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记者从近日举行的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两周年新闻发布会获悉:截至今年10月,《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改革试点任务落地及阶段性成效达81.5%,提前完成第二年80%以上的目标;今年1-9月,新疆自贸试验区进出口额实现1553.31亿元,占全疆比重近40%,在对外贸易、投资开放、产业集聚等领域示范带动作用日益突出。
建立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商务厅党组书记、新疆自贸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主任李轩表示,两年来新疆自贸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在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人员流动便利化、政府管理创新、金融开放创新、产业发展、营商环境、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形成了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制度创新成果,充分彰显了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
两年来,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方面,《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施行,出台各类支持政策69项,下放自治区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45项;制定《高层次人才认定及服务保障办法(试行)》等政策,将“丝路人才卡”服务延伸至外籍技术人才,深化人才服务保障;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打造立足新疆、面向国内、辐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服务高地。
![]()
今年8月,第十五届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在喀什举办。殷悦 摄
开放型特色产业发展上,怀柔实验室新疆基地、国家级棉花棉纱交易中心、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等相继建成,全疆首台氢能源客车下线,乌鲁木齐片区甘泉堡区块形成“能源-电解铝-高纯铝-电子铝箔-电极箔”产业链,服装商贸、通用航空、生物医药等产业优势更加突出。
联通欧亚的综合物流枢纽作用显著增强,加快中欧(亚)班列通道优化,实现“抵站直装”在中欧(亚)班列中的全面应用,“铁路快通”模式快速推广,通关时间从3天压缩至1天,国际班列开行列次占全疆的89.21%;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累计运营国际客运航线28条,通达18个国家、24个城市;累计运营国际货运航线36条,通达22个国家34个城市。
![]()
今年6月,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在乌鲁木齐举办。殷悦 摄
对外贸易和投融资竞争力明显提升,乌鲁木齐片区深化“区港联动”,今年1-10月执飞跨境电商全货包机1162班,货运量5.2万吨,霍尔果斯片区推动“合作中心+综保区”实现联动发展。
乌鲁木齐海关副关长李开益介绍,“作为贸易便利化专项工作组牵头单位,我们统筹推进22项改革试点任务,重点聚焦促进优质农食产品准入、扩大特色中药材进口、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等领域。截至目前,已有14项任务成功落地。”
向西开放多领域交流合作日益深化,“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国际离岸科创中心、中国—中亚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相继建成。依托对外文化贸易基地,霍尔果斯片区成立全疆首个版权交易中心,开发跨国界13条跨境精品旅游线路。
下一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自贸试验区引领带动全疆对内对外开放向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拓展,将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改革开放新高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