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糖尿病药物伤肝伤肾吗?加速糖尿病病情恶化的十个误区

0
分享至



51岁的张阿姨最近总是发愁。她患糖尿病多年,刚调整了降糖药,却总听到邻居们说“吃药伤肝又伤肾,副作用大得很”。

一次在小区晨练,她悄悄问一起遛弯的刘大姐:“你是不是也不敢按剂量吃药?”没想到,刘大姐摇头苦笑:“我侄女还专门从网上买了偏方,就是怕药物伤身。可你看我,最近肚子总疼,也搞不清是药副作用,还是没控好血糖。”



现实生活中,类似疑虑并不少见。

很多糖友怕“药物伤肝伤肾”,私自减药、停药,甚至采信一些流传甚广的“绝招”。但事实真如传说所言吗?

其实,规范使用的降糖药物,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并不会像谣言说得那样“伤身”。但如果你走进用药和控糖的“10大常见误区”,疾病进展速度可能超乎你想象。

更关键的是,很多糖尿病人病情反复、肝肾损害,恰恰不是药物惹的祸,而是自己踩中了误区。“不是你以为的副作用,而是观念出了大问题”,接下来我们一一剖析这些误区,你绝不能再大意。

首先要澄清一个事实:绝大多数经临床验证、广泛应用的糖尿病降糖药,“只要规范用药、定期测,并不会直接导致严重肝肾损害”。

国家权威指南、美国ADA、《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等多项权威共识指出,主流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DPP-4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等,绝大多数肝肾功能正常者均可安全长期使用。只有极个别人因本身有重度肝肾疾病,才须特殊监控或调整剂量。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与代谢中心2022年数据表明,67.8%长期服用标准剂量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其肾功能指标并无明显异常,且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未正规用药者。

部分药物如磺脲类和胰岛素虽有一定低血糖风险,但针对“肝肾损害”并非主因,出问题多与个体基础疾病相关。

“所谓药物毒副作用,其实远低于血糖失控对肝、肾、视网膜、神经等靶器官的伤害。”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刘教授强调,如果患者过度担心副作用私自停药,反导致糖尿病并发症风险增加,进而可能引发肝功能异常、肾损害等连锁反应。



误区一:自行停药/减量,觉得“药会伤身”

事实上,未按医嘱用药,血糖波动大,更易促进肝肾等器官损害。北京某三甲医院2023年统计,62%的糖尿病患者因私自停药导致病情加重,远高于“副作用”引起的器官损伤。

误区二:偏听“纯天然无副作用”保健品,轻信秘方

不少宣传无依据、成分不明的“神药”,反倒可能诱发药物性肝肾损伤或延误正规治疗。“花钱买假安心,不仅伤肝肾更伤钱包。”



误区三:“血糖正常就能随意吃喝”

餐后高血糖才是损伤肾脏的主力,长期忍不住暴饮暴食,哪怕空腹血糖好看,肝肾负担也会悄悄加重。

误区四:完全不运动或只暴力健身

无氧爆发运动或完全放弃活动都不利于控糖。哈佛大学健康医学杂志建议,每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150分钟,血糖-肝肾指标较未运动者异常率低12.6%。

误区五:只测空腹血糖,忽视糖化血红蛋白和尿蛋白检测

糖尿病并发症往往“慢性无声”,定期查糖化和尿常规,才能早防肝肾损害,提前干预。

误区六:听说胰岛素会上瘾,坚决不打针

医学实证显示,规范胰岛素治疗可显著减少糖尿病肾病、脂肪肝等并发症发生率。“成瘾”一说无科学依据,千万别被谣言误导。



误区七:长期大量饮用“无糖饮料”,认为可放心替代

权威调查发现,重度依赖无糖饮料者,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高出控制组8.9%,主要因代谢紊乱、摄入添加剂导致“肝酶飙升”。

误区八:不规律作息,常年熬夜

夜间激素水平紊乱会大幅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糖尿病肾病风险,养成良好作息才能“护肝护肾”。

误区九:随意增减其他慢病用药(如降压药、降脂药)

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的糖友,如未规范用药,肝肾并发症发生率增加13-21%。

误区十:轻信网络谣言和“病友偏方”,忽略专业医生建议

任何健康决策都应以正规医疗建议为准,自作主张易误入歧途。



配合医生,坚持用药,不盲目减停

与医生保持沟通,定期复查肝肾、生化等指标,绝不自行调整降糖方案。

均衡饮食,牢记控糖四字诀“少油、少盐、少糖、控总量”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建议:主食粗细搭配,少甜少油,每餐约一小碗饭,避免暴食。

适度有氧+轻量阻力运动

走路、快步、游泳、健身操混合,每周至少5天,让肝肾更健康。



规律作息,保证睡眠

尽量每晚10点前入睡,保持7小时以上优质睡眠,帮助内分泌平衡。

科学选用健康食品,慎信保健品

切忌用“健康噱头”替代正规治疗。新食物先咨询医生,不盲目尝试网红产品。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今年以来,中国已经垮塌了3座特大桥

今年以来,中国已经垮塌了3座特大桥

基本常识
2025-11-14 23:37:04
特朗普对高市涉台言论表态!想在餐桌上,还是在菜单里?

