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从“新意科技”崭新明亮的落地窗前,看到马路对面“振东科技”门口,林振东那张因焦躁而扭曲的脸时,我只是平静地端起了手中的咖啡。玻璃上倒映出我现在的样子,西装挺括,眼神笃定,和三个月前那个穿着旧夹克、通宵修改方案的自己,判若两人。
这三个月,像是一场漫长的加速跑。我用尽了过去十年积攒的所有力气、人脉和信誉,将背叛的刺痛感悉数化为燃料,日夜不休。很多人说我这是报复,但我心里清楚,我只是想拿回本该属于我的东西——尊严。
三个月前,我从没想过,我和他会站在这条马路的两端,隔着一层冰冷的玻璃,像看着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那时候,我还天真地以为,只要我为公司付出一切,公司就永远不会抛弃我。
第1章 那只刻着“奋斗”的杯子
在振东科技,我有个专属的杯子。那是一个很土气的白色马克杯,入职时公司发的,上面印着两个红色大字:“奋斗”。十年下来,杯沿磕出了几个小豁口,红色的字也有些斑驳,像一个陪我冲锋陷阵的老兵。我的工位就在角落,紧挨着机房,常年能听到服务器风扇的嗡鸣。
同事们开玩笑,说我是公司的“定海神针”。销售部签了超出技术能力范围的单子,他们会说:“别怕,找陈默。”研发部遇到了攻克不了的难题,他们会说:“没事,问问陈哥。”就连行政部打印机卡纸了,姑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我。而我,也早已习惯了这种无所不能的“被需要感”。
公司的老板叫林振东,四十多岁的年纪,精明,也有些刚愎自用。创业初期,我们是并肩作战的兄弟。我负责技术,他主抓市场,公司最难的时候,我们俩凑钱给员工发工资,一碗泡面分着吃。公司走上正轨后,他成了“林总”,我还是那个“陈默”。我不在乎称呼,我觉得,只要公司好,我们好,就行。
我一个人,几乎撑起了整个技术部和半个项目部。从核心架构设计,到关键客户的方案定制,再到突发技术故障的紧急处理,每一项都离不开我。我手机24小时开机,半夜被客户电话叫起来是家常便饭。我老婆常埋怨我,说我嫁给了公司,家只是个旅馆。我总是笑着安慰她:“快了,等公司再稳定一点就好了。”
可我没等到稳定,却等来了林峰。
林峰是林振东的亲侄子,大学刚毕业,顶着“市场总监助理”的头衔空降到了公司。小伙子长得白净,嘴巴像抹了蜜,见谁都“哥”、“姐”地叫,很快就和公司的年轻人打成一片。林振东对他寄予厚望,不止一次在会议上说:“我们这些老家伙思想僵化了,未来要靠小峰这样的年轻人。”
我起初并没在意。公司需要新鲜血液是好事。直到一次重要的项目竞标。那是我熬了两个星期,带领团队做出的方案,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过。可是在给客户展示的PPT上,主讲人的名字赫然写着“林峰”。我坐在台下,看着他在台上磕磕巴巴地念着我写的稿子,甚至有两个关键的技术参数都说错了,被客户当场指出,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最后,还是我站起来,不卑不亢地补充解释,才把场子圆了回来。项目虽然拿下了,但庆功宴上,林振东举着酒杯,拍着林峰的肩膀,对所有人说:“小峰这次立了大功,年轻人敢想敢拼,是我们公司的未来!”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地鼓掌,只有我,默默地喝着杯里的苦茶,感觉那股苦涩从舌尖一直蔓延到了心里。
那天晚上,我加完班,收拾东西准备回家。路过林振东办公室时,门没关严,我听到林峰的声音从里面传来:“叔,那个陈默,技术是还行,但思想太老套了,不懂变通。好几次我的新想法,都被他一句‘实现不了’给顶回来了。公司要发展,不能总被这种老员工绑架。”
我停下脚步,血液仿佛瞬间凝固了。紧接着,我听到了林振东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纵容:“知道了,他的情况我清楚。你放手去做,有叔给你撑腰。”
我没有再听下去,悄无声息地回到了自己的工位。办公室里空无一人,只有服务器的嗡鸣声在黑暗中回响。我看着桌上那个刻着“奋斗”的杯子,突然觉得那两个字,像一个巨大的讽刺。这十年的奋斗,究竟是为了什么?
