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档这么卷,成龙新片《过家家》来个不打不斗,直接走温情喜剧路线——这事儿一出来,评论区就炸了。有人一句话把刀背拍在桌上:看成龙不看打戏?那你图啥?我看完物料介绍,脑子里也蹦出一个问号:这片子到底有戏,还是虚火?
![]()
先把话捋清。片子定在2026年元旦上映,片名就叫《过家家》。成龙演一个得了痴呆症的老房东,彭昱畅演租客,俩人硬凑出“父子”关系,潘斌龙也在阵容里。导演叫李太言,很多人一查经历,发现他的电影评分都因为人太少,页面都不太好打开,这就让人心里多少有点毛。这次没打戏,走纯喜剧+温情的路子,这个方向跟成龙以往的大场面、动作设计完全不一样。你说是勇气吧也好,说是冒险吧也行,总之不按过往牌路打。
![]()
我最先卡住的点,是故事的“可信度”。说老房东把租客当儿子,一群陌生人拼一家,这个设定在文本上是有戏的,但扔到现实,很多人会反射性白眼。我这两年也租房、搬家,跟房东之间最常见的对话就是:能不能晚两天交房租?热水器坏了师傅什么时候来?押一付三能不能商量成押一付一?到点抄表、上门敲门、群里发通知,冰冷又例行。你要告诉我,生活里随随便便就能在这种关系里泡出“父子”的温度,观众肯定会问一句:咋就这么巧?而且现在大家更喜欢看真实的压力,比如房租涨到想哭、两地通勤像打怪、家里说话说不到点子上。电影的温情不是不能拍,关键是得像,得让人觉得这事儿在真实世界里有成立的逻辑,不然很容易被一句“尬”打回原形。
第二个争议点,太直接了。成龙大哥这几十年是靠动作戏把名声砸出来的,你说这次不打,一水儿喜剧,那票房号召力到底还能拉多少?评论里有一句狠话我特别熟:“看成龙不就是看打戏吗?要看搞笑不如看沈腾。”虽然听着扎心,但这是观众对位的期望。你一边是高空跳楼、骨头横飞都不眨眼的打星,一边是温情小品,这个转换,不是不能干,但得有稳稳的故事托住。不然就是形象反差的冲击:成龙的喜剧节奏能不能稳?他的抖包袱能不能抖到年轻观众心口?潘斌龙演技没问题,但票房一直不温不火,组合起来能不能把盘做大?这些都在问号里晃。说句难听的,成龙脱离动作戏,单靠喜剧表演撑票房,这事儿真的需要更强的证明过程。
![]()
第三个坎在导演。李太言这个名字,很多人第一次听见。翻履历,大家会说:怎么评分都没法看?那观众自然心里打鼓。成龙近年喜欢跟新人合作,这种尝试我不反对,但上一部《龙马精神》的导演杨子也被吐槽过,这次又来一个更陌生的导演,大家更不踏实。电影归根到底是导演的活儿,节奏、质感、情绪力度、演员调度,哪一样不折腾人?新人导演拍命题作文——老年痴呆、陌生人的亲密关系、喜剧与温情的平衡——这三条都不简单。只要哪一条没站稳,成片就容易“漂”,那口碑就会崩得很快。
![]()
说点观众现场情绪。我刷评论区,类似的声音一大片:“都市租房关系怎么就能变成父子了?”“跨年档我有太多选择,凭啥看这个?”“成龙不打,我慌得很。”还有那句刺耳的:“要看搞笑不如看沈腾。”这不是杠,这是期望管理。跨年档历来是厮杀,观众挑片不看面子,看实打实的好不好笑、真不真实。你要是打算靠“硬挠痒痒”的笑点和“虚假的温情”,观众一眼就识破,然后摁下返回键,直接去隔壁影厅看别的。我身边朋友也讨论过,大家更希望看到的是:痴呆症在生活里的真相到底有多糟糕?日常怎么崩?家人怎么扛?陌生人之间有温度不是靠台词,得靠情境的细密,靠细节的真实。
但话说回来,这片子也不是没希望。我反倒觉得,如果能把老年痴呆症的真实状态拍出来,把陌生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处理到位,把城市的冷和人心的热都摆在同一张桌子上,讲清楚“为什么是他、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是这样”,这片子真有机会变成黑马。喜剧不是不行,温情也不是不能有,重点是别“硬煽”。那个“信”字,得立住。成龙演老房东是有辨识度的,彭昱畅的天然少年感也能起到对撞作用,潘斌龙的戏感厚,假如导演能把这三个人的化学反应磨到“刚刚好”,再用点生活的糙感去包裹,而不是精修化妆+精致对白,那可能就会有惊喜。观众不怕哭,怕的是被套路。
![]()
跨年档竞争我不多说,大家知道有多热闹。你片子质量不硬,很容易被浪头直接拍回沙滩。《过家家》这个选题其实挺有社会意义的,老年群体、病症、城市租房、陌生人互相救命——都能戳到共鸣点。问题在于,片子到底有没有“真东西”。这是关键,这才是票房是不是能立住、口碑会不会炸锅的根本。你别看现在大家话都说得狠,观众一点也不傻,越聪明越能听出你到底在讲人还是在讲套路。到了元旦,一切用片子说话,谁跑得快,谁站得住,谁能把“假温情”的标签撕掉,赢面就有了。
![]()
小期待我还是有的。一不求哭到喘不上气,二不求笑到在地上打滚。就求一个字:真。真到让人想起家里那个记不清钥匙的老人,真到让人在楼道里闻到消毒水味儿,真到看见人和人之间的那一点点踏实。那时候,成龙的“没有动作戏”也不再是问题,观众会为故事买单。
我就把话摆这儿:你觉得《过家家》会不会成?你最担心的点在哪儿?你觉得成龙不打戏,能不能撑住一部跨年档的喜剧?或者你反过来想,这个题材是不是正该有人好好拍一拍?欢迎你在评论区把心里话拿出来,我们一起把这个“过家家”聊实在点。
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