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暴涨6%杀疯了!AI却在偷偷逆袭,抄底还是追涨?
最近A股和港股的画风简直分裂到极致。
一边是锂电池板块热到烫手,个股批量涨停,龙头宁德时代单日成交额飙超220亿元,稳坐A股成交头把交椅。
另一边是AI赛道悄悄憋大招,阿里千问横空出世,港股科技股却跌到了姥姥家,估值低得让人咋舌。
咱们普通投资者看得眼花缭乱,到底是跟风追涨锂电,还是抄底被低估的AI?今天就用最接地气的大白话,把这两个赛道扒得明明白白,不玩虚的只说实在的。
说句实在话,这次锂电板块的上涨,来得又猛又突然,完全是“情绪+基本面”的双重暴击。
11月13日那天,万得锂电池概念指数直接暴涨6.40%,超20只个股集体涨停。
天宏锂电疯涨近30%,华盛锂电、海科新源等直接20%涨停封板,就连市值逼近2万亿的宁德时代,都一度涨超8%,收盘稳稳涨了6.29%,股价回到415.60元。
市场上还流传着“新能源才是‘小灯股’,科技股成‘老灯’”的调侃,足以见得资金对锂电赛道的追捧有多疯狂,简直是闭眼冲的节奏。
这波上涨的直接导火索,是国家能源局出台的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意见。
一张流传甚广的解读图声称,政策要把储能配比从1:0.4提升到1:1.2,储能需求直接翻三倍,这消息一出来,资金瞬间就炸了。
但我跟你讲,这里面藏着个大误会,完全是“听风就是雨”的炒作。
政策原文里压根没提“锂电”俩字,反而明确说要让抽水蓄能、光热和新型储能协同发展。
后来官方也出来澄清,所谓的配比优化,只针对“沙戈荒新能源基地”,根本不是全国统一要求,之前的解读纯属过度解读。
不过话说回来,锂电这波上涨也不全是炒作,基本面的支撑确实实打实,不是空中楼阁。
上游原材料价格早就开启了反弹模式,截至11月13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涨到8.47万元/吨,较10月初涨了5.61%,六氟磷酸锂更是直接翻倍上涨。
供给端更紧张,碳酸锂库存连续13周去化,库销比都快接近1了,简单说就是库存快赶上销量了,企业得赶紧补货,不然就没货卖了。
而且锂矿复产速度跟不上,短期供给根本加不起来,供需紧平衡的格局直接撑起了价格。
需求端更是火力全开,完全不愁卖。
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71.5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51.6%,直接创下历史新高。
动力电池装车量也跟着暴涨,同比增长42.1%,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占比超80%,成为绝对主力。
储能市场更夸张,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同比增幅超99%,需求占比提升到22%,头部厂商满产满销,二线企业开工率也涨到了79%,同比提升14.4个百分点。
![]()
现在整个行业都掀起了“抢单潮”,不是企业找订单,而是订单追着企业跑。
宁德时代刚签了两个十年长单,海博思创未来三年要向它采购不低于200GWh储能电芯。
厦钨新能和格林美也签了三年45万吨的原材料供应协议,就连锂电铜箔行业都处于“爆单”状态。
11月12日宜宾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180个项目签约额超861亿元,全产业链都在疯狂加码。
从另一个角度看,就在锂电板块狂欢的时候,科技赛道也没闲着,尤其是AI领域,正悄悄酝酿一场大逆袭。
阿里最近秘密启动了“千问”项目,基于Qwen最强模型打造个人AI助手,直接对标ChatGPT,来势汹汹。
原来的“通义App”已经正式升级为“千问App”,Android版直接从3.x跳到5.0版本,功能迭代速度快到惊人。
你可能不知道,中国大模型早就不是“窝里横”了,已经在海外站稳了脚跟。
