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铁十六局摊上大事了。有记者在包银高铁银川至巴彦浩特支线施工现场发现,本该坚不可摧的桥梁橡胶板,竟然像豆腐渣一样一扯就断。这事儿一曝光,可把中铁十六局的领导们急得够呛,估计这个周末都睡不踏实了。
![]()
图片来源网络
要说这橡胶板可不是小玩意儿,它可是桥梁的"减震器"和"防水阀"。按照国家标准,这种三元乙丙橡胶板的拉伸强度至少要达到12MPa,可记者送检的结果只有1.78MPa,连标准的六分之一都不到。更离谱的是,检测发现这些橡胶板根本就不是三元乙丙橡胶,而是用便宜货异戊二烯橡胶冒充的。这就好比花大价钱买了块和田玉,结果发现是玻璃做的,这不是坑人吗?
记者在现场看到的情况更让人心惊。这些橡胶板不仅质量差,连个生产厂家的标识都没有,完全就是"三无产品"。专业人士一看就摇头:正常的橡胶板截面光滑平整,可这些劣质货断面粗糙得像蜂窝煤,还带着毛刺。这要是用在铁路上,不出问题才怪。
![]()
图片来源网络
面对记者的质疑,中铁十六局项目部的回应也是漏洞百出。负责人先是说"不了解这种材料",后来又改口说"材料用得不多"。可实际上,他们光采购计划就有2.5万块,已经用了9000多块。更可笑的是,他们所谓的抽检合格报告,居然只检测了3块样品。这不是糊弄鬼吗?
监理单位的态度也让人无语。他们口口声声说抽检流程合规,可就是拿不出具体证据。这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不是明摆着给劣质材料开绿灯吗?
![]()
图片来源网络
要说这事儿背后的猫腻,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异戊二烯橡胶比三元乙丙橡胶便宜得多,用劣质材料替代,省下的可都是真金白银。可铁路建设不是儿戏,这关系到千千万万旅客的生命安全。中铁十六局作为央企,本该把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现在却为了省几个钱,干出这种偷工减料的事,这不是自己砸自己的招牌吗?
专家说了,别看橡胶板不起眼,它要是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长期使用劣质橡胶板,会导致桥梁结构磨损、漏水腐蚀,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桥梁稳定性。这就像给高铁埋了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
图片来源网络
现在中铁十六局面临三个灵魂拷问:采购监管为什么形同虚设?质量把控为什么沦为走过场?安全意识为什么让位于成本控制?这些问题不解决,类似的丑闻恐怕还会重演。
截至发稿,中铁十六局的董事长还在装聋作哑。项目部虽然承诺"发现问题会更换",可9000多块劣质橡胶板已经铺下去了,第四批材料还在路上。这种亡羊补牢的做法,能挽回已经造成的损失吗?
说到底,央企就该有央企的担当。银巴铁路是包银高铁的重要支线,承载着沿线百姓的出行安全和发展希望。中铁十六局这次捅的娄子,不仅损害了企业形象,更动摇了公众对铁路建设的信任。
![]()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不禁要问:在基建狂魔的光环下,还有多少这样的"豆腐渣"工程?在追求速度和效益的同时,是不是该把质量安全放在首位?中铁十六局这次栽的跟头,给所有建筑企业都敲响了警钟:在工程质量面前,任何侥幸心理都是要不得的。
现在就看中铁十六局怎么收拾这个烂摊子了。是痛定思痛、彻底整改,还是继续敷衍了事、蒙混过关?我们拭目以待。毕竟,铁路安全无小事,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