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时候,上面说要放开二孩政策,大家听了都挺兴奋,专家翟振武当时算过一笔账,说政策实施后,2016年的新生儿数量会冲到3540万,到2019年还能涨到接近5000万,他认为这样一来劳动力就稳住了,老龄化问题也能缓解,国家卫计委也跟着表态,说全国有9100多万家庭符合条件,特别是城里人,生孩子的意愿肯定很强。
![]()
结果在2016年刚放开政策时,出生人口确实出现增长,达到1786万,比前一年多出131万,其中二孩比例接近一半,这个情况看起来还算乐观,但从2017年起,数字开始持续下滑,从1723万降到1523万,再到1465万,到2023年时,直接跌至902万,2024年略有回升,也仅有954万,四年累计出生人数还不到专家预测的三分之一,总和生育率也从1.7下降到1.0,远低于维持人口稳定的2.1水平。
![]()
人口预测出现偏差,是因为育龄女性数量在持续减少,20到35岁的主力人群比十年前少了三千多万人,许多女性将近三十岁才结婚,生育时间明显缩短,还有部分四十岁以上的女性受身体条件限制难以生育,养育孩子的经济压力也很大,城市里零到三岁的幼儿每年花费超过两万元,上海地区甚至达到九万六千元,教育支出占到家庭收入的三成到五成,学区房价格高昂,孩子上学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
![]()
女性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生育后薪资平均下降超过三成,四成以上的人收入直接减半,职场中的歧视现象普遍存在,管理者看到员工怀孕就开始考虑人员替换,育儿责任主要落在母亲身上,许多妈妈每天睡眠不足五小时,身心俱疲到难以承受,南通的一项调查显示,45至49岁生育的女性中,出现产后抑郁的比例达到38%,年轻一代的生育意愿持续走低,90后和00后中选择丁克生活方式的比例,从2010年的1.3%预计上升到2025年的8.7%。
![]()
政策后来跟上了,2021年放开了三孩生育,2025年起给三岁以下的孩子每年补贴3600块钱,有些地方直接发钱,比如湖北对三孩家庭补贴超过16万元,产假也延长了,西藏的产假能休一年半,托育服务也开始试点推行,但这些措施真的能解决问题吗,育儿成本没有降下来,单位方面也不配合落实,女性权益保障还停留在纸面上,翟振武在2020年就提到“当初考虑偏了”,2024年又补充说“处罚力度弱,实际喂养时间难以保证”,这话听起来像是一种道歉,其实早该想到这些情况。
![]()
我身边好些朋友都说,他们不是不想要孩子,只是实在不敢要,房贷车贷压在肩上,教育医疗处处要花钱,养一个孩子已经够吃力,再添一个更是让人发愁,专家们算盘打得响,却没想到普通人日子过得这么紧巴,他们以为放开政策就能多生,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不是不想生,是根本生不起也养不起,数据不会说谎,现实更是摆在眼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