第2章 一根被抽掉的顶梁柱
裂痕一旦出现,只会越来越大。
从那次竞标会后,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被边缘化了。一些核心的项目,林振东会有意无意地绕开我,直接交给林峰负责。林峰不懂技术,也不懂管理,他所谓的“新想法”,大多是些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他拿着这些想法来找我,我从专业角度指出问题,他便立刻拉下脸,说我思想保守,不支持他工作。
几次三番下来,我在公司的处境变得很尴尬。技术部的老员工都信服我,但他们也看得出林总的态度。而新来的员工,则都围着林峰转,把他当成未来的“太子”。公司内部,悄然分成了两个阵营。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来自我们最大的客户,张总的公司。我们和张总合作了五年,关系一直很好,这份信任,是我带着团队一点一滴的服务换来的。他们公司最近要上马一个全新的系统,项目金额巨大,几乎是振东科技全年一半的利润。张总指名道姓,要我来负责这个项目。
这本是我一展拳脚的好机会,可林振东却在项目启动会上宣布,由林峰担任项目总负责人,我只作为技术顾问提供支持。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我看着林振东,试图从他脸上找到一丝过去的兄弟情谊,但我只看到了一个商人的冷漠和算计。他说:“陈默,你要多带带新人,把经验传授给小峰。公司不能总依赖你一个人,要培养后备力量。”
我心底的火“噌”地一下就冒了上来,但我还是压住了。我看着林峰那张志得意满的脸,一字一句地问:“林总,这个项目非同小可,技术复杂度非常高,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崩溃。您确定要让一个毫无经验的人来主导吗?”
林振东的脸沉了下来:“陈默,注意你的态度。怎么,你是觉得小峰不行,还是觉得我不行?”
那一天,我们不欢而散。我第一次,没有听从他的安排。我以“技术顾问”的身份,几乎是越俎代庖地盯着项目的每一个细节。林峰对我极为不满,处处给我使绊子。他频繁地更改需求,不经技术论证就向客户许诺一些不切实际的功能,然后把烂摊子甩给我。
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消防员,每天都在扑灭他放的火。我找林振东谈过两次,但他总是以“年轻人需要试错空间”为由,让我多担待。我的忍耐,在他看来,成了理所应当。
项目中期,果然出事了。因为林峰一个外行的指令,导致数据库底层架构出现了一个致命漏洞。当时是周五晚上,我正在给女儿过生日,蛋糕刚拿出来,公司的电话就追了过来。我赶到公司,看到的是一张张惊慌失措的脸。客户的测试数据全部紊乱,系统濒临瘫痪,张总的电话已经打爆了。
林峰站在一旁,手足无措,嘴里只会说:“我没想到会这么严重……”
我没时间骂他,立刻坐到电脑前,开始排查代码。那是一个不眠之夜,我一个人,对着几万行代码,逐行分析,寻找那个该死的漏洞。办公室里的人来了又走,只有技术部的老张一直陪着我。天快亮的时候,我终于定位到了问题,写出了修复方案。
当我满眼血丝,浑身疲惫地把系统恢复正常时,林振东才姗姗来迟。他看了一眼恢复正常的系统,没有问我一句“累不累”,而是转身拍了拍林峰的肩膀,说:“没事,吃一堑长一智,下次注意就好。”
那一刻,我心里有什么东西,彻底碎了。我不是公司的顶梁柱,我只是一根用顺手了的撬棍,哪里需要就去哪里顶一下。现在,他觉得他侄子也能当撬棍了,我这根旧的,随时都可以扔掉。
第33章 “公司不是你一个人的”
那次事故之后,我第一次向林振东提出了休假申请。我想请一个星期的年假,好好陪陪家人,也让自己冷静一下。这十年,我几乎没有休过完整的假期。
林振东看着我的假条,眉头皱了起来,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悦:“公司现在这么忙,你怎么偏偏挑这个时候休假?张总的项目还没结束,你走了,万一再出问题怎么办?”