阿里通义、DeepSeek、Kimi等产品,全球下载量超6亿次,还被硅谷多家科技公司悄悄采用,就连谷歌、微软都在借鉴咱们的技术思路。
最厉害的是咱们的性价比优势,简直是“降维打击”。
Kimi新一代模型训练成本才460万美元,不足ChatGPT4的8%,但性能却实现了反超。
就拿Kimi新推出的“OK Computer”模式来说,它根本不是简单的问答机器,而是能帮你干活的虚拟团队。
你让它做网站,它会先沟通需求、规划结构,再设计界面、编写代码,最后直接部署上线;让它分析数据,你只需要上传文件,它就能自动出图表、写报告;就连做PPT都能全包,直接给你可编辑的文件,不用自己熬夜排版。
这种“又好用又便宜”的优势,在全球市场都很能打。
而港股的科技股,现在更是处于“地板价”,跌到了价值洼地。
截至11月4日,恒生科技指数估值仅22.59倍,处于历史26.83%的分位点,比过去73%的时间都便宜。
像腾讯控股、网易、快手这些知名度超高的企业,市盈率才十几倍,有的甚至低到个位数。
比如Vtech Holdings市盈率10.6倍,Wasion Holdings才9.8倍,Pax Global Technology更是低至5.9倍,完全没经历过过度炒作,估值优势一眼就能看出来。
从产业趋势看,AI的应用场景正在快速扩张,早就不是停留在聊天层面了。
制造业用AI做多语言翻译,效率提升85%;法务团队用AI审合同,处理周期从2小时缩短到30分钟;政务领域的AI智能体,让企业办事提速超50%。
![]()
机构预测,AI产业链的增长空间不亚于新能源,现在正是布局的窗口期。
说句实在话,面对锂电和AI两个赛道,咱们投资者最纠结的就是“选热门还是选潜力”,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都想赚确定性的收益。
锂电现在热度拉满,但风险也在悄悄累积,这就是股市常说的“急涨不追高”。
11月14日板块已经回调2.11%,海科新源等个股领跌,说明资金分歧开始加大,部分获利盘已经在跑路了。
而且碳酸锂价格已经到了压力位,机构提醒,如果没有新的利多支撑,后续可能会震荡下跌。
更关键的是,锂电板块个股分化严重,不是所有股票都值得买。
龙头宁德时代市盈率28倍左右还算合理,但有些纯概念炒作的个股,估值已经严重脱离基本面,现在追高很可能会“追高站岗”,成为接盘侠。
反观AI赛道,现在还没到锂电那样的狂热程度,属于“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阶段,但潜力不小。
中国大模型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摆在这,加上港股的低估值,长期来看性价比更高。
不过AI的商业化进程才刚开始,需要耐心等待业绩释放,不能指望短期内暴涨,这就是“炒股如种粮,春播秋收冬藏”的道理。
其实投资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是看估值和基本面是否匹配。
中信证券分析师认为,锂价明年可能涨到8-10万元/吨,锂电产业链还有机会;而AI的商业化才刚起步,未来增长空间更大。
咱们普通投资者要记住,“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会空仓的是祖师爷”。
不管是锂电还是AI,都要结合企业基本面和估值来选,不能盲目跟风。
锂电可以关注有技术优势的龙头和细分赛道强者,比如电解液添加剂VC相关的华盛锂电、奥克股份;AI可以重点看港股低估值科技股和大模型产业链标的,比如阿里系、Kimi背后的相关企业。
投资这事儿,热闹永远是别人的,赚钱才是自己的。
锂电的狂欢别盲目跟风,小心“利好出尽是利空”;AI的低调也别视而不见,优质股跌到低估就是机会。
不管是新能源还是科技,最终拼的都是基本面和估值,脱离价值的炒作迟早会回调。
与其追涨杀跌当韭菜,不如沉下心找好企业、等好价格。
![]()
记住,市场永远不缺机会,缺的是理性和耐心,守住本心不被情绪带偏,才能在股市里走得远、赚得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