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最怕啥?活干完了,锅背上了,人头也落地了。两千多年前的王翦,硬是把这套死亡剧本撕了个稀碎。
老秦家最后那几场硬仗,几乎是他一个人打包。灭楚最夸张:秦王咬牙掏出六十万本钱的赌本,全国青壮八成押在他手里。换别人早飘了,他偏在出征前磨磨唧唧要房要地,一口气划拉了咸阳周边最好的田庄。帐内将军翻白眼:都封侯了还这么贪?他嘿嘿一笑,转头把地契全寄回家,让老爹在村口盖祠堂,碑上刻“王翦替大王守粮仓”。一句话,把“野心”包装成“置业”,秦王听完梦里都踏实——会攒钱的人,谁还想着抢天下?
![]()
更绝的是打法。楚军四十万,他六十万,偏闭营不战。士兵天天修垒、踢毽子、炖羊肉,一耗就是一年。楚人先绷不住,骂阵骂到嗓子冒烟,粮草却被他提前派蒙恬抄了后路。等对方饿得连弓都拉不满,他才开门——一天追出五百里,直接把楚国打包寄回咸阳。战后庆功酒没喝完,他就交虎符、递病假条,连夜坐牛车回频阳老家,连皇帝送的金缕战袍都没穿。第二天朝堂再点兵,名册上“王翦”俩字已用墨涂黑,干净得像从没出现过。
![]()
同届战神可没这运气:白起长平杀降,功高盖主,一把秦王剑自刎;李牧刚挡下匈奴,就被赵王迁一杯毒酒送走;廉颇更惨,老了想回国,赵王嫌他饭量大,直接拒签。相比之下,王翦善终到死,坟头青草两千年,连盗墓的都懒得挖——都知道里面只埋了几块地和一把锈锄头。
![]()
1975年云梦睡虎地那批秦简出土,挖墓的民工最先认出“王翦”俩字,简上记着他当年在淮阴囤粮的账本:一石米、两斤盐都写得明明白白。考古队队长当场叹气:人家连后勤黑板报都替秦王写好了,这还怎么猜忌?
![]()
说穿了,他的职场心法就三行字: 1. 把欲望写在脸上,领导才放心。 2. 把家属留在京城,领导才安心。 3. 把退路揣在兜里,自己才保命。
![]()
放到今天,项目做完别急着晒PPT,先嚷嚷要年假、要涨薪、要工位;老板一听,哟,这小子就图这点,反而爽快签字。真以为他傻?年假里早把下季度的副业注册好了。等公司内斗换血,第一批被优化的永远是那些“胸怀大志”的卷王。
![]()
王翦留给打工人的彩蛋在最后:他孙子王离后来率长城兵团,碰上项羽,二十万秦军一夜被坑。消息传回频阳,王家老宅连夜摘匾,改卖豆腐。你看,再老的狐狸也保不了三代,但自己这一世,算是把“善终”俩字写进了族谱。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