我平静地看着他:“林总,这个项目现在的负责人是林峰。而且,我已经连续工作三个月没有休息一天了。我的身体和精神都需要调整。”
他似乎没料到我态度如此坚决,沉默了片刻,才有些不耐烦地挥挥手:“知道了,假条放这儿吧。”
那个假期,我过得并不安稳。我关掉了手机,但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果然,休假的第五天,老婆告诉我,技术部的老张给我打了十几个电话。我心里一沉,预感不妙,回了过去。
电话那头,老张的声音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陈哥,你快回来吧!出大事了!林峰非要在系统里加一个即时通讯模块,没跟我们任何人商量,自己找了外包团队来做,结果跟我们的主系统起了冲突,现在整个后台都登录不上了!张总那边下了最后通牒,今天下午解决不了,就要终止合同,追究我们违约责任!”
我脑袋“嗡”的一声。违约金是合同额的30%,那可是八位数。这对振东科技来说,是足以伤筋动骨的一击。
我立刻订了最早的一班飞机赶回公司。当我拖着行李箱冲进办公室时,看到的是一片混乱。林振东在办公室里咆哮,林峰低着头,脸上一片死灰。所有技术人员都围在电脑前,束手无策。
看到我,林振东像是看到了救星,立刻冲过来抓住我的胳膊:“陈默,你可算回来了!快,快去看看!”
我没有动,只是看着他,也看着他身后的林峰。我问:“林总,在解决问题之前,我想先明确一件事。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到底是谁?”
林振东愣了一下,随即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你!一直都是你!小峰只是学习!”
他身后的林峰,脸涨成了猪肝色。
我深吸一口气,走向机房。又是整整十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在下午五点,客户下班前,我终于把系统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当我走出机房,浑身像散了架一样时,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办公室里响起了劫后余生的掌声。
我以为,经过这件事,林振东至少会对我有所交代,会对林峰有所处置。
然而,我还是太天真了。
第二天,公司召开了全体会议。林振东在会上先是轻描淡写地总结了这次“小小的技术风波”,然后话锋一转,开始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我们公司是一个整体,不是靠某一个人就能撑起来的。”他目光扫过我,意有所指,“有些老员工,仗着自己有点技术,有点资历,就骄傲自满,不服从管理,不支持新同事的工作。这种个人英雄主义,是要不得的!”
我的心,一瞬间沉到了谷底。我看着台上口若悬河的他,感觉无比陌生。这还是那个和我一起吃泡面的兄弟吗?
他接着说:“公司要发展,就必须打破旧的格局。从今天起,为了优化管理结构,我决定,撤销总工程师的职位。”
全场哗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总工程师,是公司为我特设的职位,独一无二。撤销这个职位,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陈默,”他终于叫了我的名字,语气里没有一丝温度,“你以后就转到技术支持岗,负责日常的系统维护工作吧。把核心研发的机会,多留给年轻人。”
我坐在那里,没有说话,全身的血液似乎都涌上了头顶。我看到林峰嘴角那抹掩饰不住的得意,看到周围同事们同情、惊讶又不敢作声的眼神。
林振东看着我,似乎在等我服软,等我表态。
我站了起来,慢慢地,一字一句地说道:“林总,你说得对,公司不是我一个人的。”
“但我这十年,是为公司一个人的。”
“我的青春、我的健康、我的家庭……我的一切,都给了这家公司。我以为这是我的事业,现在看来,这只是你的公司。”
说完,我没有再看他一眼,转身走出了会议室。我知道,我和振东科技,缘分已尽。
第4章 我被开除了
我回到工位,开始默默地收拾东西。跟了我十年的键盘,有些磨损的鼠标,还有一摞摞厚厚的技术笔记。同事们围过来,想说什么,却又欲言又止。技术部的老张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眼眶有些红:“陈哥,这……这太过分了!”
我笑了笑:“没事,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我的东西不多,很快就装进了一个纸箱。最后,我拿起了桌上那个印着“奋斗”的马克杯。我看着上面的豁口和斑驳的字迹,这十年的日日夜夜,像电影一样在眼前闪过。最终,我把它轻轻地放回了桌上。
我不带走它了。我的奋斗,应该有一个新的开始。
我抱着纸箱,准备离开。林振东从办公室里走了出来,拦在我面前。他大概以为我会像其他人一样,求他,或者大吵大闹。
“陈默,我知道你心里有气。”他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嘴脸,“但你要理解公司的决定。你这个年纪,也该求稳了,技术支持岗虽然清闲,但待遇我不会亏待你。”
我看着他,突然觉得有些可笑。他根本不明白,我想要的,从来不是清闲和待遇。
“林总,”我平静地开口,“不用了。从今天起,我辞职。”
他似乎有些意外,眉头紧锁:“辞职?你想清楚了?你这个年纪,离开这里,你还能去哪儿?哪家公司会给你现在这样的待遇和地位?”
