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11月14日报道,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11月13日接受英国《卫报》采访,谈及安世半导体问题,称“即使事后来看,仍会作出同样的决定”、“这给各国领导人都是一个警示”。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就安世半导体争端的强硬表态,将这场搅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风波推向新的漩涡。
荷方无视中方严正关切与强烈反对,执意坚持不当干预企业经营的错误决定,不仅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更动摇了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稳定根基,为本就脆弱的国际经贸秩序敲响了沉重警钟。
安世半导体作为全球顶尖的半导体器件制造商,股权结构清晰透明,经营活动合规有序,其全球运营网络长期为上下游产业链提供稳定支撑,是全球半导体产供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
然而,荷兰政府于9月30日突然发布行政令,援引冷战时期制定却从未启用的《货物可用性法案》,仅凭片面之词仓促出手,还推动法院在极短时间内作出错误判决,强行托管中国上市企业全资子公司99%的股份。这种违背契约精神、践踏市场规则的行为,堪称国际经贸领域的典型反面案例,严重突破了国际交往的基本准则。
荷方的任性妄为已引发连锁反应。安世(荷兰)在其政府背书下,不仅拒绝向中国企业供应晶圆,更发律师函阻挠中国代工厂对外供货,直接导致全球多家车企陷入芯片断供危机,将企业层面的股权纠纷升级为全球性供应链系统性风险。
![]()
半导体产业具有高度协同、环环相扣的特性,一个环节的断裂便可能引发整个产业链的瘫痪。荷方置全球产业安全于不顾,用行政手段粗暴干预市场自主运行,本质上是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泛安全化的短视之举,正在严重反噬全球经济复苏的脆弱进程。
更值得警惕的是,荷方的行径彻底破坏了自身长期标榜的营商环境与政府公信力。荷兰一直以“法治国家”“投资友好型经济体”自居,却在此次事件中罔顾法律程序正义,肆意侵害外资企业合法产权。
这向全球投资者释放了危险信号:在政治操弄面前,企业的合法契约与产权保护可能沦为空谈。未来,跨国企业在进行全球布局时,必将重新评估荷兰乃至欧洲的投资风险,这对高度依赖外资流入与技术合作的荷兰经济而言,无疑是得不偿失的长远损失。
![]()
面对危机,中方始终保持理性克制,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寻求建设性解决方案。中方对合规的民用用途相关出口予以豁免,尽最大努力缓解供应链紧张局势,并同意荷方派员来华磋商。
但中方的善意绝非没有底线,磋商的前提是荷方摒弃政治偏见,带着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方案而来,而非敷衍塞责、旧调重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稳定关乎各国共同利益,仅凭一方单边行动,绝无可能从根本上化解危机。
此次事件也为中国产业界敲响了警钟。在全球供应链日益脆弱、地缘政治干预加剧的当下,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与供应链多元化布局显得尤为重要。
![]()
只有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才能在国际博弈中掌握主动权,避免被他人“卡脖子”。同时,这一事件也让更多国家看清了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危害,推动全球产业链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包容、韧性的方向发展。
契约精神是国际经贸合作的基石,供应链安全是全球共同的利益所在。荷兰政府若继续一意孤行,坚持错误立场,不仅会错失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还将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严重后果。
中方始终认为,解决争端的唯一正确途径是回到法治轨道,尊重企业合法权益,遵守市场规则与国际惯例。希望荷方能够认清形势,摒弃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理念,拿出真诚合作的意愿,与中方共同推动全球半导体产供链回归稳定畅通,这既符合中荷双方的根本利益,也是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应有贡献。
![]()
在经济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没有任何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唯有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坚守契约精神和国际规则,才能共同抵御风险挑战,实现全球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荷兰安世半导体风波再次证明,任何将经贸问题政治化、以邻为壑的做法,最终都将被时代潮流所抛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