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音11月5日在巴黎BHV开店,抗议者与排队顾客同场出现,法国当局随即调查并扣留货物,但更扎心的是:有法国CEO直言,真正的危机是中国不再模仿欧洲,正用数据与技术改写商业规则
那天的BHV里,人潮在化妆品柜台前拐了两道弯,门口的牌子被抗议者举得很高,标语和手机拍摄的灯光交织在一起,气氛有点紧绷
有人小声说“便宜就买”,有人则反问“成本谁承担”
说白了,一场关于效率与伦理的争执,被摆在了城市中心最亮的橱窗里
法国乐天(Rakuten France)CEO塞德里克·杜福尔提醒同行:欧洲的真正危机,不在于平价快时尚,而在于中国已经懒得模仿西方
他的话像一记冷水,逼着人从“抄袭与道德”的表层争论里抬眼,看清竞争底层正在换轨
这意味着中国不再靠“跟跑”取胜,而是在部分赛道改用体系化创新与技术堆栈定义规则
宏观上,中国每年研发投入占GDP约2.7%,这不是一个满足复制的经济体会做的事;
微观上,专利申请数量在全球占比接近一半,技术与标准的话语权已从“他人制定”转向“共同塑造”
更关键的是,2025年1—9月全国登记技术合同64.4万项,成交额4.8万亿元,创新从“点子”长成了有现金流和产业承载力的系统
回到BHV这件事本身,起因并不复杂
希音在欧洲线上扩张明显,市占超过Zara和H&M,决定在巴黎标志性的百货开出首家实体店,直接撞上法国本土时尚的神经
从10月开始,法国多方抵制升级,二十多个品牌宣布撤出BHV,老佛爷集团也暂停与其母公司旗下七家门店的合作
一边是渠道与品牌的压力,一边是消费端的好奇心
这种撕裂感在开业当天达到顶点
11月5日,希音门店开张,当场出现顾客排队购物与抗议者对峙,法国检方启动平台调查,政府同时威胁暂时封禁其线上业务并向欧盟提交调查请求
![]()
第二天,海关在戴高乐机场扣住了20万个包裹,舆论温度继续上升
到11月7日,希音完成第三方市场整改、下架违规商品,暂时避过了封禁
几天里门店接待超过5万名顾客,客单价约45欧元,热度与风险互相咬住不放
最新进展是,法国政府仍在紧盯后续运营,国民议会要求11月18日传唤希音代表参加听证会,结果可能直接影响其在法国的去留
同时,企业端给出另一张答卷:希音预计2025年净利润达20亿美元、同比翻倍,销售额有望突破430亿美元,正通过新兴市场与品类扩展推动全球化与潜在上市
你会发现,政策和增长在对冲,谁更硬,取决于时间和执行力
这类冲突很容易被理解为“低价入侵”,但如果只停在这里,视野会被截断
更大的变量是中国企业在数据、AI与柔性制造上的体系化整合,决策与迭代速度,让传统的调研与季节性订货显得迟缓
大市场带来海量数据,工业互联网把设计到量产的周期压到最短,创新不再只拼技术单点,而是重写商业逻辑
为了让这个判断不停留在概念层面,我们看两个对比清楚的案例
第一,比亚迪在欧洲新能源车市场把“后发”做成“定义者”
短短两年,从3家门店扩到400家零售网络,展厅进入核心商圈;
2025年在多山地形的国家优化混动系统,与当地充电运营商做数据互通;
![]()
匈牙利设欧洲总部,土耳其工厂面向欧洲供定制化车型;
今年1—8月在欧洲卖出超过7.1万辆,在意大利、西班牙登顶新能源销量榜首
有汽车分析师指出,比亚迪靠垂直整合供应链与刀片电池的安全优势,第一次在欧洲汽车工业的发源地掌握了市场定义权
这话不轻,但看渠道、产品与制造的协同,确实有底气
第二,中国选了载货无人机这条更务实的路
欧美在载人飞行器赛道押注,一度风光,但2025年事故与适航审批放缓让商业化难落地;
中国企业则把成本、审批与场景适配放在前面,大疆吊运无人机进山地运输,壹通TP1000推进适航认证与首飞准备,白鲸航线W5000瞄准城际物流
真成投资李剑威提醒,低空经济要长期投入,载人赛道风险高,不如在细分场景寻找可行的商业模型
这不是回避,而是把技术与监管的节奏对齐,换成更高的成功率
更扎心的是,政策面正在同步加码
美欧收紧跨境低价包裹关税,美国拟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欧盟也计划调整低价进口商品征税机制,跨境电商的成本线会被往上拉
这对以效率取胜的平台是个压力测试,能不能扛住,取决于供应链和产品结构的再优化
和众汇富的分析提到,希音正在从“规模扩张”转向“利润提升”,核心是优化结构,听起来像是一次必要的肌肉重塑
![]()
我在BHV四层的楼梯口撞见一位店员往里搬纸袋,抗议声在玻璃外回响,室内则只剩扫码与结账的“滴”声
浙江外国语学院丁伟说,法国抵制希音的背后是自身失掉自信力,并非赶走一个品牌就能解决
这句话很直白,也很现实
欧洲如果只用“道德优越”去框定竞争,可能会把真正的威胁——体系效率与技术演进——排除在视野之外
换句话说,欧洲的应对之道,不是情绪化地拉阈值,而是拆解中国创新的运行逻辑,找到自身的比较优势与再定义空间
对中国而言,热闹之外更需要冷静
我们有《中国市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能力研究报告》这样的底盘:突破400万件发明专利,2024年综合创新能力全球第十,京津冀等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进入全球科技集群前五
这些是“硬通货”,但如果停在自我陶醉,很快就会被新一轮技术曲线甩开
此刻的BHV像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双向的选择题
欧洲要从喧嚣里找回战略感,别被烟雾弹带走视线;
中国要在优势中保持警惕,继续投资研发、优化体系,同时正面应对国际规则与合规挑战
有业内人士提到,真正决定命运的,不是一场抗议或一次听证,而是几年内谁能把“速度与系统”守成并升级
最后想说得直接一点:在效率与创新的大潮里,速度就是生命,系统就是武器;
创新是通行证,傲慢是绊脚石
这句话听起来像口号,但在BHV的收银台和海关的仓库之间,它已经变成了每天都要面对的现实
如果我们能把看法、证据和影响对应起来,把情绪让位给方法,下一步就不止是“避封禁”,而是“定规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