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4日,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冠军总决赛在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共有6支参赛队伍进入冠军总决赛,贡献了一场技能比拼的盛宴。跟教育小微一起去比赛现场,看看他们的风采——
冠军团队
家门口的守护
——糖尿病并发症的社区精准防治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
项目的灵感,就源于团队成员汤学政在基层的一次次诊疗经历:面对因糖尿病足溃烂难忍的老人,他曾凭借竞赛中练就的VSD负压吸引技术显著提升创面愈合率;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赛跑”,更让他深刻体会到标准化查体流程对基层救治的重要性。
“基层需要什么,我们就钻研什么;临床痛点在哪儿,创新就指向哪儿。”带着这样的执念,团队打破临床医学与医学检验技术的专业壁垒,组建跨学科团队实现优势互补,让技术更贴合临床实际;依托学校附属医院(海棠医院)的真实诊疗环境,开展全真模拟训练,让每一次操作都对接基层诊室的真实场景,比如心电图仪操作、经口气管插管、体外心脏电复律等。同时,团队研发创新融合智慧医疗系统与智能设备,为破解“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救治难题提供了全新方案。这些创新成果,既瞄准了基层诊疗的“痛点”,更打通了“竞赛技能—临床实践—健康服务”的转化通道。
亚军团队
AI+工业机器人的
联轴器柔性智能装配系统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团队成员深入多家制造企业调研,发现企业里的联轴器装配一直依赖人工经验,这样扭力控制精度很低,质检效率低下。为此,他们大胆引入AI数字人实时决策系统,通过动态分析装配数据、智能推荐工艺参数,实现了扭力误差控制在±1%的突破性成果。“我们设计的复合夹爪既能抓取不规则零件,又能自适应调节夹持力,替代了原有重体力人工操作。”团队成员崔晨曦这样介绍。
团队设计出的这套智能装配系统不仅应用于比赛,他们还与浙江省一些机电企业合作,对企业原有的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改造后,企业的人力成本降低了2/3,装配故障率下降了50%,产品一致性显著提升。团队搭建的数字孪生平台,实现了企业生产全流程透明化管理。
数智驱动智慧生产
赋能区域高端化工产业发展
枣庄职业学院
项目直面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难题,以低浓度的酒精废液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创新工艺,最终制备出纯度高达99.5%以上的乙酸乙酯产品——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领域的高附加值化学品。他们摒弃传统耗时的间歇工艺,创造性采用“连续流反应精馏一体化”技术,将反应和提纯两个步骤合二为一,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耗。
无论是前段对酒精的高效提纯,还是在反应精馏塔中对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的优化,团队都展现出了惊人的控制精度,确保了最终产品的高品质与生产过程的稳定。项目成功实现了“变废为宝”,既解决了环保问题,又创造了经济价值,是一条完整的绿色循环经济路径。
季军团队
秦风新韵
——秦腔少年的戏曲研学之旅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中职部)
团队的目标是面向外国青少年,打造一个“可感知、可体验、可传播”的秦腔文化载体,由这群在数字时代成长起来的“Z世代”,在最新科技的加持下,为古老的艺术开路。
团队开发的“秦腔数字工具包”中的AR虚拟妆造体验模块,让精美的秦腔头饰瞬间就能“戴”在头上,并画上浓墨重彩的脸谱,一键就能“变身”剧中人。此外,VR剧场导览可让人身临其境漫步古戏楼;AI唱腔辅助系统可让零基础者跟随模仿;电子屏上同步的中英双语唱词,打破了语言壁垒。团队构建的“观·赏—学·玩—演·创”渐进式研学模式,让全世界更多年轻人都能感受到秦腔的酷。
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与
关键部件操作技能展示
东哈萨克斯坦技术大学
团队成员了解到新能源汽车热失控后留给乘客的逃生时间极短,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验,成功研发“精准七级检测技术”,将热失控预警后的疏散时间延长至宝贵的7分钟,为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此外,考虑到一线维修工程师的实际操作场景,他们创新性地引入了“语音交互系统”,让复杂的故障诊断变得直观、高效,极大地降低了技术门槛。
团队依托“鲁班工坊”的悉心培育,克服时差,通过线上平台,向远在天津职业大学的老师们请教核心技术。如今,团队已经开始利用他们的技术和设备,为当地社区提供新能源汽车的免费检测与科普服务,用所学知识回馈社会,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模块化智造技能工坊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
项目的灵感源自柬埔寨企业的实际需求。团队在柬埔寨一些工厂实地调研发现,由于本地技能人才短缺,企业价值高昂的进口设备频繁停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并非缺乏高端设备,而是本土技术能力与先进设备之间的“最后一公里”难题。为此,项目团队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外派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教师芮红艳的指导下,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团队多次研讨和反复打磨,提供了一套“人人能操作、本地可维护”的解决方案。
项目融合数字孪生技术与AI数字人助手,创建了高精度数字孪生模型,实时映射物理产线。同时,“模块化智造技能工坊”本身就是一个实践培训平台,让学生在维护真实设备的过程中系统掌握相关技能。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中国教育部等33家部委和行业组织联合举办的一项公益性、国际性职业院校师生综合技能竞赛活动,此次大赛首次设置东南亚、中亚、非洲、欧洲4个海外赛区,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为“职教出海”注入强劲动力。
大赛分初赛、复赛、总决赛3个阶段,共吸引来自76个国家的8956支队伍、3.3万余名选手参赛。
“我们以‘技能’这个全人类共同的语言为纽带,为世界各地的青年提供了技能比拼的国际舞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以技能比拼促进青年交流,以技能提升服务产业发展,以技能交流助力民心相通,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彭斌柏说。
此外,本次大赛围绕重点产业布局,共设42个赛道,并创新设置人工智能赛道,将参赛对象扩展至普通高中、普通本科学校在校生,有力构建了职普融通、共育高技能人才的新格局。
彭斌柏表示,大赛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设置海外赛区,助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一方面为中资企业在海外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持,服务中国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另一方面也为海外赛区所在地培养了技能人才,推动中外合作可持续发展。
文字 |张建新、栗雅婷、李丹、翟帆
来源 |综合自《中国教育报》、新华社客户端
更多教育信息
关注微言教育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