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接连传出两个看似关联不大、却共同指向同一战略焦虑的重磅消息。
其一,美国财长贝森特兴奋地宣告,美国时隔25年终于制造出第一块本土稀土磁铁,似乎预示着摆脱中国供应链“卡脖子”的时刻即将来临;
其二,美国陆军公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准备在未来两到三年内采购百万架无人机,并明确要求将中国彻底排除出供应链。
这两件事,似乎为美国人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
然而,当我们将这幅蓝图置于现实的聚光灯下审视时,看到的却更多是战略上的急切与产业基础上的力不从心。
一块磁铁的政治作秀
美国财长贝森特在一家稀土加工中心高调展示的那块磁铁,被赋予了非凡的政治象征意义。
他宣称,这是美国制造业复兴的里程碑,是中国“卡脖子”策略的终结。
不过,他的这番言论,与其说是对产业现实的客观描述,不如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宣传,旨在安抚国内对供应链安全的深层焦虑,同时也是在为特定政治议程背书。
然而,一块实验室样品或小规模试产的磁铁,与撼动一个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完全是两个维度的概念。
美国想要凭借这块磁铁就宣告“稀土自由”,显然是低估了中国在该领域真正的优势所在。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中国的王牌,从来不仅仅是拥有全球近一半的稀土储量,而是经过数十年深耕细作,建立起的一套完整、高效且成本极低的“从矿山到磁铁”的全产业链体系。
这个体系涵盖了开采、分离、提纯、冶炼直至生产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等所有环节。
特别是在技术壁垒最高的分离和精炼环节,中国拥有全球约90%的产能,能够将重稀土提纯至“99.9999%”的超高纯度,这是其他国家短期内难以企及的技术高峰。
相比之下,美国本土的稀土精炼能力几乎为零,其开采出的稀土矿石,绝大部分仍需运往中国进行加工。
因此,即便美国能够解决从0到1的技术问题,造出样品,但从1到100万的产业化过程,才是真正无法逾越的难关。
![]()
这其中涉及到技术成熟度、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控制、以及配套设备和专业人才的培养等一系列复杂问题。
有专家预测,美国若想从零开始构建一条安全、独立的稀土供应链,至少需要10到20年的持续投入。
更何况,稀土产业化不仅是技术和资金的竞赛,也是一场成本的较量。
在没有中国成熟产业链的成本优势下,美国生产的稀土产品价格可能是中国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这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几乎不具备竞争力。
所以,贝森特的高调表态,更像是一种策略性的“喊话”,试图向中国施加压力。
但现实是,美国在稀土问题上依然处于被动局面。
中国的稀土管控政策,核心是“立规矩”而非简单的“卡脖子”,旨在确保这一战略资源不被用于危害地区稳定的军事目的。
美国想要绕开规则,另起炉灶,但这块小小的磁铁,显然还不足以支撑起如此宏大的产业野心。
百万无人机的宏大订单
如果说稀土磁铁的突破还停留在象征层面,那么美国陆军百万架无人机的订单,则是对未来战争形态的一次激进预判和具体实践。
这一计划的背后,源于对俄乌冲突战场的反思。
在那片土地上,小型、廉价、可大量消耗的无人机,已经成为主导战局、造成七八成伤亡的关键力量,其每月上万架的战损速度,彻底颠覆了传统武器装备的消耗概念。
美军意识到,未来的战场正从以坦克、战机为核心的“平台中心战”,加速转向以无人机蜂群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网络中心战”。
在这种高消耗的作战模式下,谁拥有更强大的无人机生产能力和更具韧性的供应链,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因此,美国陆军部长德里斯科尔提出的百万无人机计划,本质上是对五角大楼此前“复制者”计划的大幅升级,其核心目标有两个:
![]()
一是快速提升美军在未来战争中的装备数量优势;二是借此庞大订单刺激国内制造业,构建一条“去中国化”的自主可控供应链。
然而,他们这个宏伟的构想撞上的,却是冰冷的工业现实。
美国当前的国防工业体系,早已习惯了为F-35、航空母舰这类高精尖、高利润但产量极低的武器服务,对于大规模、低成本、快速迭代的消耗品生产模式,显得格格不入且力不从心。
我们可以通过一组数据直观感受这种反差。
目前,美国陆军每年仅采购约5万架无人机,要在两到三年内完成100万架的采购,意味着日均产量需要从一百多架飙升至近千架。
这对于现有生产线来说,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援助乌克兰的行动已经暴露了美国军工产能的窘境:155毫米炮弹的月产量耗费一年时间才艰难爬升到8万发,而俄罗斯一年的产量就高达450万枚。
连相对简单的炮弹生产都如此吃力,更何况是构造复杂得多的无人机?
![]()
真正的挑战在于,一个强大的无人机产业,必须根植于一个繁荣的民用市场,以此来摊薄成本、推动技术迭代、并维持庞大的生产规模。
而在这个领域,中国拥有着美国难以比拟的绝对优势。
以大疆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占据了全球民用无人机七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国内拥有超过2300家无人机研制企业,形成了庞大而完整的产业链。
外媒估计中国无人机的月产量可达50万至70万架。这种植根于民用市场的强大工业基础,使得“军民融合”的转化极其高效,可以迅速满足需求。
反观美国,其“天空铸造”项目试图通过军方订单来“重振美国工业基础”,这本身就陷入了一个逻辑悖论:
它需要一个强大的工业基础来完成这个订单,但它发起这个订单的目的却是为了建立这个基础。
因此,美国的这些设想注定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参考资料:
美财长这就吹上了:25年来首块美国造稀土磁铁,结束中国“卡脖子”——观察者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