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昨今两日,香港芭蕾舞团携《最后的歌》与《布兰诗歌》两部脱胎于音乐经典的舞蹈力作登陆上海前滩31演艺中心,并为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收官。两部极具创意的舞蹈作品不仅带来了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更藏着跨越地域与时空的创作初心与合作温情。
《布兰诗歌》恢宏叙情感
《布兰诗歌》源自1803年德国修道院出土的中世纪手稿,1935年卡尔·奥尔夫从中选取其中部分诗稿谱曲,内容涉及财富、爱情、欲望等探讨。港芭艺术总监卫承天别具匠心地将小说主题融入编舞,让贵族少年奥兰多历经性别转变与时光停滞、终其一生追寻爱情。而观众也随着剧中人的舞步从中世纪一路延伸至当下,见证着他漫长的生命和每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
剧照(王凯 摄 下同)
昨晚的演出阵容强大,上海音乐学院合唱团成员、上海春天少年合唱团团员、港芭舞者以及香港管弦乐团演奏家近300人共同演绎这部巨制,气势磅礴的艺术之泉流淌在人们的心田。首席舞者叶飞的表现尤为亮眼,她在双人舞中突破传统性别框架,以女性力量托举男舞者,用精准的地面动作与空中转跳,诠释着角色兼具的脆弱与坚韧。
虽然《布兰诗歌》的舞台设计与2022年香港首演保持一致,但时隔三年再复排,舞者的表演也随着岁月的沉淀更成熟、更游刃有余。他们带着人生感悟回归角色,不再局限于技术动作的完成,而是更专注于情感的传递。
![]()
《最后的歌》细腻绘理想
打破管弦乐“藏于乐池”的传统,在《最后的歌》中,乐团与舞者同台演出;《布兰诗歌》因舞台空间限制,乐团虽在乐池演奏,却与台上百余名歌者、舞者形成无形的艺术共鸣。与上海本地合唱团的表现也让港芭行政总监李艺璇点赞:“上海音乐学院是全国顶尖的音乐学府,他们的声音本身就是上天给的礼物。”
![]()
两场演出的成功离不开创作演出团队的付出,彩排时间紧迫,港乐驻团指挥廖国敏与舞者、歌者反复磨合,确保节奏与情感的精准契合。叶飞为掌握高难度动作反复练习,脚尖落地的时间点仅仅卡着节奏,而托举男舞者更需加强核心力量。她和艺术总监探讨、深究每个动作的刚柔与快慢,去体现角色的内心挣扎。”卫承天说:“希望上海观众能在作品中获得人生启发,感受生命循环的力量。”
原标题:《艺术节|足尖之歌跃动申城,港芭以两部舞蹈力作为“大湾区文化周”收官》
栏目编辑:华心怡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朱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