特朗普对高市涉台言论表态!想在餐桌上,还是在菜单里?

华山穹剑
2025-11-14 21:36:14
赵薇49岁突传逝世消息,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已证实

赵薇49岁突传逝世消息,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已证实

领悟看世界
2025-11-15 01:44:47
狂妄至极!日本大使:从未接受过“一个中国”政策,不需要撤回

狂妄至极!日本大使:从未接受过“一个中国”政策,不需要撤回

梁讯
2025-11-15 14:35:07
李兰娟院士提醒:过了60岁,体检主要查这4大项,别随便乱查

李兰娟院士提醒:过了60岁,体检主要查这4大项,别随便乱查

宝哥精彩赛事
2025-11-15 11:51:48
张展硕再胜潘展乐!4×200米自由泳接力:山东队力压浙江队摘金

张展硕再胜潘展乐!4×200米自由泳接力:山东队力压浙江队摘金

全景体育V
2025-11-15 20:49:52
做美甲+扎辫子!U22国足输越南罪人遭批:娘娘腔 1个月几次大姨妈

做美甲+扎辫子!U22国足输越南罪人遭批:娘娘腔 1个月几次大姨妈

风过乡
2025-11-15 17:49:15
熊猫杯首胜!U22国足成功复仇,237天两胜韩国,连破两大魔咒

熊猫杯首胜!U22国足成功复仇,237天两胜韩国,连破两大魔咒

奥拜尔
2025-11-15 21:31:55
宋佳获得金鸡奖最佳女主角

宋佳获得金鸡奖最佳女主角

界面新闻
2025-11-15 21:48:28
钱再多有什么用?57岁李克勤家丑曝光!一个败家子毁了全家

钱再多有什么用?57岁李克勤家丑曝光!一个败家子毁了全家

林轻吟
2025-11-14 09:20:39
燕梳楼:如果日本驱逐薛剑,就是向中国宣战!

燕梳楼:如果日本驱逐薛剑,就是向中国宣战!

燕梳楼频道
2025-11-13 12:44:36
楼继伟称房地产将持续低迷,需提高财政赤字支持房地产转型

楼继伟称房地产将持续低迷,需提高财政赤字支持房地产转型

风向观察
2025-11-15 14:32:21
从火爆全国到集体关门,兰州拉面为啥逐渐消失了?被坑过后就懂了

从火爆全国到集体关门,兰州拉面为啥逐渐消失了?被坑过后就懂了

米果说识
2025-11-15 14:31:57
新甲午战争?这次中国要摧毁日本的军国意志,要击沉日本岛,要雪百年之耻!

新甲午战争?这次中国要摧毁日本的军国意志,要击沉日本岛,要雪百年之耻!

李光满说
2025-11-13 20:24:13
又一科技巨头暴雷!5000人近10亿被套,人去楼空,老板已跑路?

又一科技巨头暴雷!5000人近10亿被套,人去楼空,老板已跑路?

八斗小先生
2025-11-14 17:43:11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29 07:55:03
婚宴散席后回收喝剩茅台,主家多次追要在酒店窗帘后找到3箱,酒店否认服务员藏匿,双方已报案

婚宴散席后回收喝剩茅台,主家多次追要在酒店窗帘后找到3箱,酒店否认服务员藏匿,双方已报案

大风新闻
2025-11-15 20:03:32
全运会乒乓球:首个11:0诞生!王曼昱拒绝让球,樊振东3:1大逆转

全运会乒乓球:首个11:0诞生!王曼昱拒绝让球,樊振东3:1大逆转

国乒二三事
2025-11-15 07:51:35
钧正平:中国网友满屏“一言为定”回应高市早苗妄言,是最有力的民意宣言

钧正平:中国网友满屏“一言为定”回应高市早苗妄言,是最有力的民意宣言

澎湃新闻
2025-11-15 13:41:30
祸害央视乡村剧?大浓妆锥子脸假鼻梁,别辣观众眼睛了

祸害央视乡村剧?大浓妆锥子脸假鼻梁,别辣观众眼睛了

冷紫葉
2025-11-14 17:33:13
2025-11-15 23:51:00
何蕥室内设计
何蕥室内设计
分享室内设计经验,避坑知识分享。
1332文章数 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420米!迪拜魔幻的“旋转建筑”,是未来趋势还是痴人说梦?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