“地位?”我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被架空,被羞辱,这就是你给我的地位?”
我的声音不大,但足以让周围的人都听到。林振DONG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陈默,别给脸不要脸!”他终于撕下了伪装,声音也冷了下来,“你以为公司离了你就不转了?我告诉你,地球离了谁都一样转!你今天走出这个门,以后就别想再回来!”
“我没想过要回来。”我抱着纸箱,从他身边走过,没有一丝留恋。
就在我走到门口的时候,林峰追了上来,他脸上带着一种胜利者的得意,压低声音对我说:“陈默,时代变了。现在靠的是脑子,是关系,不是你那种傻乎乎的卖力气。你啊,早就该被淘汰了。”
我停下脚步,转头看着他,笑了。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带着一丝怜悯的冷笑。
“是吗?那我们走着瞧。”
说完,我头也不回地走出了振东科技的大门。外面的阳光有些刺眼,我眯了眯眼,感觉前所未有的轻松。
我以为辞职就是结束,但林振东显然不想让我走得那么轻松。第二天,我就收到了公司法务的函件,说我违反了竞业协议,并且在项目交接中存在“重大疏漏”,要求我赔偿公司的损失。
我看着那份颠倒黑白的函件,气得浑身发抖。我明白,这是林振东的报复,他不仅要赶我走,还要把所有的黑锅都扣在我头上,把我彻底搞臭。
那一刻,我心底最后一丝对过去情谊的幻想,也彻底破灭了。
他不是要开除我,他是要毁掉我。
第5章 在你隔壁,重新开始
被最信任的人从背后捅一刀,是什么感觉?起初是震惊,然后是愤怒,最后,是彻骨的寒心。那几天,我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谁也不见。老婆很担心我,默默地把饭菜送到门口。
我反复回想这十年,想找出自己究竟错在了哪里。或许,我最大的错误,就是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在了一个不值得的人身上。
第四天,我打开了房门。老婆看到我,吓了一跳。我胡子拉碴,双眼布满血丝,但眼神却不再是颓废和迷茫,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
我对她说:“老婆,我要创业。”
她没有丝毫犹豫,只是点了点头:“我支持你。钱不够,我把爸妈给我的嫁妆拿出来。”
那一刻,我眼眶一热。我知道,我不是一无所有。
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疯狂地行动起来。我动用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又找朋友借了一些,凑齐了启动资金。老张和销售部的李娜听说了我的事,二话不说,递交了辞职报告,选择跟我一起干。
老张说:“陈哥,你去哪儿我去哪儿。在振东,我看不到希望。”
李娜说:“陈哥,这些年你帮我的够多了。而且,那些老客户,他们认的是你,不是林振东。”
我们三个人,就是新公司的全部班底。公司取名“新意科技”,寓意着新的开始,也代表着我们要做真正有创意的技术。
选办公室地址的时候,我几乎没有犹豫。就在振东科技所在写字楼的隔壁一栋,我租下了一间面积不大但采光极好的办公室。我要让林振东每天一抬头,就能看到我。我不是为了示威,我是为了提醒自己,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怎么从那个地方走出来的。
开业那天,我们没有搞任何仪式,只是三个人简单吃了顿饭。我举起杯子,对他们说:“敬过去,也敬未来。从今天起,我们只为自己奋斗。”
万事开头难。没有品牌,没有案例,我们只能靠着过去积累的人脉和口碑,一家家地去跑客户。很多过去和我要好的客户,碍于林振东的面子,都选择了婉拒。那段时间,我尝尽了人情冷暖。
转机,还是来自张总。
振东科技没了我,张总那个项目的后期维护变得一团糟。林峰根本不懂技术,只会把问题推给下面的人,导致系统频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张总公司的正常运营。张总忍无可忍,在一次系统再次崩溃后,他通过朋友找到了我。
我在电话里听着他的抱怨,只说了一句:“张总,您信我,我半小时后到。”
我带着老张,只用了十分钟,就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是林峰他们为了省事,用了一个不兼容的第三方插件导致的。我当着张总的面,写了一个临时补丁,系统立刻恢复了正常。
张总看着我,眼神复杂:“陈默,我早说过,这个项目离了你不行。林振东……他真是老糊涂了!”
