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菏泽市与濮阳市就濮菏徐铁路纳入我国铁路相关规划事宜进行了交流。濮菏徐铁路作为规划多年沪太高铁的一部分,此次交流也让沪太高铁再一次成为大家讨论的内容。这条高铁通道其实已经谈了好多年,但目前依然面临开工不易,贯通更无时间表的现实!
沪太高铁规划线路总长约1350公里,横跨上海、江苏、山东、河南、山西五省市,根据初步规划,线路起点为上海虹桥站,经徐州、菏泽、安阳、长治最终抵达山西太原,形成“长三角—黄淮—中原—晋东南”的快速运输走廊。
![]()
沪太高铁全线示意图
沪太高铁并非完全新建,而是采用“既有线路改造+新建路段衔接”的模式。其中,上海至徐州段可依托已建成的京沪高铁等众多既有高铁线路,长治至太原段则可利用太焦高铁等既有线路,这两段无需额外大规模投资。真正的建设核心与难点,集中在徐州至长治之间的新建路段。
作为为全线唯一新建路段,它总长约533公里,途经江苏徐州、山东菏泽、河南濮阳、安阳、林州及山西长治,串联起苏鲁豫晋四省的边缘城区与县域。
虽然近两年沿线四省五市表示将共同推动沪太高铁通道(徐州-长治段)建设,但事实上并没有大的实质性进展,其中安阳(林州)段启动相关预可研工作,安阳(林州)经濮阳至菏泽铁的河南段被纳入了《中原城市群(河南)城际铁路建设规划(2024—2030年)》中,列为近期建设项目,江苏省铁路启动了包括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在内的徐州至菏泽铁路通道技术方案研究。
![]()
林州段线路
可见,大部分线路还在地方前期研究阶段,短期依然难以看到开工希望,这其实是资金压力、区域协调、利益博弈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根据国铁集团现行投资政策,未纳入国家主干高铁名单的项目,国铁出资比例不超过20%,剩余80%需由沿线政府承担。对新建段而言,沿线地方需承担的资金高达640亿至853亿元,这对苏鲁豫晋四省的出资压力可见一斑。
在沿线省份的眼里,沪太高铁的重要性也不一样,江苏将沪太高铁视为强化徐州枢纽、对接长三角的重要抓手,推进意愿强烈;山东当前重点保障雄商高铁、京沪二通道等国家主干线路,沪太高铁在其规划中排不上优先级;河南虽在规划层面有所动作,但线路的建设将削弱郑州的枢纽地位,对项目推进缺乏动力;山西则聚焦雄忻高铁带来的京津冀联动机遇,对南下线路投入有限。
![]()
江苏省规划的徐菏客专
相较于开工难题,沪太高铁全线贯通的前景更为渺茫,连初步的时间节点都无法明确。部分关键路段已被纳入远期规划,短期内难以突破。其中林州至长治段最为典型,这段线路地处太行山区,桥隧比高、投资大、客流预期有限,已被河南、山西两省明确列为“远期研究项目”,这意味着至少未来10年内无法开工。
有业内人士建议先建设徐州至菏泽段、濮阳至安阳段,再逐步推进跨黄河大桥及太行山路段,姑且不说这两段按目前推进的情况所具有的开工可能性,即使成功分段建设,也会导致线路“断头”,无法形成有效运力,林州至长治段始终是未连通状态。更别提,山东层面对菏泽至濮阳段规划并不积极,仅靠江苏、河南推进部分路段,难以形成连贯的交通通道。
![]()
山东省规划的菏泽至濮阳高铁
说到底这只是沿线地方自己的热情,因为对于国家层面来讲,目前沪太高铁未进入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络,也未被纳入国铁集团建设重点序列。而上海至太原已相关铁路组合通道,虽运行时间较长,但能满足当前运输需求,这使得沪太高铁的建设紧迫性不足,短期内进入我国铁路专项规划的可能性极低。
而铁路建设属于国家事权,如果新建线路不能纳入我国新修编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十五五铁路规划,那是没有开工的可能。在地方层面,林州至长治段都属于远期规划,纳入我国专项铁路规划的可能性那就更加没有可能性了。
可见沪太高铁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面临“开工不易、贯通无期”的现实境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