋子。11月14日,搭载“祖冲之三号”同款芯片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287”正式完成搭建,这项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让我国在量子计算领域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更标志着我国量子科技从实验室走向实用化的关键跨越。
“比当前最快超级计算机快4.5亿倍”,这个看似抽象的性能数据,背后藏着一个关键指标——“量子计算优越性”。这意味着量子计算机在特定复杂任务上,正式超越了经典超算的极限,就像用高铁对比自行车,运算效率实现了代际飞跃。而“天衍-287”的厉害之处,远不止速度惊人。作为我国量子计算技术的集大成者,它身上的“全国产”“AI赋能”“量超融合”三大标签,每一个都彰显着硬核实力。
![]()
从硬件根基来看,“天衍-287”实现了真正的自主可控。大容量稀释制冷机、测控电子学、低温元器件等关键部件,全部由国内厂商研发生产,彻底摆脱了对外依赖。要知道,超导量子芯片的工作环境需要接近绝对零度的极低温,国产量子“冰箱”能在高热负载下稳定运行,这份可靠性正是后续开放云服务的底气所在。而自主研发的AI赋能校准系统,更让量子计算的“精细化运维”成为可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高效高精度校准,为系统长期稳定运行上了双重保险。
在技术融合上,“天衍-287”走出了独特的创新之路。它与“天翼云”超算实现集中部署,通过硬件直连达成高带宽的“量超融合”,让量子计算与传统超算实现低延时交互。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1+1,而是构建起“硬件—软件—云平台—生态”的全栈式工具体系,既能发挥量子计算的并行运算优势,又能依托经典超算处理基础数据,为复杂场景应用提供了最优解。
![]()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项顶尖技术即将走出国门服务全球。未来“天衍-287”将接入“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成为我国首个具备“量子计算优越性”的全球开放量子云服务载体。这意味着全球的科研机构、企业都能通过云端调用它的算力,在金融建模中精准预测市场波动,在药物研发中加速靶点筛选,让量子算力真正转化为产业创新的动力。
当下的全球量子科技赛场,早已是千亿资金厮杀的竞技场。美国IBM推出千级量子比特处理器,欧洲通过量子旗舰计划加速追赶,日本也启动了完全国产量子计算机。在这样的激烈竞争中,“天衍-287”的突破绝非孤例——从“九章”光量子计算机保持领先,到“祖冲之三号”刷新速度纪录,我国在多条技术路线上齐头并进。此次“天衍-287”的落地,不仅让我国在超导量子计算的实用化上迈出关键一步,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科技开放合作的姿态。
![]()
量子计算的时代已经到来,它将重塑算力格局,改变人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边界。“天衍-287”的搭建完成,是中国给这个时代的一份答卷,更是未来更多突破的起点。当量子算力融入产业浪潮,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科技将在全球量子竞赛中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