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中工网)
![]()
今天是联合国糖尿病日,2025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11月9日,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人民卫生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2025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科普传播活动在北京举办。
多领域专家就提升糖尿病患者幸福感、关爱职场糖尿病人群以及健康生活方式干预等内容进行分享。人民卫生出版社在活动上发布了“健康中国·你我同行”科普读物《控糖生活指南》。
关注职场糖尿病
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简称WDD),定于每年的11月14日,这一天是胰岛素共同发现者弗雷德里克·班廷爵士的生日。
2025年度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2025年世界糖尿病日的口号是“了解更多,行动更多,关注职场糖尿病”。
每10位糖尿病患者有7位处于劳动年龄段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的数据,在全球范围内,每10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7位(约 4.12亿人)处于劳动年龄段。在工作场所,他们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污名化、歧视、排斥、焦虑,以及缺乏获得照护与支持的渠道,这些都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
许多糖尿病患者难以在工作与健康之间取得平衡
对数以百万计的职场人士而言,糖尿病是一种每日相伴的现实——但在工作环境中,它往往成为压力、污名与恐惧的来源。
尽管企业对员工身心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强,许多糖尿病患者仍难以在工作与健康之间取得平衡,不得不隐瞒病情或不敢公开。这种持续的挣扎不仅损害心理健康,也限制了职业发展。
世界糖尿病日关键数据
全球有5.89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其中10人中有7人处于工作年龄。4人中有3人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近一半的糖尿病成年人尚未被诊断。
国际糖尿病联盟调查显示,4人中有3人因糖尿病而经历过焦虑、抑郁或其他心理健康问题。5 人中有4人表示曾经历过糖尿病倦怠。
同时,与其他患者相比,职场糖尿病患者面临着来自职场环境的额外困境。
当前职场人群糖尿病处于攀升趋势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潘琦教授在主旨报告中谈到,受长期久坐、缺乏运动、不健康饮食、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以及其他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叠加影响,当前职场人群糖尿病处于攀升趋势。
潘琦提醒:“如果职场人士身体出现以下信号:夜尿增多、身体常有倦怠感、看东西时事物模糊且不能用眼病来解释、没有减重但体重下降、皮肤出现疖肿,要警惕是糖尿病前期。”
职场糖尿病管理急需重视
潘琦表示:“体重管理以及饮食调整、规律运动、保持健康习惯仍然是预防糖尿病的基础和关键。”
潘琦认为,职场糖尿病管理急需各方共同重视,构建以早期筛查、体重管理和心血管防控为核心的新型干预体系,同时兼顾职场患者的心理健康和血糖管理并重。
超过80%2型糖尿病患者与肥胖及身体惰性有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营养研究室主任常翠青教授介绍,超过80%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肥胖及身体惰性有关,运动干预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发病。
她以很多糖尿病患者还是竞技运动员来举例说明糖尿病并不可怕。“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管理好血糖,运动就是一个很好的手段。比如每周3到5天每次不少于30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循序渐进,逐渐增加。”
常翠青提醒糖尿病患者需要做适当的抗阻运动来加强肌肉锻炼,“肌肉是糖和物质代谢的最佳场所,有了健康的肌肉就有了更好的糖脂代谢的基础,也会对血糖管理尤其是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有非常好的作用。”
专家为职场人群控糖支招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刘爱玲副所长介绍,当前我国居民饮食习惯存在主食过于精细、畜肉吃得过多、蔬菜水果奶豆摄入少,口味偏重等挑战。
她建议通过“食物定量但多样、少油少糖少盐但不寡味、控制总量但增加用餐频次、家庭提供健康饮食环境”等措施来提升糖尿病患者的幸福感。她还为职场人群控糖支招:点外卖时主动向商家提出少盐少油少糖的需求及食物选择上多样化。
“三知一管”及常备“一秤一尺一日历”
在体重管理方面,中国疾控中心慢病和老龄健康管理处赖建强处长提示要强化自我健康管理,做到“三知一管”(知晓健康体重标准、知晓自身体重变化、知晓体重管理方法、科学管理自身体重)及常备“一秤一尺一日历”(体重秤、腰围尺、体重管理日历)。
赖建强提醒,不同人群的体重管理目标不同,超重肥胖者需科学减重,儿童青少年要控制体重增速,老年人应保持肌肉骨量,特殊人群则需要专业医生指导。
科学制定运动处方尤为重要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路瑛丽研究员分享了“全民健身与及职场人群身体活动推荐”报告。她提到,科学制定包含运动目的、方式、强度、时间、频率、总量、进阶和注意事项的运动处方尤为重要。为保证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尤其是慢病人群,建议运动前由专业人士进行健康检查、风险筛查及运动能力评估,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并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及运动后的拉伸活动。
聚焦
糖尿病患者如何调整饮食习惯?
1.规律进餐
保持一日三餐或少量多餐,避免因过度饥饿导致暴饮暴食,有助于胰腺规律地分泌胰岛素,维持全天血糖稳定。
2.改变进餐顺序
可尝试“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最后吃主食”的进餐顺序,有助于减少餐后血糖波动。
3.细嚼慢咽
放慢进食速度,给大脑充足时间接收“饱腹”信号,有助于防止过量进食。
工人日报客户端《乐健康》第710期
工人日报记者 姬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