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11日,全运会乒乓球混双赛场,出现了一个堪称年度名场面的镜头:辽宁组合陈幸同/徐海东对阵中国香港组合黄镇廷/杜凯琹,徐海东因为记错赛制,提前“开香槟”倒地庆祝,全场瞬间懵了。更喜感的是,真正赢下比赛的那一刻,他又倒地庆祝了一次,算是把“喜剧效果”拉满。
![]()
这一幕发生在第4局。陈幸同/徐海东得分后,场次来到3-1领先。徐海东握紧拳头直接仰面倒地,动作干净利落,气势拉满,像极了捧杯瞬间的定格画面。可问题来了——这场不是5局3胜,而是7局4胜。比赛根本没结束,他已经先把压轴庆祝给表演了。
更离谱的是,徐海东的“信心拉满”带动了全场节奏。对手愣住,观众愣住,连教练组和裁判都对视一眼:难道真打完了?黄镇廷和杜凯琹也被这个操作“带节奏”,还互相握手,随后和陈幸同/徐海东一起去找裁判确认。短短几十秒,赛场从对拉变成了“谁能想起赛制”的答题现场。
这回不只球员犯迷糊。据现场描述,连解说也被带偏了,以为真到终点线了,准备撤岗位。同一时间,场上加场边一共7个人(两队教练、三名球员、两位裁判)全被“提前庆祝”打乱了节奏。这场景,放在任何大型赛事上,都是离谱级别的花絮。
乌龙归乌龙,球还是要继续打。等确认是7局4胜制之后,大家重新回到场上。徐海东/陈幸同稳住了节奏,继续输出,终结比赛的那一分落地,真正的4-1来了。只见徐海东再度扑倒在地——这回总算名正言顺。同一场比赛倒地两次,“人人都庆祝,我再来一遍”,场面震撼又好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集体走神”?从素材里能看到两个线索。
![]()
关于这场赛前有没有明确的赛制提示、场馆计分屏是否清晰、是否出现沟通纰漏,素材里没有更多权威信息,这些节点暂无相关信息,有待官方确认。
从观众角度看,这画面太逗了,但从专业角度看,也蛮惊险。比赛进行中突然“宣布胜利”,对手也去握手,等回过神再打,这对双方的情绪和专注度都是一次强冲击。换位想一下,如果你是黄镇廷/杜凯琹,心态难免被晃一下——这到底是结束了还是没结束?对抗运动里,节奏就是生命,节奏一乱,接下来的两三个回合都可能打得别扭。
好在这对辽宁组合的影响不算大。回到比赛里,他们并没有被“提前庆祝”反噬,把3-1的领先转化成4-1的胜利,干净利落。这说明他们的临场调整能力在线,能把笑场收回来。
![]()
这事儿可大可小。小在它是一个梗,给全运会贡献了一个放得进“年终盘点”的名场面;大在它提醒了所有参赛者和组织者:赛前赛制确认这一步,真的得严丝合缝。
上述执行细节是否已做到位,素材没有提供更多证据,具体执行情况有待官方确认。
![]()
回到主角本人。徐海东这一跤,摔得有大男孩的鲜活,也摔出点“球迷体质”的可爱。他是真把胜利当成了那一刻的终点,先把开心兑现了,再说别的。等真正赢了,再把开心补齐,逻辑没毛病,观感加倍喜感。陈幸同的稳定、黄镇廷/杜凯琹的职业素养,大家在短暂混乱后都把比赛拉回到了正轨,这点值得点赞。
一句话总结:这不是不尊重,是乌龙;不是消极搞笑,是轻松一刻。竞技体育需要强度,也需要人味儿。能让人笑出声的高水平比赛,反而更有记忆点。
结尾给大家留个话题。你更愿意把这场景当成一次可爱的赛场插曲,还是把它看成一次赛制沟通的警示?如果你是教练或者裁判,遇到这种“提前庆祝”会怎么把节奏拉回来?评论区聊聊看。
目前关于这场比赛的更多技术细节、官方复盘通报,暂无相关信息。若有后续,咱们再来接着聊。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这一次,全运会真被“笑”到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