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全球金融市场迎来一则重磅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宣布即日起暂停以人民币等非美元货币计价的期货合约结算,理由是“非美元合约缺乏流动性、维持成本过高”。
这一决策不仅引发市场震动,更在全球矿产贸易和金融领域掀起广泛讨论,作为全球金属定价的核心枢纽,LME的每一次调整都牵动着世界经济的神经,而此次针对人民币的举措,背后隐藏的深层逻辑与国际金融格局变迁紧密相关。
![]()
长期以来,美联储通过“降息推高价格、加息制造暴跌”的周期性操作,配合LME的定价机制,让美国资本得以低价收购全球矿产资源,完成了一轮又一轮的财富转移。
这种美元主导下的全球定价体系,使美国在资源争夺中始终占据主动,然而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和矿产资源最大采购方,这一格局正悄然发生改变。
![]()
从中东的石油、俄罗斯的天然气,到非洲的铜钴、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越来越多的大宗商品贸易开始接受人民币计价,美元的收割路径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事实上LME暂停人民币合约的理由在数据面前显得站不住脚,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计价金属期货日均交易量已近50万手,较三年前增长近三倍,流动性充沛。
上海期货交易所2025年7月的成交量达2.29亿手,成交金额高达19.57万亿元,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同期成交金额也超过2.78万亿元。
![]()
如此庞大的交易规模,无疑证明了人民币计价合约的市场活力和全球影响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LME此次暂停不仅针对人民币,还波及欧元、日元甚至英镑合约,这种“一刀切”式的做法,宁可牺牲盟友利益也要阻滞人民币,充分暴露了其背后维护美元霸权的真实意图。
此次决策的时间节点也颇为微妙,就在一个月前,全球最大铁矿石企业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刚刚同意将30%的铁矿石现货交易改用人民币结算。
![]()
这一突破不是偶然,而是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联合国内买家暂停采购必和必拓美元计价铁矿石后的结果,作为全球70%以上铁矿石的进口国,中国的强大市场需求让供应方不得不做出妥协。
与此同时,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力拓等矿企也纷纷接受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在大宗商品领域的认可度持续攀升。
美国正步入新一轮降息周期,此时狙击人民币,显然是希望在美元流动性宽松之际,遏制人民币对美元结算体系的冲击。
![]()
LME的算盘很清楚:通过暂停人民币合约,迫使贸易商回归美元结算体系,巩固美元计价霸权。
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交易所只是平台,矿产资源的最终流向取决于工业生产的实际需求。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消耗着绝大部分铜、铝、铁矿石等关键矿产,这种刚性需求不是行政命令所能割裂的。
![]()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伏击”,中国企业和金融市场展现出强大的应变能力,多家金属企业迅速调整结算方式,直接与海外供应商签订人民币结算长期协议,放弃LME中间环节。
金融市场也迅速补位,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LME宣布暂停人民币合约后,及时推出香港金属期货合约,凭借连接内地与全球的独特优势,承接国际资本的交易需求。
港交所不断优化新股定价机制、下调最低上落价位,强化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功能,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形成互补,共同构建人民币计价的金属交易体系。
![]()
而全球资本的流向变化更能说明市场的真实选择,2025年以来,跨境人民币业务持续爆发式增长,上海铜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已站上88300元/吨,沉淀资金规模达487.58亿元,成为仅次于黄金的第二大商品期货品种,吸引大量国际机构参与。
第三季度,全球用人民币结算的金属交易规模同比增长40%,连宝马、大众等国际巨头都开始用人民币结算,这正是资本用脚投票的真实写照。
![]()
更关键的是,12月即将召开的金砖国家会议,将成为人民币定价权提升的重要契机,巴西是全球第二大铁矿石出口国,南非铂族金属产量全球第一,俄罗斯镍矿储量占全球20%。
这些矿产大国普遍希望摆脱美元束缚,若能在会议上达成人民币结算协议,人民币在全球金属定价体系中的话语权将大幅提升。
如今全球金属定价已悄然转变为“双轨制”:一轨是美元主导的LME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另一轨是人民币主导的上海期货交易所。
![]()
过去只能用美元交易,如今多了人民币这个选择,而且人民币结算更稳定、更方便,美国试图通过印钞、结盟、限制交易所来维持美元霸权,短期内或许能搅动市场,但长期来看,资本总是追逐稳定与收益,谁的货币更稳、谁的市场更有活力,资本就会流向哪里。
LME暂停人民币交易,表面看是人民币“出局”,实则推动中国加快构建自主交易体系,美国组建矿产联盟,看似垄断资源,实则暴露出对中国市场的高度依赖。
![]()
未来随着上海期货交易所影响力持续提升、金砖国家合作不断加深,人民币在全球金属定价体系中的话语权必将日益增强。
归根结底,美国针对人民币的这一“伏击”,最终反而成为人民币崛起的催化剂,全球金融的规则,早已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
![]()
人民币的崛起,不是要取代谁,而是为全球市场提供更多选择,让定价权更加公平合理。
越来越多的资本选择“弃美投中”,这场定价权博弈的格局,已经悄然明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