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文杰
![]()
金秋之季的2025年10月21日至23日,我十分高兴地应邀参加了陕西省交通作协与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文联联合举办的交通发展成就(西延活动高铁)作家采风团活动。与商子雍、莫伸、丁晨、朴实、傳晓鸣、赵刚、章立峰、高鸿、高亚东、张力锋、周迎春等一批老朋友一起进入西延高铁工地,那可是一次难得的非常愉快地采风活动呀!
这三天秋阳高照,似乎一下告别西安阴雨连绵,连城墙上都长了绿苔的潮湿发霉的日子。而今年又恰逢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真正是双喜临门。
西延高铁,建设标准为双线高速铁路,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总投资550多亿。线路建成投入运营后,西安至延安真正成了一小时可通达的“高铁时代”,这种奇迹令人难以想象。
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延安到铜川还没通火车。一次陕西著名作家李若冰,当时任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他从延安返西安坐小车途经铜川,因路途遥远颠簸,劳累过度,到铜川时直接让车停在我家门口,说他累得头昏脑涨,就在我家的沙发上躺倒,歇了半个多小时。你想当年没通铁路的道路是多么艰难呀!虽然若冰老师年龄才50多岁,但急于赶路坐小车把人都累成这样了。我虽然年轻,从1973年26岁时,开始从铜川坐长途客车到延安去采风体验生活,每次也都累得够呛。
如今一小时可通达西安至延安的西延高铁是多么大的进步呀!为了沿线人民群众出行便利,途中建有高陵、富平南、铜川、铜川北、宜君、黄陵、洛川、富县北、甘泉北、延安10座车站。
而西延高铁沿线两边的路域文化非常丰富,从丝绸之路起点、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博物馆,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出发,途经关中灵气聚汇的高陵,还是汉文帝诞生地、泾渭分明交汇处,关中的“白菜心”。再经秦代大将王翦的故乡富平县,位于富平与阎良之间的中华郡,还是黄帝荆山铸鼎之地。
再就是铜川站,这里是我生活了十六年的一座城市。可以说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对这里熟悉得一塌糊涂。铜川火车站,朝东能看到药王山。我对药王山的孙思邈崇拜得五体投地。我写过在西安给长孙皇后治病引线诊脉,《长寿药王孙思邈》《药王孙思邈的“学医疗亲”》《西安药王洞说药王》《“敬德追袍”在灞桥》《南院门的“春发生”》等十余篇文章都写到了药王孙思邈。
药王孙思邈位列耀州的“一圣四杰”之中。还有唐代的大书法家柳公权、北宋山水画大师范宽,范宽为北宗山水画领袖。还有西晋哲学家傳玄、隋唐史学家令狐德棻。都是华原(今耀州人)。
这里还有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1932年创办的,被称为“南有瑞金,北有照金”的照金革命根据地。
铜川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耀州窑博物馆,有唐三彩和宋代青瓷。国家一级文物倒流壶、黑釉塔式罐等镇馆之宝。现代人物中有考古学家西安半坡遗址的发现开掘人石兴邦。以及长安画派的石鲁、何海霞、修军,都在铜川的中心文化馆、庄里陶瓷厂、耀县文化馆工作生活过。再就是作家路遥在铜川的陈家山、鸭口矿体验生活,创作出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并挂职担任铜川矿务局宣传部副部长。
西延高铁的下一站是宜君。宜君隧道是西延高铁的重点难点工程,也是全线最长隧道,全长17.5公里。宜君还传说是彭祖的故里,有孟姜女哭长城的哭泉,玄奘大师译经,圆寂之地的唐代玉华宫。还有魏长城遗址。
黄陵站为“人文初祖,华夏魂脉”的黄帝陵。《史记》记载的“黄帝崩,葬桥山。”其所葬桥山就在黄陵县。黄帝陵位于桥山之颠,山下有创建自汉代的轩辕庙。1961年黄帝陵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古墓葬第一号”。看来,位于中国大地原点附近的黄帝陵,一直是中国人祭奠黄帝的历史最悠久、最权威的地点,无愧于中华民族第一圣地的称号。轩辕庙门内左侧威然耸立的“轩辕柏”,此柏号称世界古柏之父,相传此柏为黄帝亲手所植,被称作“黄帝手植柏” 。黄陵周围的桥山上有8万多株古柏,树龄上千年的就有3万多株,是我国最大的古柏群。快达轩辕庙山顶时,路旁立一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的下马石。于是我突然设想,建议高铁建设时有关部门应在黄陵高铁站与黄帝陵轩辕庙之间栽植柏树,使这条祭拜黄帝的路变成一条绿色之路。
