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青海纪检监察11月13日消息,为进一步严明纪律,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释放全面从严、一严到底强烈信号,通报已查处的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其中包括,西宁市城西区原副区长于媛媛违规接受宴请、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
2016年至2024年,于媛媛多次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安排的宴请及旅游活动,多次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所送皮草大衣、珠宝首饰等高档礼品及礼金,长期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提供的交纳水电费、物业费、家政清洁等服务。
当一名副区长连家中水电费、物业费、家政清洁费都要由管理和服务对象“代劳”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官员的堕落,更是一种权力观的彻底扭曲。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原副区长于媛媛的案例,以其触目惊心的细节,勾勒出一个将公共权力异化为个人提款机的贪婪形象,令人深思。
从2016年至2024年,长达八年的时间里,于媛媛享受着全方位的“特权服务”,从宴请旅游到皮草珠宝,从礼金收受到生活缴费,几乎构建起一个由他人买单的寄生式生活体系。这种细水长流式的腐败,比起一次性的大额受贿更具隐蔽性,也更能反映出一个官员对权力寻租的习以为常。
于媛媛的腐败轨迹呈现出明显的“全方位、全周期”特点,她不仅在大额财物上伸手,更在日常生活开支上精打细算,将家庭日常消费转嫁给管理和服务对象,这种“苍蝇肉也是肉”的贪婪心态,暴露了她将权力用到极致的扭曲价值观。当一名官员连最基本的生活开支都要他人承担时,其公私界限的模糊程度已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更值得关注的是,于媛媛的腐败行为贯穿了她的整个职务晋升过程,从区文体旅游科技局局长到财政局局长,再到副区长,她的权力在增大,腐败的胃口也在同步增长。甚至在2024年7月被公示拟提任县区领导班子副职后,她仍未收敛,直至8月任副区长后继续违纪违法,这种“边腐边升”的现象,暴露出监督机制在某些环节的失灵。
于媛媛案例中“搞封建迷信活动”的细节同样引人深思,一些落马官员往往在理想信念崩塌后,转向封建迷信寻求心理安慰,这已成为腐败官员的典型特征之一。当一个人失去了对法治和道德的敬畏,便容易陷入各种光怪陆离的精神寄托之中。
这起案件也反映出“四风”问题的顽固性和隐蔽性,在上面三令五申之下,仍有官员变着花样搞“吃喝旅游全报销、生活开支他人付”的把戏,说明纠治“四风”必须常抓不懈。那些看似“小事”的水电费、物业费,恰恰成为了检验官员廉洁自律的试金石。
于媛媛最终选择主动投案,体现了反腐败高压态势的震慑作用,但更重要的是,此案警示我们,权力的监督不能留有死角,对于干部的生活细节同样需要给予足够关注,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背后的“微腐败”,往往是更大腐败的开端。
从于媛媛案可以看出,当前反腐败斗争面临着新挑战,腐败行为更加隐蔽化、日常化、长期化,这就要求我们的监督体系更加精细化,既要关注官员的重大经济往来,也不能忽视其日常生活方式的异常变化。
只有当每一名公职人员都将“公私分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才能从根本上铲除滋生“于媛媛式”贪官的土壤,还政治生态一片清朗天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