我没有评价林振东,只是说:“张总,生意是生意。如果您信得过我们新意科技,后续的系统升级和维护,可以交给我们来做。”
张总当场拍板:“就这么定了!跟振东的合同,我明天就去解约!我信的是你陈默这个人!”
张总的订单,成了新意科技的第一桶金,也是我们口碑的奠基石。
第6章 他急了,他真的急了
有了张总这个活招牌,我们的业务很快就打开了局面。那些曾经犹豫的、观望的老客户,看到张总都转投了我们,也纷纷抛来了橄榄枝。他们很清楚,振东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谁。没有了我,振东科技就像一艘失去了舵手的船。
我们的团队也迅速壮大,很多振东科技有能力、有想法但被林峰压制的老员工,都选择跳槽来了我这里。新意科技的办公室里,每天都充满了活力和激情。我们专注于技术创新,解决客户的实际痛点,口碑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而马路对面的振东科技,日子却越来越难过。
我时常能从窗户看到他们公司的人进进出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种茫然和焦虑。我听说,林峰接连搞砸了好几个项目,导致公司损失惨重。核心技术人员的流失,让他们的产品开发陷入停滞。老客户不断解约,新客户又开发不出来,公司的现金流很快就出现了问题。
林振东开始慌了。他先是试图用高薪把我这边的核心员工挖回去,但没有一个人动心。在这里,他们得到的不仅是薪水,更是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挖人失败后,他又开始在行业里散布我的谣言,说我盗取了振东的商业机密,说我的产品是换了壳的旧东西。但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客户不是傻子。我们的产品无论在性能、稳定性还是创新性上,都远远超过了振东科技。他的这些小动作,除了让业内人看笑话,没有任何作用。
真正让他崩溃的,是一个他志在必得的政府招标项目。这个项目,振东科技准备了很久,林振东甚至动用了很多私人关系。但他不知道的是,我们也参与了竞标。
在最终的竞标演示会上,我和林振东狭路相逢。他看到我时,眼神里的震惊和愤怒几乎要喷出火来。
林峰代表振东科技上台,讲的还是那一套陈词滥调,华而不实。而我,则详细阐述了我们针对项目痛点独家研发的解决方案,展示了我们新技术的优越性。高下立判。
最终,评委会当场宣布,新意科技中标。
消息宣布的那一刻,我看到林振东的身体晃了一下,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死死地盯着我,嘴唇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那天之后,振东科技的颓势便再也无法挽回。拖欠工资的传闻开始蔓延,员工人心惶惶,离职潮一波接着一波。
直到今天早上,我端着咖啡,站在窗前,看到了开头那一幕。
林振东就站在对面公司的大门口,不停地打着电话,时而焦急地踱步,时而对着电话那头咆哮。他的头发白了不少,背也有些驼了,再也没有了当初意气风发的样子。我知道,他的资金链,可能已经断了。
他似乎感觉到了我的目光,猛地抬起头,朝我这边看来。隔着一条马路,隔着两层玻璃,我能清晰地看到他眼神里的悔恨、不甘,以及一丝……哀求?
我的心里,没有一丝报复的快感,反而是一种说不出的平静和释然。
手机响了,是老张打来的。“陈哥,听说林振东想把公司盘出去,但欠了一屁股债,没人敢接。他托人问,想见你一面。”
我看着窗外那个落寞的身影,淡淡地说道:“不见了。告诉他,往前看吧。”
挂掉电话,我喝了一口咖啡。咖啡的香气,醇厚而温暖。
我不再关心他是否急疯了,那已经不重要了。我的人生,早已翻开了新的一页。我把他留在了过去,也把自己从那个被束缚了十年的壳里,彻底解放了出来。
窗外的阳光正好,我的新征程,才刚刚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