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布罗·长顺是达斡尔族人,但他们家祖上早年跟着努尔哈赤南征北战,所以早已归属了正白旗。不过,在清军入关的关键时刻,长顺他们家并未一同入关。
这也注定了在整个康乾时代,郭布罗氏并未出一个响当当的人物。达斡尔人是非常骁勇善战的,如今该民族已经一分为二,一部分在俄罗斯,一部分在中国。主要是因为1858年到1860年,沙俄大肆入侵了外东北100万平方公里,将不少达斡尔人的部落,纳入了俄国的势力范围。
在康熙击败噶尔丹,乾隆平定准噶尔,两征大小和卓的战斗中,达斡尔人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是清朝稳定西域的关键民族。事后,更是有一大批达斡尔人搬迁到了西域定居。目前来看,中国东北、内蒙和新疆的达斡尔人总计13.23万人,俄罗斯境内的达斡尔人,主要分布在阿穆尔州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人口仅有1.2万人。
长顺的父亲以武将身份起家,官至副都统,这么一来长顺一家才有了调入京旗的资格。也因此长顺家族基本都是武将出身。
长顺之前,他们家是没什么大人物的。一直到他本人,伴随着在平定马贼和捻军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战功,这才成了清朝的封疆大吏。1900年的时候,61岁的长顺时任东北三将军之一的吉林将军。
![]()
寿山,这个人的身份是比较特别的,准确来说,应该称他为袁寿山。他的父亲叫袁富明阿。这名字比较拗口,一般称其为富明阿,故意忽视他的姓氏。
其实他的姓氏,反倒是为他们这个家族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
按照《清史稿》记载,富明阿本人,是明朝末年的蓟辽总督袁崇焕的六世孙。这事儿要是真的,那才真的犹如惊天霹雳一般。
为啥?因为袁崇焕是当年抗击努尔哈赤最有成就的一位明朝将帅之一,他曾经在崇祯帝面前夸下海口,要五年之内平定辽东。
当然了,崇祯帝太着急,第二年就把袁崇焕给宰了
理由列出了大一堆,其中比较重要的几点如下:
- 第一,擅杀皮岛总兵毛文龙。
- 第二,暗中把粮食卖给漠南蒙古,后被后金截获。因此有资敌的可能。
- 第三,后金军队绕道入关,进攻京城的时候,袁崇焕没有积极阻击,被怀疑消极避战。
这三条足以把袁崇焕给宰了,似乎一点儿也不冤枉。尤其是第一条,基本是无法辩驳的。因为毛文龙在皮岛虽然有当土皇帝的嫌疑,但的确起到了牵制后金的作用。再怎么说,袁崇焕都没有资格对一位封疆大吏先斩后奏。
至于第二条,其实是有说法的,因为当时漠南蒙古出现大面积饥荒,各部落曾经向明朝求援。袁崇焕也把这事儿报上去了,他认为援助漠南蒙古的部分部落,可以分化他们和后金之间的联盟。他的策略叫“抚西虏以制东夷”。
对此,崇祯帝也表示认可,但崇祯帝的要求是,根据他们的人口定量卖给他们粮食,且不允许私下交易。关键就是手下人在执行过程中,的确有多余的粮食卖到漠南蒙古后,又被他们转卖给了后金。
![]()
第三条那就更有说法了。当时皇太极是绕过了袁崇焕的防区直奔京城而去的,袁崇焕是来不及追击,而不是故意尾随其后。
但这一点被袁崇焕在朝中的对手无限放大,崇祯帝又是一个疑心重的家伙,那事情就麻烦了。
此后,袁崇焕一路追击皇太极抵达京城,这个时候他又做了一件错事,就是希望能够让疲惫的士兵入城休整。疑心病发作的崇祯帝,直接拒绝了他的请求。最终导致君臣不和,袁崇焕便落得了那个下场。
值得一提的是,努尔哈赤曾经被袁崇焕的大炮所伤,不久后便去世了,所以说,清朝和袁崇焕之间,本身是有血海深仇的。