![]()
西延高铁途经洛川站,而洛川会议地址,在中国革命历史上也十分重要,1937年党中央在这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形成了全民抗战的统一战线。另外洛川的苹果也享誉全国。
西延高铁途经富县,一千多年前诗圣杜甫,带着妻儿从奉先(今蒲城县)来到富县羌村,为躲避安史之乱,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富县的直罗镇名气也很大。1935年11月21—26日,中央红军在这里打了一个大胜仗。直罗镇战役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西延高铁的最后一站就是革命圣地延安。延安高铁站是在原站基础上,进行扩能升级改造成为唯一一座集高铁与普铁的现代化客运站。给人眼前一亮地震憾。
地处革命老区的中铁二十一局西延站13标项目,工作也是十分艰苦的,一个工段技术员胳膊受伤。但他怕离开岗位看病,换上的人不熟悉,而误工期。于是他轻伤不下火线,坚持一线不去住院治疗。这种吃苦耐劳的牺牲精神,而令我敬佩。
而地处西延站中铁六局前11标段施工单位,特别关心对下一代的教育,他们对驻地的甘泉县关家沟村考上大学的学生给予资助,考上985重点大学三千元,一下坚持了五年。他们不但为修建高铁出大力做贡献,而且关心社会公益事业,而这些精神无疑是受到延安老区革命前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召,更是令我感动。
![]()
革命圣地延安的宝塔山、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延安革命纪念馆,以及南泥湾等革命遗址。都是光耀千秋的红色历史,是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传承延安精神圣地。
西延高铁路网地位十分重要,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无疑堪称中国高铁路域文化的制高点和天花板。
一路从西延高铁走来,而处处让人铭心而刻骨的惊艳。这条路不仅又是一条革命之路、历史之路,也是一条旅游之路、文化之路。
西延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包(银)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正在建设的西渝高铁、延榆高铁共同形成南北大通道,是陕西省“米”字型高铁网主骨架的重要构成……无不令人印象深刻。
笔者建议在西延高铁路上专门辟出场地,搞一组群雕像,路侧边墙上搞宣传壁画,尤其是在几个服务区内,突出展现中国优秀文化的绘画、书法、雕塑等传世名作。我以为这是我们交通修路人义不容辞的一种文化自觉。让行走这条路上的国内外的客人们,为中华民族文化而骄傲自豪。
2025年10月26日第一稿
2025年11月3日第二稿
![]()
朱文杰:1948年生于西安,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西安市文史馆馆员、“老西安研究中心”主任,西安市诗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西北大学中国节庆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安秦砖汉瓦研究会副会长、西安长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西安城墙历史文化研究会研究员、西安饮食股份公司首席文化顾问。
曾任《陕西百年文艺经典.诗歌卷》主编、《太白诗丛》主编、《诗书画文丛》主编、《大地文化丛书》主编、《西安城墙(文化卷)》主编、《中国名家书画文库》主编。《情系黄土地~陕西知青老照片》主编、《集邮年华》主编、《集邮情怀》主编、《国家名片上的丝绸之路》主编,还担任《名人眼中的碑林》《名人看未央》《名人话未央》《十说碑林》特邀编审。
出版诗集《哭泉》《灵石》《梦石》《朱文杰诗集》(上下卷);报告文学《老三届采访手记》;散文集《清平乐》《拾穗集》《长安回望》《吉祥陕西》(上、下卷),2019年《记忆老西安》(第一卷上下册),2020年《记忆老西安》(第二卷上下册),2021年《记忆老西安》(第三卷上下册),2022年《记忆老西安》(第四卷上下册),2023年《记忆老西安》(第五卷上下册),《碑林老字号》《长安吉祥说》(四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