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没人生娃了?上海一产科医生称:从一晚上8个剖腹产到现在1个没有

0
分享至

“十年前夜班像打仗,一晚上连做8台剖腹产,如今整晚守着产房,却可能连一台手术都等不到。”上海资深产科医生的这番感叹,道破了当下生育市场的冷寂。

曾几何时,医院产科走廊挤满加床、产妇建卡要托关系的场景随处可见,而如今,从一线城市到小县城,产科“遇冷”已成普遍现象,甚至不少医院被迫关闭或整合产科科室。

为什么现在的人如此抗拒生孩子呢?



从忙不完到没得忙?

时间拨回到2016年,二孩政策放开,上海一家医院的产科走廊里都挤满了加床,那一年,他们迎接了三万四千个新生命。

同样的情景也曾在山西上演,一家医院在春节那几天就接生了94个宝宝,其中近六成是剖腹产,高强度的工作让年轻医生累到内分泌失调。那时候,产妇想顺利建档,都得“找关系”才能求来一个床位。



可如今,产科的热度正在迅速冷却。这股寒意并非只停留在一线城市,它早已蔓延到了小县城。

在户籍人口超过150万的广东信宜,一家中医院已经贴出告示,宣布产科的住院分娩服务将在今年5月画上句号。



而在四川的旺苍县,情况更为严峻,活产婴儿数从2021年的一千六百多,锐减到今年上半年预计的五百出头,当地不得不将三家医院的产科合并到一起,抱团取暖。

更直观的冲击,发生在一家三甲医院里。去年,这里全年分娩量仅三百多人,产科病房的空置率超过七成。这不仅仅是业务量的断崖式下跌,曾经宝贵的医疗资金和场地资源,如今正大片大片地被闲置。



科室关停、病房空置,这些还只是表层冲击

一位资深产科医生忧心忡忡,他担心的不是眼前的冷清,而是未来。他直言,分娩病例的急剧减少,意味着年轻医生失去了最宝贵的临床实践机会。

没有足够的病例,临床研究就是无源之水,医学人才的培养链条随时可能断裂,这足以导致整个产科学科的“塌房”。



尤其在基层,当医护人员因为缺乏足够多的实操案例,他们处理高危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的应急能力必然会下降。

这无疑增加了医疗安全的风险,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而这股寒流,也正顺着医疗链条向下游传导,最终的承压者将是本就脆弱的儿科。



为什么年轻人不生了?

答案简单又扎心:“生不起,养不起”。

有数据显示,在城市里把一个孩子养到17岁,平均成本超过60万,在上海这样的地方,这个数字直接飙升到近100万,这几乎相当于一个普通职工十几年的全部净收入。



另有媒体测算,将一个孩子供到大学毕业,一个相对保守的全国平均花费是68万元。

宏观数据可能略显冰冷,但一个来自太原的微观案例却足以让人感同身受。一位母亲因为孩子奶粉过敏,不得不选择特殊配方奶粉,仅这一项,每个月开销就超过3000元。



孩子才一岁,夫妻俩攒了一年的年终奖就全搭进去了。除了吃穿,还有住房。为了孩子换个大房子,更是给无数年轻家庭背上了沉重的枷桑。

经济成本之外,还有难以量化的机会成本,尤其对女性而言。一位已婚未育的女性在求职时可能遭遇的隐性歧视,一次产假后可能面临的降薪或调岗,都是生育带来的职业“罚款”。



有测算显示,仅因为减少工作时间,一位母亲在孩子4岁前就可能损失掉超过6万元的收入。从2017年到2023年,国内育龄女性的数量本就减少了三千万,现代女性也更倾向于将精力投入职业发展,这让生育决策变得更加艰难。

社会层面的支持系统也没能跟上。公立托育机构一位难求,私立的又价格高昂。家里没人帮忙带娃,几乎是给双职工家庭的生育愿望判了死刑。



一场关乎幸福的抉择

那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老训诫,对当代年轻人的约束力已经越来越弱。婚姻和生育,早已从人生的“必选项”变成了“可选项”。

相比于为一个不确定的未来投入巨大的成本,很多年轻人宁愿把钱花在能带来即时满足感的事情上,比如一个名牌包,一顿昂贵的大餐。在他们眼中,养育后代,更像是一件高风险的“奢侈品”。



更关键的是,这一代人对于“为人父母”的标准,被拔高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他们看来,把孩子养活只是最低标准,高质量的陪伴、心理健康的呵护、精细的教育规划……这些才是标配。也正因为标准太高,很多人审视自身后,觉得自己“无力承担”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因而选择却步。



从钢琴到编程,家长们被一种无形的焦虑裹挟着,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人。当生育不再是自然的生命体验,而异化成一场高投入、高风险的社会竞赛时,自然就劝退了无数潜在的父母。

年轻人更倾向于用一种“理性计算”的方式来做出生育决策,只有当各方面都准备充分后,他们才敢选择生孩子。



最先压倒的就是幼教行业

曾经“一位难求”的幼儿园,如今却在为招生发愁。全国范围内,仅仅一年时间,就有两万所幼儿园消失了。

在上海浦东,一家民办幼儿园的现状令人唏嘘。园里一共6个班,平均每个班都坐不满5个孩子,人数最少的班级只有3个娃,园长只能靠负债来维持经营。更具戏剧性的场景是,幼儿园老师们被迫走上街头,像房产中介一样,给路人派发招生传单。



