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在江苏援克前方指挥部的支持下,克州党委宣传部组织州直、三县一市党员骨干一行33人,在江苏淮安接续推进苏克特色红色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活动。学员们上午走进淮安府署与中国漕运博物馆,于古衙中淬炼廉政初心、于漕运史中汲取发展智慧;下午漫步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在古今交融的景致中体悟运河文脉的传承力量。
![]()
上午,学员们走进淮安府署。作为全国仅存的两座府署之一,这座江苏省廉政文化教育示范基地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厚重的治政理念。学员们循着正堂“公生明,廉生威”的匾额依次参观,在六部办公区的场景复原前驻足,听讲解员细说“查赈拒贿的李毓昌”“不受馈遗的傅希挚”等清官故事。斑驳的公案、肃穆的仪仗廉洁家训展陈相互印证,让“为官当清正、执政必为民”的理念深植于心,一名学员感慨:“古代廉吏的操守跨越千年仍振聋发聩,这正是我们锤炼党性的生动教材。”
![]()
随后,学员们前往中国漕运博物馆,开启跨越两千五百年的漕运历史溯源。馆内通过“文物展陈+场景复原+多媒体演绎”的立体呈现,将京杭大运河“漕船云集、帆樯蔽日”的鼎盛图景徐徐铺展。从“南粮北运”的国家战略设计,到漕运码头催生的商业繁荣,再到南北工匠因运河汇聚形成的技艺交融,学员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清晰厘清了漕运对中国经济格局、城市兴衰与文化传承的深远影响。大家纷纷表示,“漕运兴则王朝盛”的历史规律,与当下“交通先行、产业联动”的发展理念一脉相承,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保障民生的智慧值得深入借鉴。
下午,学员们漫步在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作为京杭大运河淮安段的核心滨水景观带,这里既保留了清江浦楼、御码头、石工墙等历史遗迹,又融入了现代景观设计与非遗展示,成为“活态的运河文化博物馆”。学员们沿运河岸线漫步,感受运河催生的民俗文化多样性,“从古代漕运枢纽到现代文化长廊,运河不仅见证了历史变迁,更在新时代实现了‘生态+文化’的重生。”学员们深刻体会到,运河文化的传承正是“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邱骅悦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