按照正史记载,袁崇焕被处死的时候,明确没有儿子。但是民间传说中,他有一个小妾当时怀着他的遗腹子,也就是后来袁文弼。这个袁文弼就是富明阿和寿山的祖先。
![]()
所以说,他们家到底是不是袁崇焕的后代呢
这事儿是说不清的,至少是没有得到官方认可。不排除袁文弼在入仕清朝后,强行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可能。毕竟当年轰死努尔哈赤的袁崇焕的后裔,都归顺清朝为清朝卖命了,清朝也大度地给了他不错的待遇,其他明朝的臣民,又有什么理由不归顺呢?至少当时这么宣传,是有传递正能量的效果的。
富明阿本人,是平定太平天国时的一员清军猛将,由于作战勇猛,一路高升,后来成了吉林将军,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
所以寿山的起点是很高的,凭借父亲的余荫,很早就入仕做官了。当然了,他们家和长顺家一样,基本也都是武将传家。
1894年甲午战争的时候,寿山在抗击日军的时候英勇作战,他弟弟还因此壮烈牺牲,所以战后他被提拔为知府。到了1900年春天,寿山便成了黑龙江将军,和他老爹一样,都是清朝的封疆大吏,但这一年寿山才不过40岁。
1900年,17万俄军围攻东北,长顺和寿山,同时担任东北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之一,他们在面对俄军时,做出的选择是截然不同的。
- 黑龙江将军寿山,不仅曾经在瑷珲城痛击俄军,而且还在齐齐哈尔被攻破以后,自尽殉国,坚决不投降。
- 吉林将军长顺,则在俄军到来之际,主动选择开城,喜迎俄军,并且主动帮助俄军稳定吉林地区。
![]()
那么当时的人是怎么评判他们俩的做法的呢
对于寿山的做法,清廷当时的态度是坚决批判。当时吉林将军长顺主动举报寿山,认为他贪功冒进,盛京将军增祺,也举报寿山,认为他督战无力。甚至连寿山的副手齐齐哈尔副都统萨保,也一味地将所有责任都推卸给寿山。
一时间,朝中谩骂之声不绝于耳。甚至有人认为,正是因为寿山的抵抗,才导致俄军恼羞成怒,将瑷珲城夷为平地,杀尽了城中的百姓。纵然寿山以身殉国,清廷不仅没有给予褒奖,甚至将其开缺,听候查办。
至于吉林将军长顺,在主动向俄军开城投降以后,不仅保住了吉林城,而且还保全了吉林全境的百姓免遭生灵涂炭。
所以当时清廷给予了长顺很高的评价,此后的长顺,一直担任吉林将军,帮助俄军治理吉林,一直到1904年去世为止。
![]()
那么是什么时候开始,寿山才被平反,恢复名誉的呢
其实到了1904年的时候,清廷就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当时俄军占领东北时的理由是为了保护当地的俄族人。但解决这个问题以后,他们迟迟不肯撤军。甚至逼着盛京将军增祺,签订了把东北卖给沙俄的条约。
这个时候,清廷才明白,长顺之流,所谓的保境安民,极有可能是在帮俄国人保境安民。寿山才是真正的守土有责。但老佛爷是不能轻易认错的,即便知道有错,也需要在润物细无声的情况下,把这事儿偷偷改了,而不是贸然下罪己诏。
1905年日俄战争过后,沙俄战败,清朝这才有底气在俄国人面前昂首挺胸。时任黑龙江将军的程德全,从1906年开始不断向清廷奏呈寿山的英勇壮举,最终在1908年4月,恢复了寿山的名誉。原因很简单,风雨飘摇的清朝,太需要这样甘于牺牲的将领了。
至于长顺,由于1904年就病逝了,所以事后压根就没有对他的问题进行定性。值得一提的是,长顺的曾孙女,也就是清朝的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