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下午,姜堰区召开“扛起改革担当 冲刺千亿姜堰”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专场,介绍该区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加快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进程的主要举措、亮点成效以及下一步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
近年来,姜堰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生动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姜堰新画卷。2017年创成全国首批、苏中首家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2年创成全市首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在生态旅游方面,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实现生态保护向市场价值转化的核心载体与亮丽名片,优越的生态禀赋催生了蓬勃的旅游热潮,今年国庆中秋期间,景区接待游客近9万人次,实现生态旅游收入近5000万元,生动展现了“绿水青山”的巨大市场价值。在生态产业方面,创新构建了“点、团、片”梯次发展模式。“溱湖湾”片区依托湿地风光,打造特色鲜明的文旅产业带;“通南高沙土”片区深耕农业本底,构建起“通南五味”特色产业体系。在此模式下,两大示范片区联动发力、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了农旅融合向纵深发展。在生态规划方面,2024年底启动“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整体规划”新一轮总规修编工作,重构核心游览空间,重点打造休闲旅居、乐游趣动、鹿鸣林野、四季风景四大板块,拟增设“南京中山植物园溱湖分园”,打造水生陆生植物及花卉、中草药植物园,做到季季有花、月月有景,营造网红打卡氛围。
在绿色动能激活上,姜堰区在全省率先开展铸造行业整治提升工作,召开省、市铸造行业综合整治现场会,铸造整治“姜堰模式”在全省推广。通过整治提升,铸造企业订单不降反升,2023年开票销售增长3.5%、工业入库税金增长62%,颗粒物排放浓度普遍达到20mg/m3立方米以下。
![]()
此外,该区注重环保升级促进生态赋能,投资7亿元建成的工业污水处理厂成功吸引了10多个亿元以上项目落户,以东瑞新材料为代表的企业实现了项目投产与污水处理同步推进,大幅降低了企业的环保成本;蒋垛镇积极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降碳与生态涵养协同并进之路,引导6家新材料企业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利用屋顶资源生产绿色电力,年发电量650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200吨,实施20万吨高温耐材废料“绿岛”项目,实现了产业废旧耐材资源的综合治理、集约管理。
优化服务上,姜堰区积极组建服务专队,创新建立“执法能手帮扶队进园区”管理模式,对园区企业环境问题进行全覆盖排查、点对点服务,全力指导企业提升污染防治管理水平,推动解决规划环评、园区废水废气治理、重点项目落户等问题。此外,该区还创新项目联审,积极推行“承诺制”叠加“两证合一”并联审批,帮助双登富朗特公司仅用一天时间取得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排污许可证,成为泰州首个实现“承诺制审批”与“环评排污并联审批”一体化改革项目,刷新建设项目环评排污审批新纪录。
“十五五”规划在即,该区将紧扣“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战略部署,锚定“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发展目标,持续深化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区域绿色低碳转型迈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
发布会现场,该区水利局、溱湖度假区、蒋垛镇、淤溪镇、俞垛镇有关负责同志,分别就各自领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做了介绍。
通讯员 丁明玥 宋伟 王宇飞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毛晓华 刘媛
(通讯员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