这股寒意顺流而下。某地一所公办小学,费尽力气只招到了22名学生,却要配备23名教师。

而母婴店的客流肉眼可见地减少,儿童玩具、童装等消费品的销量也应声下滑,整个“儿童经济”的根基都在动摇。



然而,危机也催生了创新。在存量市场中,求生者们正在开辟新的航道。幼教行业开始“向下兼容”,大力开拓1-3岁的托育服务,发展“托幼一体化”,这恰好满足了当下社会的刚需。

一些社区开始尝试“老幼共托”的新模式,巧妙地将闲置的幼儿教育资源与社区养老服务结合起来,既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又促进了代际互动,极大地缓解了家庭的照护压力,创造出全新的社会价值。



面对这股浪潮,真正的解药,绝不在于几句空洞的“催生”口号,而在于踏踏实实地去构建一个对育儿真正友好的社会环境。

只有当生育不再是一场让人望而生畏的高风险“投资”,而是回归为一种自然、被支持的人生选择时,产房里那盏彻夜长明的灯,才可能再次被一声声清亮的新生啼哭所点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当妻子第六次加班到深夜时,我递上离婚协议:签吧!别偷偷摸摸了

当妻子第六次加班到深夜时,我递上离婚协议:签吧!别偷偷摸摸了

星宇共鸣
2025-09-10 17:33:39
小燕子前夫黄有龙的表弟佘智江被引渡回国,涉案高达2.77万亿元

小燕子前夫黄有龙的表弟佘智江被引渡回国,涉案高达2.77万亿元

17谭
2025-11-13 06:10:41
狗仔曝王楚然张凌赫恋情,更多细节曝光,女方曾和杨洋传绯闻

狗仔曝王楚然张凌赫恋情,更多细节曝光,女方曾和杨洋传绯闻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14 22:32:33
韩国媒体惊呼:这位球员竟登顶亚洲市场价值榜首

韩国媒体惊呼:这位球员竟登顶亚洲市场价值榜首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14 23:51:41
太强了!今年169人被福建烟草局录用!生源最大校在这一地!

太强了!今年169人被福建烟草局录用!生源最大校在这一地!

福建升学指南
2025-11-15 11:54:31
女高中生发明“咯噔字体”,被老师0分警告:别挑战考试的底线

女高中生发明“咯噔字体”,被老师0分警告:别挑战考试的底线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10 18:21:35
于正回应王家卫录音事件,作为抄袭者他更像是秦雯,而并非是古二

于正回应王家卫录音事件,作为抄袭者他更像是秦雯,而并非是古二

芊手若
2025-11-15 18:15:20
活了101岁的英王太后,很有远见,把遗产大部分留给了哈里

活了101岁的英王太后,很有远见,把遗产大部分留给了哈里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14 15:35:44
祖雄兵不雅视频的偷拍者曝光!除了曾主任,还有第二位红颜知己

祖雄兵不雅视频的偷拍者曝光!除了曾主任,还有第二位红颜知己

鋭娱之乐
2025-11-15 12:55:45
官宣:洛夫顿、古德温、弗格、怀特塞德加盟上海男篮

官宣:洛夫顿、古德温、弗格、怀特塞德加盟上海男篮

五星体育
2025-11-15 10:34:26
钱再多有什么用?57岁李克勤家丑曝光!一个败家子毁了全家

钱再多有什么用?57岁李克勤家丑曝光!一个败家子毁了全家

奥字侃剧
2025-11-14 18:17:50
中俄在等美军动手,特朗普一旦下令开打,白送中国“战略窗口期”

中俄在等美军动手,特朗普一旦下令开打,白送中国“战略窗口期”

漫步独行侠
2025-11-14 20:43:49
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中国人寒心了

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中国人寒心了

趣文说娱
2025-11-04 18:02:21
全球变危险了!一场针对中俄的“危险游戏”马上开始

全球变危险了!一场针对中俄的“危险游戏”马上开始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5 11:15:44
被做局了!广东队“放水”给吉林男篮,辽宁因小分劣势遗憾出局!

被做局了!广东队“放水”给吉林男篮,辽宁因小分劣势遗憾出局!

绯雨儿
2025-11-15 11:53:33
老燕子暗地入股了园区诈骗

老燕子暗地入股了园区诈骗

毒舌扒姨太
2025-11-14 22:58:26
高市拒绝撤回谬论,不到48小时,中方深切哀悼,日本重要人物逝世

高市拒绝撤回谬论,不到48小时,中方深切哀悼,日本重要人物逝世

博览历史
2025-11-14 19:11:01
刘宏伟律师:大范围失业的律师行业令人心痛

刘宏伟律师:大范围失业的律师行业令人心痛

网际风行
2025-10-30 07:18:43
教练张超激情指挥诗与远方夺冠惹争议 邓亚萍:国际赛场不允许这样

教练张超激情指挥诗与远方夺冠惹争议 邓亚萍:国际赛场不允许这样

劲爆体坛
2025-11-15 06:46:09
厦门海上世界两大项目双双停摆 “潮汐之眼”和海洋王国为何都关了?

厦门海上世界两大项目双双停摆 “潮汐之眼”和海洋王国为何都关了?

海峡导报大生活
2025-11-15 12:50:24
2025-11-15 23:36:49
素衣读史 incentive-icons
素衣读史
洞鉴历史真相,品位真实历史
2807文章数 299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带走我的支架管!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时尚
旅游
本地
手机
公开课

有品味的中年女人,穿衣都有4个共同点,看看你掌握了几个

旅游要闻

百年巴洛克老建筑夜景刷屏全网,哈尔滨40年坚守:让历史活成顶流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手机要闻

荣耀500系列爆料大揭秘:大电池、强影像,亮点细节基本都清晰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